新《审计法》的审计程序、法律责任和时间效力
[Abstract]:It is the duty and duty of each of our auditors to grasp and understand the main content and spiritual essence of the new Audit Law.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audit procedure, legal responsibility and time effect of the new Audit Law, and discusses personal learning experience.
【作者单位】:
【分类号】:D922.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子荣;王文;;提高军队审计工作质量浅探[J];军事经济研究;1989年07期
2 龚世审;;开展定期审计 促进军队建设——全军定期审计工作座谈会综述[J];军事经济研究;1990年01期
3 张桂荣;;开展联审联查的几点体会[J];财会月刊;1991年04期
4 冯长德;;试论军队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J];军事经济研究;1991年05期
5 赵宏坤;;军队审计证据的概念[J];军事经济研究;1991年08期
6 汪洋;;军队审计的相对独立性[J];军事经济研究;1992年05期
7 孙育平;谈谈《审计法》对审计程序的新要求[J];江西审计与财务;1994年Z1期
8 王文东;;王文东副部长在传达贯彻《审计法》动员会上的讲话(摘登)[J];对外经贸财会;1994年12期
9 刘富起 ,沐云;第三讲 审计程序和法律责任[J];当代审计;1995年01期
10 吕足明;学习《审计法》基本内容的粗浅认识[J];广西审计;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卫东;;服务是内部审计最根本的目标——从中新药业看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职能[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2 李小海;;律师诉讼业务中的会计运用[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管理发展卷)[C];2003年
3 薛志豪;;试论保证和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方法和措施[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4年
4 田维兴;;加强内审质量控制提高审计工作水平防范审计风险——我们是怎样开展审计质量控制的[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4年
5 ;煤炭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初探[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4年
6 罗丽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4年
7 唐琦玉;;政府绩效需要审计[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迭;;内部控制及其审计[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林华珊;;审计“行程”把关公司欺诈[A];2004—2005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胡强;钟雨静;;企业舞弊审计方法的探讨[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大龙;审计风险点的选择与设置[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 张金堂 杜遵华;临沂市审计机关推行政务公开[N];中国审计报;2000年
3 肖铭 钱红喜;上海市制定审计复核工作规则[N];中国审计报;2000年
4 杨蕴毅;德勤国际会计公司计算机审计软件(AS/2)简介[N];中国审计报;2000年
5 予才;会计信息质量要抽查[N];河南日报;2000年
6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5号——会计估计[N];中国财经报;2001年
7 ;商业银行会计报表审计[N];中国财经报;2001年
8 王帅;信息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N];中国财经报;2001年
9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 李爽;CPA行业的“双刃剑”[N];中国财经报;2001年
10 吴溪;中天勤违反五大审计准则[N];中国财经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继勋;审计判断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2年
2 段宏;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刘峰;审计行为及其经济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陈华;中国政府外债项目效益审计评价[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炎炼;舞弊审计程序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桑桂丽;风险基础内部审计程序的构建[D];东北大学;2005年
3 郭斌;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及应对[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董霞;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5 赵国涛;审计模式及其在我国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席龙胜;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7 冯渊;风险导向审计技术中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8 陈s,
本文编号:2481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2481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