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3 03:23

  本文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保险基金 绩效评价 评价指标 层次分析法


【摘要】: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创立于建国初期,经过半个多世纪特别是近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强调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国跨入建设和谐社会的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关系民生,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稳定器”。随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被纳入到社会保险体系中,积累的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规模也日益庞大。同时,曝光的贪污、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违法案例也越来越多,已严重影响到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和实施。2006年夏天,上海市原社保局长祝均一被查出非法动用巨额社保基金进行违规投资,并收受贿赂。2008年8月中旬,全国劳动保障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座谈会通报了上半年5起社保基金违法案件,涉案总额达数千万。2006年11月23日,审计署发布公告,在对上海、西藏之外的29个省区市、5个计划单列市的审计中发现,近年来,合计约71.35亿元“养命钱”被违法违规使用。社保领域大案频发,体制性问题是主要原因,深入研究体制性问题仅是依靠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很难解决,融入绩效审计的理念和采用绩效审计的方法,是解决现有社保基金监督管理体制中存在问题的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审计机关自成立以来,一直关注着社会保障基金。审计署1998年设立社会保障审计司之后,社会保障审计工作不断强化和规范。在审计署党组的领导下,围绕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工作中心,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工作方针,多次组织了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业审计,包括基本养老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救灾资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资金以及社会捐赠资金的审计。各地社保审计机构也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围绕当地政府的工作中心,不失时机地积极开展社保审计工作。但是,我国审计机关目前对社会保险基金审计仍然采用传统的财政财务审计思路,重点审计有关缴费单位和个人是否按时缴费、历年欠费的缴纳情况、社会保险基金是否存在违规挤古挪用情况、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是否及时到位等情况,而忽视了社会保险基金运营及保值增值情况。2006年9月,审计署印发《审计署2006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社会保障审计要以效益审计为主要方式,以促进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完整、规范管理为目标,掌握社会保障资金总体状况,着力从制度上和管理上揭露分析问题,促进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实现社会保障目标,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制度建设,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待遇,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规范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基于以上国内背景,结合政府提出的全面推进效益审计,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效益审计方法体系的目标,笔者积极探索社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体系,针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现状,提出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是本文写作的目的。受研究时间、收集资料和作者能力有限等因素的限制,本文只是针对社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做初步的探讨,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给社会保险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本文正文包括六章: 第一章:导论。简单介绍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的理论分析。包括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理论,这些理论为绩效审计提供了理论基础;结合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主要环节,本章提出了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应重点评价的内容,这一内容的提出为构建绩效评价指标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 第三章: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现状分析。本章从社会保险基金的概念和特点出发,以06年审计署社会保险基金专项审计的审计结果为依据,说明我国目前社会保险基金绩效管理的现状。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社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标准的情况,为下章对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的评价研究打下基础。 第四章: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该章节提出了社保基金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首先介绍了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然后结合社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的具体情况,提出采用平衡计分卡模型构建社会保险基金绩效标准的可行性。在社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平衡计分卡模型的思路,文章对社会保险基金绩效的评价分为四个层可,分别是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3E”层面,公众服务层面,内部控制层面和可持续发展层面。这四个层面下又细分为7个具体的绩效标准,分别是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公平性、回应性、内部控制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性。针对这7个具体标准,作者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五章: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绩效指标权重设计。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除了需要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外,指标权重也是必不可少的,缺少指标权重,该评价体系就不具有操作性。因此,一套科学的权重系数设置方法对评价体系很重要。本章首先介绍了常用的权重系数的设置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结合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的现实特点,决定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设置权重。文章同时说明了层次分析法在确定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权重的具体应用。 第六章:结束语。社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和庞大的工作,但是由于时间、资料、作者能力的不足,绩效评价中许多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为此,笔者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三个方面,以促进绩效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 (1)将平衡计分卡模型用于构建社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标准是一次创新视角的研究。文章首次从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3E”层面、公众服务层面、内部控制层面、可持续发展层面构建了评价标准体系。国内学术界对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资料很少,没有成文的准则或指南。一些专家学者对于社会保险基金的研究少见于一些期刊杂志,且大多是就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环节的内容提出一些评价指标,缺乏系统性。利用平衡计分卡思想构建评价标准,可以避免指标设计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 (2)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构建评价指标权重,并将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主要环节与审计内容相结合进行交叉分析,是论文的又一新意之处。文章通过将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主要环节与审计内容相结合,进行交叉分析,得出每一个环节所对应的绩效审计评价内容,结合绩效目标,以评价内容为依据,构建反映绩效评价标准的绩效评价指标,这是文章构建评价指标的思路。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是构建社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直接关系到绩效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公正性。文章采用了层次分析方法来确定指标权重,是一种符合评估目的和数据采集情况的科学方法。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 (1)论文所构建的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实践的检验。由于笔者仅是个学生,审计的实践经验不足,尤其是政府审计实践经验,文章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得到的。由于作者能力有限,对评价指标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使其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2)论文在设计指标权重的时候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可能导致最后的评分结果不客观。本文采用的是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典型的主观赋权法。本文在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过程中,构建的判断矩阵是笔者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评分,有一定的主观性,可能导致最后的评分结果不十分准确。 (3)文章未能就审计风险设计出完善的控制模式。社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工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审计质量潜在风险比较大。加之审计标准不确定,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涉及到多部门的合作,在资料收集和整理上存在很大的难度,许多绩效分析数据难以收集量化,效益分析的质量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故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 绩效评价 评价指标 层次分析法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39.6;F842.6
【目录】:
  • 摘要4-9
  • Abstract9-14
  • 1、导论14-24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4-17
  • 1.1.1 研究背景14-16
  • 1.1.2 研究意义16-17
  • 1.2 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17-19
  • 1.3 研究方法19-22
  • 1.4 创新点与不足22-24
  • 2、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的理论分析24-31
  • 2.1 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的理论基础24-27
  • 2.1.1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24-25
  • 2.1.2 新公共管理理论25-26
  • 2.1.3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理论26-27
  • 2.2 社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的内容27-31
  • 2.2.1 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环节的评价内容27-28
  • 2.2.2 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环节的评价内容28-29
  • 2.2.3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环节的评价内容29-31
  • 3、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现状分析31-42
  • 3.1 社会保险基金的概念和特点31-32
  • 3.2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绩效现状32-35
  • 3.3 社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方法现状35-42
  • 3.3.1 国内社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标准现状35-39
  • 3.3.2 国外社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标准现状39-42
  • 4、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42-55
  • 4.1 平衡计分卡模型与社保基金绩效评价的分析42-45
  • 4.1.1 平衡计分卡简介42-44
  • 4.1.2 平衡计分卡与社保基金绩效评价的结合44-45
  • 4.2 构建社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标准45-50
  • 4.2.1 绩效评价标准设立的原则45-47
  • 4.2.2 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构建47-50
  • 4.3 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50-55
  • 5、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绩效指标权重设计55-69
  • 5.1 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及其选择55-58
  • 5.2 AHP法与社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58-69
  • 5.2.1 层次分析法及其基本流程58-59
  • 5.2.2 层次分析法在确定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权重的具体应用59-69
  • 6、结束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三个问题69-71
  • 6.1 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指标的完善问题69
  • 6.2 审计风险问题69-70
  • 6.3 处理处罚问题70-71
  • 参考文献71-74
  • 后记74-75
  • 致谢75-76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76-7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忠莲;;社保基金联网审计的应用困境及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12年31期



本文编号:612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612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9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