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9 18:40

  本文关键词: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审计委员会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有效性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对我国公司制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企业为了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适应迅速发展的经济和多变的市场环境,把内部控制置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国内部控制建设的步伐也逐渐加快: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五部委又出台了内部控制相关配套指引,共同构建了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使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进入了规范化和全面建设的阶段,但现实中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失控现象却非常严重。从早期的伊利高管挪用公款案件、创维数码董事局主席侵占公司财产事件到最近的中信泰富巨亏、五粮液关联交易等,在一定程度上均折射出内部控制存在的种种问题。这就迫切要求各企业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内部控制。 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首要环境要素,公司治理结构是确保内部控制有效的前提和基础。它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构成,而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的下属专门委员会之一,代表董事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也对审计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权限和运作流程重新做出了详细的规定,重塑了审计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中审查、监督和评价的角色,使审计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框架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包括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基础理论部分,首先介绍了审计委员会、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相关概念,接着阐述了审计委员会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相关基础理论,主要有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第三部分为理论分析部分,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现状的基础上,依托相关基础理论论述了审计委员会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作用机理。第四部分为实证研究部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沪市A股主板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年的财务报告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性检验和回归性分析实证检验了审计委员会主要特征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第五部分为结论部分,在全文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研究结论,并针对如何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提出政策建议,最后对审计委员会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关系课题做出一些展望。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理论分析方面,国内已有的研究中,目前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司治理整体层面,而本文则主要从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审计委员会入手做了进一步细化研究。在实证分析方面,本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衡量方式进行了改进,结合内外两个角度来衡量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角度以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程度作为衡量方式,外部角度则以是否对外披露内控信息作为衡量方式。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内部控制和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
【关键词】:审计委员会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39.4;F27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引言9-19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9-11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11-16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16-18
  • 四、研究创新及不足18-19
  • 第二章 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的理论基础19-26
  • 一、审计委员会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概念19-23
  • 二、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的基础理论23-26
  • 第三章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现状及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分析26-33
  • 一、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现状26-30
  • 二、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的作用机理30-33
  • 第四章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的实证分析33-42
  • 一、数据来源和样本选取33
  • 二、研究假设和变量选取33-37
  • 三、模型选取与建立37
  • 四、实证检验及分析37-42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42-47
  • 一、研究结论42-43
  • 二、政策建议43-46
  • 三、研究展望46-47
  • 参考文献47-50
  • 附录50-59
  • 致谢59-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育红;;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10年36期

2 纳鹏杰;略论独立董事制度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兼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宋茂霞;;论强化内部会计监管的有效性[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宋茂霞;;提高审计委员会的运行效率 强化其内部会计监管的有效性[J];商场现代化;2007年29期

5 王延军;;如何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6 杨忠莲;内部控制:与审计委员会通力合作[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年03期

7 黄新建;吴江;付利;;治理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年15期

8 于健南;加强内部控制 防范会计造假[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年16期

9 李静;;上市公司对财务会计报告编制的内部控制[J];财政监督;2008年04期

10 宋绍清;张瑶;;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分析——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子君;金花妍;;韩国内部控制研究——兼谈我国内部控制规范的完善[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亚莉;马晓燕;;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公司治理与外部审计的作用[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葛长银;夏晓慧;孙游;;基于行为的“3+1”内部控制体系创建[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徐阳;;关于日本企业会计信息的治理及内部控制[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叶陈刚;翟健勇;;海外上市电信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研究——以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内部控制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瞿旭;李明;杨丹;叶建明;;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披露现状研究——基于民生银行的案例分析[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邓德强;;内部控制信息质量的层次结构模型与应用:基于投资者需求的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谢刚;谭宪才;;内部控制咨询中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钱文菁;;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内部控制环境影响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四海;;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优化整合——基于中航油案例的分析[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兴安;部分中小板公司内控信披流于形式[N];证券日报;2008年

2 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审监管部 许碧;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2007年报内部控制披露情况分析[N];证券时报;2008年

3 编译 类婧婧;COSO公布小型上市公司内控指南[N];财会信报;2005年

4 记者 卜海涛;云南掀起贯彻实施企业内控高潮[N];中国会计报;2010年

5 罗晶晶;省证监局:企业实施内控应提前做好六项准备工作[N];中国会计报;2010年

6 王炜;内控的价值[N];中国会计报;2011年

7 记者 纳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整体水平偏低[N];财会信报;2010年

8 李侠;部分中小板公司年报内控披露流于形式[N];金融时报;2008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黄婷;沪市上市公司内控指引7月起施行[N];证券时报;2006年

10 肖小飞;完善内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N];财会信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凤;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2 钟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3 宋京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戴文涛;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数及其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吴益兵;内部控制鉴证:动机、价值相关性与内控效率[D];复旦大学;2010年

6 王文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司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8 宁华强;信息化条件下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黄寿昌;科层制组织内部控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路晓颖;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佳琦;《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影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丁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和审计委员会的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3 王造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邢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及其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5 宋明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赵宇;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雷;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8 刘贞;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自愿性披露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9 袁秋云;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10 吴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其鉴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64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564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f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