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问题探讨
本文关键词:我国环境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问题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环境问题被提上日程,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利益相关者要求企业对其因自身行为而造成的环境影响加以约束,对其在环境方面的披露加以考核。同时,企业又需要外界为其在环境方面做出的业绩进行评估。在此背景下,环境审计应运而生。环境审计作为审计领域的一个分支,比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范围更广,内容更复杂。审计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环境审计业务的特殊性要求审计人员具备更高的胜任能力。当前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缓慢,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我国环境审计人才不足。我国有些会计师事务所已经陆续开展了环境审计业务,但是胜任能力的缺乏使得注册会计师在环境审计工作中举步维艰。为了解决这一现实困境,本文基于已有的关于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的研究成果,结合环境审计理论和实务的特点,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对我国环境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问题进行探讨。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胜任能力主包括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态度以及实务经历四个方面。因此,本文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由于缺乏系统的环境审计的教育和培训,注册会计师大多具有财务、会计、审计及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缺乏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环境审计相关的技能水平不高。同时,环境审计人员资格认证制度的缺乏也无法保证当前实施环境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具备环境审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职业道德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不具有强制性,因而有时候不能发挥作用,必须依靠强大的法律作为后盾。然而当前我国尚未建立严格的法律责任追究制度,经济利益的驱使让注册会计师不惜铤而走险,最终导致了“劣币驱逐良所币”现象的存在。我国环境审计起步较晚,理论和实践发展相对滞后,再加上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环境审计标准的缺失使得注册会计师为了规避环境审计风险和责任,很少积极主动参与执行环境审计,因而实践经验十分匮乏。 加拿大是较早实施环境审计并且取得成功的国家之一,这与其对环境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重视是密不可分的。环境认证委员会(CEAB)制定了环境审计师资格申请指南,对符合条件的候选人的资格进行最终审查,监督资格认证的过程,确保环境专业人员能够遵守职业道德的要求;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定期发布环境会计与审计的指导性文件,对环境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加拿大专门建立了一支独立的环境审计师队伍,并且由环境审计师协会(CEAA)对其进行管理和培训。从加拿大对环境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的培养可以看出,我们要注重教育、.考试和经验在培养胜任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职业的发展和需求来合理设置这三项内容,同时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保障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此外,审计人员自身要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根据社会的需求加强学习和研究,保持和提高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 提高我国环境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最为重要的是加强教育和培训。在学历教育阶段,建议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入手,建立以培养胜任能力为核心的环境审计学历教育体系。在后续教育和培训阶段,除了财务专业知识外,还应将环境审计相关内容纳入其中。为了对环境审计人员的自我发展和培养教育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引,确保环境审计人员具备执业所必须的资质,应构建我国环境审计人员胜任能力框架并制定严格的环境审计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在对环境审计人员的监管方面,将政府行政监督和行业自律监管相结合,健全法律责任体系,从严惩处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还可专门设立环境审计师协会这样一个行业组织来加强监管。最后,通过完善环境审计相关标准来推动环境审计业务的顺利实施,进而增强环境审计人员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专业胜任能力 环境审计人员 环境审计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39.222;X196
【目录】:
- 目录3-8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0. 引言12-19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12-13
- 0.1.1 研究背景12
- 0.1.2 研究意义12-13
-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13-17
- 0.2.1 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的研究13-15
- 0.2.2 环境审计的研究15-16
- 0.2.3 环境审计人员胜任能力标准的研究16-17
- 0.2.4 文献评述17
-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17
- 0.4 研究内容与框架17-19
- 1. 环境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基本理论19-29
- 1.1 专业胜任能力的基本概念19-23
- 1.1.1 专业胜任能力的含义19-21
- 1.1.2 专业胜任能力的类型21-22
- 1.1.3 专业胜任能力的构成22-23
- 1.2 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影响因素23-25
- 1.2.1 政治、法律和经济因素23-24
- 1.2.2 文化传统、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24
- 1.2.3 执业和行业监管24-25
- 1.2.4 审计技术和方法25
- 1.3 环境审计对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要求25-29
- 1.3.1 环境审计对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的要求25-27
- 1.3.2 环境审计对审计人员职业技能的要求27
- 1.3.3 环境审计对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和态度的要求27-28
- 1.3.4 环境审计对审计人员实务经历的要求28-29
- 2. 我国环境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9-36
- 2.1 我国环境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存在的问题29-31
- 2.1.1 知识结构比较单一29
- 2.1.2 环境技能水平不高29-30
- 2.1.3 职业道德水平未获得公众的普遍认可30-31
- 2.1.4 实践经验匮乏31
- 2.2 我国环境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1-36
- 2.2.1 缺乏系统的环境审计教育和培训31-32
- 2.2.2 尚未建立环境审计人员资格认证制度32-33
- 2.2.3 对环境审计人员的监管不到位33-34
- 2.2.4 审计人员实施环境审计的标准不完善34-36
- 3. 加拿大提高环境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36-40
- 3.1 加拿大提高环境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措施36-38
- 3.1.1 环境资格认证委员会制定了环境审计师资格申请指南36
- 3.1.2 特许会计师协会定期发布环境会计与审计的指导性文件36-37
- 3.1.3 环境审计师协会加强对注册环境审计师的管理37-38
- 3.2 对我国的启示38-40
- 3.2.1 强调教育、考试和经验并重38
- 3.2.2 构建胜任能力持续评估机制38-39
- 3.2.3 倡导终身学习和研究39-40
- 4. 提高我国环境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建议40-48
- 4.1 加强环境审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40-42
- 4.1.1 建立以培养胜任能力为核心的环境审计学历教育体系40-41
- 4.1.2 在后续教育和培训中加强环境方面的内容41-42
- 4.2 明确环境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要求42-44
- 4.2.1 建立环境审计人员资格认证制度42-43
- 4.2.2 构建我国环境审计人员胜任能力框架43-44
- 4.3 加强对环境审计人员的监管44-46
- 4.3.1 设立环境审计师协会44
- 4.3.2 完善监管制度44-45
- 4.3.3 建立和完善惩戒机制45-46
- 4.4 建立系统的环境审计标准46-48
- 4.4.1 完善环境审计相关法律法规46
- 4.4.2 加快环境会计体系的建设46-47
- 4.4.3 构建我国环境审计准则和指南47-48
- 参考文献48-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培俭;环境审计研讨会开幕词[J];审计研究;2002年06期
2 金基鹏;环境审计研讨会结束时的发言[J];审计研究;2002年06期
3 刘达朱,王本强,陈基湘;政府环境审计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技术方法[J];审计研究;2002年06期
4 周梅健;我国环境审计浅探[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2年05期
5 周洋;开展我国环境审计的新思考[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张文华,钱凤;我国环境审计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谭文化;略论环境审计及评价依据[J];商业研究;2002年22期
8 周洵;国外传真[J];中国审计;2002年04期
9 崔兆磊;试论我国环境审计的内容与发展设想[J];经济师;2003年07期
10 令狐安;开展环境审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中国审计;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丽;李雪;;环境审计风险研究:回顾与展望[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刘丽;;加强我国环境审计建设的策略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艳玲;刘开云;;论环境审计制度在环境法中的构建[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4 崔传军;;煤炭企业环境审计初探[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2007年
5 唐洋;周小云;王秋林;;我国企业开展环境审计探析[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红;;我国政府环境审计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实施环境审计 为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A];2007煤炭经济研究文选[C];2007年
8 程亭;张龙平;;论我国环境审计工作体系设计问题——基于国家生态安全和公民环境权利保护[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王睿;钟飚;沈飘飘;;中国企业环境审计最新发展探析——以石油化工和制药行业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胡聃;陈超;;现代环境审计发展趋势与我国环境审计体系建设[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南;环境审计 为企业体检[N];人民日报;2007年
2 崔远芳;环境保护呼唤环境审计[N];中国财经报;2007年
3 朱虹;由世界环境日引发的资源环境审计思考[N];中国审计报;2012年
4 王小平 王瑾;切实提升环境审计水平[N];中国审计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孙承希;环境审计:国之策 民之呼[N];财会信报;2013年
6 周作宇;对加强环境审计的几点建议[N];中国审计报;2013年
7 何圣;从推国家实现良治的角度重视资源环境审计工作[N];中国审计报;2013年
8 周再生;为离任生态环境审计点赞[N];经济日报;2014年
9 记者 韩福恒;在荒漠治理中引入环境审计[N];中国会计报;2014年
10 范新国;强化环境审计 促进可持续发展[N];安徽经济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英;构建我国环境会计体系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贤荣;中国政府环境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贺敬燕;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环境审计基本理论要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刘旭红;环境审计比较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9年
4 余雁;我国环境审计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5 陆丽琴;区域性环境审计问题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6 陈世强;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环境审计的问题与对策[D];吉林大学;2011年
7 纪新伟;环境审计内容研究—兼论环境审计定义[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8 马雪;我国环境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3年
9 姜毅;我国国家环境审计的基本构想[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10 王芳;中外环境审计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环境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问题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52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355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