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内部审计评估与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04:38
本文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内部审计评估与管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操作风险 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 风险识别 风险评估
【摘要】: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大案要案频频发生,凸显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的薄弱以及对操作风险的忽视。金融大案和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让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意识到,只注重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和防范风险,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必须进行革新。自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发布以来,操作风险受到国际公认,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并列成为商业银行的三大风险之一,并纳入全面风险管理范畴。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的到来,我国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也逐渐加强了对操作风险的重视。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操作风险已有相当程度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存在的重大缺陷是从商业银行自身管理的角度对操作风险的认识不够,仅停留在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介绍与阐述,缺少自己的批判性分析,真正能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精神运用到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实践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试图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角度对操作风险的评估与管理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实践提供有益的建议。 本文以商业银行合规经营为切入点,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现实状况的分析,提出了内部审计参与操作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新观点。然后在内部审计与操作风险管理的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内部审计的方法和模型对操作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管理。最后,通过案例研究具体地分析了内部审计在操作风险评估和管理中的应用。本文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以及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结构、可能的贡献和进一步的研究问题。第二部分是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和操作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并认为内部审计可以弥补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识别与评估不足的问题,成为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第三部分是内部审计与操作风险管理的原理分析,提出了内部审计与操作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包括金融脆弱性理论、道德风险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然后分析了内部审计与操作风险的管理的关系,以及内部审计参与操作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四部分是操作风险的内部审计方法的研究,包括操作风险环境的评估和操作风险的评估与管理。第五部分是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具体说明了内部审计在操作风险评估评估与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操作风险 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 风险识别 风险评估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39.45;F83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8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9-10
- 1.2 文献综述10-15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15-16
- 1.4 本文的框架结构16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16-18
-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现状与问题18-25
- 2.1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现状18-19
- 2.2 我国商业银行中的操作风险问题分析19-23
- 2.2.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缺陷19-20
- 2.2.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薄弱20-22
- 2.2.3 风险管理落后22-23
- 2.3 分析结论23-25
- 第三章 内部审计与操作风险管理的原理25-38
- 3.1 内部审计与操作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25-31
- 3.1.1 金融脆弱性理论25-27
- 3.1.2 道德风险理论27-28
- 3.1.3 委托代理理论28-31
- 3.2 内部审计与操作风险管理的关系31-33
- 3.2.1 内部审计是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31-32
- 3.2.2 操作风险管理拓展了内部审计领域32-33
- 3.3 内部审计参与操作风险管理的必要性33-34
- 3.3.1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日益增大33-34
- 3.3.2 银行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以及公司治理的缺陷34
- 3.4 内部审计参与操作风险管理的可行性34-38
- 3.4.1 内部审计功能的可行性34-35
- 3.4.2 内部审计方法的可行性35-38
- 第四章 操作风险的内部审计方法38-49
- 4.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环境的内部审计38-42
- 4.1.1 操作风险环境的内部审计方法38-40
- 4.1.2 COSO-ERM 框架下的操作风险环境评估模型40-42
- 4.2 操作风险的内部审计方法42-49
- 4.2.1 操作风险的内部审计识别42-45
- 4.2.2 操作风险的内部审计评估45-49
- 第五章 案例分析49-58
- 5.1 案例背景49-50
- 5.2 中行操作风险环境的内部审计50-53
- 5.2.1 操作风险环境的内部审计分析50-53
- 5.2.2 中行操作风险环境的内部审计评估53
- 5.3 中行操作风险的内部审计53-56
- 5.3.1 中行公司金融业务内部审计程序53-55
- 5.3.2 公司金融业务操作风险的内部审计实施55-56
- 5.4 案例分析结论56-58
- 参考文献58-62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62-63
- 后记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远;内向型管理审计:从控制导向到风险导向[J];财会月刊;2002年07期
2 蔡楠;范洪波;;我国境内上市银行操作损失事件披露对市值的影响分析[J];金融论坛;2006年12期
3 黄静;;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有关问题的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邱华政,张晓彬;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失效与内部人控制问题[J];北方经贸;2005年01期
5 陈广山;张同健;严明燕;;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对操作风险控制的功能支持[J];改革与战略;2009年06期
6 李志辉,李萌;风险调整绩效度量方法(RAPM)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1期
7 钟伟,王元;略论新巴塞尔协议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4期
8 李志辉;范洪波;;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12期
9 张晓红;;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08期
10 朱明;;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J];西南金融;2009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新杨;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82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782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