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国家审计中的审计取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8 21:07
本文关键词:信息化背景下国家审计中的审计取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审计证据是审计监督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是审计机关依法审计的前提,是审计人员形成审计意见和结论的基础和后盾。审计取证工作是整个审计工作的核心。2013年,李克强总理至少四次对各机关单位的审计工作进行考察调研、批示或听取汇报,多次提到国家审计的“火眼金睛”和防腐反腐的作用。同年,国家审计署共移交408起已办结的违法违纪案件和事项处理情况,这些审计成果凝结了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人员的辛勤汗水,是以大量的审计证据作支撑的。审计取证是国家审计工作中主要的一个步骤,审计证据的质量直接决定审计工作的质量,关乎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最终影响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效用程度。 当前在国家审计的总体方面,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审计取证方面,理论方法并不系统,尤其在信息系统环境下,电子数据取证存在明显的问题。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特别运用了思维过程理论,阐述了审计机关的审计证据的相关理论,列举审计取证的方法,结合案例剖析审计取证的思维过程,分析企业信息化对审计取证的影响,并通过对电子数据进行取证工作过程的总结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审计准则中电子数据的相关规定及参考公安部门对电子数据证据的封存、提取、分析、取证等,提出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与现有研究的不同在于,本文在信息化环境下对国家审计的审计取证进行了经验研究,总结了相关的机理。这为审计机关的实际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借鉴,以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
【关键词】:国家审计 审计取证 电子数据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39.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9
- 1 导论9-14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研究方法10
- 1.3 文献综述10-14
- 1.3.1 国外文献综述10-12
- 1.3.2 国内文献综述12-13
- 1.3.3 文献评述13-14
- 1.4 文章主要内容14
- 2 国家审计与审计证据的相关概述14-24
- 2.1 我国国家审计的特征及成果14-16
- 2.1.1 国家审计的特征14-15
- 2.1.2 近两年国家审计成果15-16
- 2.2 审计证据的内涵及取证的目的16-17
- 2.3 审计证据的特征17-18
- 2.3.1 适当性的具体内容17-18
- 2.3.2 充分性的具体内容18
- 2.3.3 适当性和充分性的关系18
- 2.4 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18-20
- 2.4.1 取得实物证据的方法19
- 2.4.2 取得书面证据的方法19
- 2.4.3 取得知情人证言的方法19-20
- 2.4.4 取得视听资料证据的方法20
- 2.4.5 取得现场笔录证据的方法20
- 2.4.6 取得鉴定结论证据的方法20
- 2.5 国家审计取证的思维过程20-24
- 2.5.1 国家审计案例分析21-23
- 2.5.2 国家审计取证思维过程的总结23-24
- 3 信息化背景下电子数据的特征24-25
- 3.1 电子数据具有无形性和隐蔽性24
- 3.2 电子数据容易被改变和删除24-25
- 3.3 电子数据具有设备依赖性25
- 3.4 电子数据具有人机交互性25
- 4 企业信息化对审计取证的影响25-27
- 4.1 信息化改变了审计证据的存在形式25-26
- 4.2 信息化促使审计取证的方法发生转变26-27
- 4.3 信息化促进了审计取证手段的变革27
- 5 信息化环境下现场审计中电子数据的采集和取证27-30
- 5.1 电子数据采集和取证原则27-28
- 5.2 国家审计现场获取电子数据证据过程28-30
- 5.2.1 获取待查计算机以及其它相关设备29
- 5.2.2 收集待查设备电子数据29-30
- 5.2.3 分析电子数据30
- 5.2.4 提取电子数据证据30
- 6 信息化背景下电子数据取证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30-35
- 6.1 信息化背景下电子数据取证面临的问题30-32
- 6.1.1 规范电子数据及取证的政策法规不成熟31
- 6.1.2 电子数据真实性和取证过程完整性不足31
- 6.1.3 审计缺乏信息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设备31-32
- 6.1.4 审计人员对电子数据的安全性管理不够重视32
- 6.2 信息化背景下电子数据审计取证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32-35
- 6.2.1 建立健全信息系统环境下关于电子证据的法律法规32
- 6.2.2 完善电子数据取证过程并建立复核机制32-33
- 6.2.3 引进人才并开发针对电子数据取证的设备和工具33-34
- 6.2.4 加强对电子数据的安全管理34-35
- 参考文献35-39
- 致谢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玮新;;对电子审计证据质量控制的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09年09期
2 许永斌,俞淑仙;企业信息化对审计取证的影响及其对策[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1期
3 刘锦芳;;谈电子账簿审计证据及其质量控制[J];财会月刊;2007年07期
4 廖凤英;周冬萍;;浅谈政府审计如何做好审计取证工作[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5 韩兆玲;;审计取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6年04期
6 陈伟;QIU Robin;;审计软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9年02期
7 陈志坚;陶萍;;审计证据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7年06期
8 王昊;朱文明;;审计数据质量研究:从审计取证的视角[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孙志梅;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及其评价[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年04期
10 王会金;黄溶冰;戚振东;;国家治理框架下的中国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构建研究[J];会计研究;2012年07期
本文关键词:信息化背景下国家审计中的审计取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333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