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审计腐败治理功能与治理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06:16
本文关键词:政府审计腐败治理功能与治理效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转轨进程的深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腐败现象尤为严峻,有数据表明,约有4%-8%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是被腐败消除的;根据联合国反腐权威机构——透明国际(TI)每年公布的清廉指数(CPI)可以看到,自2003年以来,中国大陆指数得分徘徊在3.2-3.9之间,属于腐败比较严重的情况。2012年全球金融诚信组织(GFI)发布报告《发展中国家非法资金外流:2001-2010》,文中指出,中国的非法资金外流数居于发展中国家之首,10年间累计资金高达2.74万亿美元,约占纳入统计的150个发展中国家同期流出规模的50%。腐败问题已经给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社会稳定、政治清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中国政府亟需在立法、行政、司法、审计、制度和新闻媒体等各方面实现相互协调配合,在2011年7月,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第三次理事论坛上发表讲话,第一次提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应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论断。此后“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议题在学术界和实务界引起激烈讨论,审计在国家反腐体系中的作用也日益为执政者和理论界所重视。本文内容主要围绕两大问题展开:一是政府审计腐败治理功能的理论框架研究;二是政府审计反腐败的效果检验研究。在第一部分以“公共受托经济责任”为理论依据,系统研究政府审计反腐败的理论支撑和着力点,分析政府审计在腐败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功能和作用机理。第二部分以腐败作为被解释变量,以舞弊检测努力和事后审计整改力度作为解释变量,以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程度、工资水平、政府规模等作为控制变量,通过构建线性回归模型测量政府审计对腐败的治理效果。最后借鉴国外反腐倡廉措施的成功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腐败的经济对策,为腐败治理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在当前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情况下,探讨政府审计在腐败治理方面的着力点,通过赋予政府审计反腐败的“问责权”、“调查权”、“参与权”等创新路径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补充了政府审计反腐败的理论基础,并为丰富相关理论文献作出了一定贡献。
【关键词】:政府审计 腐败治理 治理功能 治理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39.41;D630.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1
- 1.2 研究问题与思路11-12
- 1.3 研究方法12-13
- 1.4 创新之处13-14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4-23
- 2.1 腐败相关文献14-19
- 2.1.1 腐败的定义与内涵14-15
- 2.1.2 腐败的成因15-16
- 2.1.3 腐败的表现特征16-18
- 2.1.4 腐败的危害与治理措施18-19
- 2.2 政府审计与腐败治理相关文献19-23
- 2.2.1 政府审计的概念19-20
- 2.2.2 政府审计的经济后果20-21
- 2.2.3 政府审计反腐败的实现路径21-23
- 第三章 政府审计腐败治理功能理论依据与实现条件23-33
- 3.1 政府审计腐败治理的理论依据23-27
- 3.1.1 受托经济责任与政府审计23-25
- 3.1.2 政府审计治理功能现实需求25-27
- 3.2 政府审计腐败治理功能实现条件27-33
- 3.2.1 政府审计腐败治理功能实现外部条件27-29
- 3.2.2 政府审计腐败治理功能实现的内部条件29-30
- 3.2.3 政府审计腐败治理功能实现的协作环境30-33
- 第四章 政府审计在腐败治理中的角色、功能和实现路径分析33-40
- 4.1 政府审计在腐败治理中的角色定位33-34
- 4.2 政府审计在腐败治理中的功能34-37
- 4.2.1 预防功能34-35
- 4.2.2 监督功能35
- 4.2.3 披露功能35-36
- 4.2.4 惩处功能36-37
- 4.3 政府审计在腐败治理中的实现路径37-40
- 4.3.1 经济责任审计37-38
- 4.3.2 绩效审计38
- 4.3.3 跟踪审计38-40
- 第五章 实证分析40-51
- 5.1 样本的搜集与统计40
- 5.2 研究假设与变量选择40-44
- 5.2.1 研究假设40-41
- 5.2.2 变量选择41-44
- 5.3 模型设计44-45
- 5.4 描述性统计45-46
- 5.5 相关性检验46-47
- 5.6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47-49
- 5.7 研究结论与局限49-51
- 5.7.1 研究结论49-50
- 5.7.2 研究局限50-51
- 第六章 政府审计变革与创新研究51-57
- 6.1 完善政府审计结果信息披露51-53
- 6.2 建立审计问责制度53-54
- 6.3 建立公务员财产申报的审计54-55
- 6.4 进一步加强审计机关与司法纪检监察机关的协作55-57
- 参考文献57-61
-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61-62
- 后记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子砚;;“东阳富姐”的警示意义[J];南风窗;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洪华;陈兴茹;白音包力皋;王秀英;王兴勇;;菖蒲河治理效果的公众调查和分析评价[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记者 郑晔;市区环境治理效果好[N];宝鸡日报;2008年
2 谢麒 本报记者 赵凯;落实四个强化 扩大治理效果[N];自贡日报;2009年
3 张松;小区信息发布栏收编治理效果好[N];中国改革报;2007年
4 记者 张兰;领导高度重视 治理效果明显[N];泸州日报;2009年
5 记者 王茵;市领导检查市容环境治理效果查看道路硬覆盖破损情况[N];辽源日报;2011年
6 陈霖;民主的另一种价值:协商[N];贵州政协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莹莹;政府审计腐败治理功能与治理效果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政府审计腐败治理功能与治理效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2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392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