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计费用的FCF假说检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审计费用的FCF假说检验研究
【摘要】:代理成本是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之间分配时产生的费用。Jensen1986年提出了FCF假说,指出自由现金流量会带来代理成本。代理成本推动了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有较高代理成本的公司期望通过雇佣较高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花费较昂贵的审计费用来帮助减少代理成本。Watts和Zimmerman于1986年指出,利用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是解决较高代理成本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上市公司FCF假说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研究,得出不同结论。然而,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内外环境也在发生变化,所以,采用发生变化了的新数据来重新检验FCF假说在中国资本市场的适用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审计费用视角,检验FCF假说在我国的适用情况。 首先,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FCF假说、代理成本和审计费用等基本理论进行阐述,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代理成本问题的现状。然后从审计费用角度出发,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我国沪深两市2006年至2009年间由“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中天、德勤华永、毕马威华振、安永华明)审计过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象,综合考虑公司成长性及审计费用主要影响因素,以审计费用作为因变量,自由现金流量作为研究变量,,检验自由现金流量与审计费用的相关性。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低成长性公司的审计费用与自由现金流量显著正相关,验证了FCF假说在我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高成长性公司的审计费用与自由现金流量正相关,也存在自由现金流量代理成本,但不显著。研究中还把负债和现金股利也引入模型作为研究变量,考察了负债、现金股利与审计费用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长期负债和派发现金股利都是解决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问题的有效方法,从侧面支持了FCF假说。最后,根据所得出的结论,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代理问题的现实背景,对由于自由现金流量代理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审计费用 FCF假说 代理成本 检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39.4;F2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9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0-11
- 1.1.1 选题背景10-11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2.1 国外研究成果概述11-13
- 1.2.2 国内研究成果评述13-15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15-16
- 1.4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16-18
- 1.4.1 基本思路16-18
- 1.4.2 研究方法18
- 1.5 本文的拟创新点18-19
- 第2章 FCF 假说和审计费用的相关理论基础19-30
- 2.1 代理成本的相关理论19-22
- 2.1.1 契约理论19-21
- 2.1.2 代理成本理论21-22
- 2.2 FCF 假说相关的基本理论22-27
- 2.2.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2
- 2.2.2 现金流量22-23
- 2.2.3 自由现金流量23-26
- 2.2.4 FCF 假说26-27
- 2.3 审计费用的相关理论27-29
- 2.4 有待本文检验的问题29-30
-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代理问题现状分析30-40
- 3.1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情况分析30-33
- 3.1.1 我国企业债券融资额逐年增加30-31
- 3.1.2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比率明显上升31-32
- 3.1.3 负债的硬约束力逐渐增强32-33
- 3.2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情况分析33-35
- 3.2.1 我国上市公司出现配股增发热33-34
- 3.2.2 我国企业股票融资总资额逐年增加34-35
- 3.3 我国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的滥用35-36
- 3.4 我国上市公司年度现金红利总额增加36-37
- 3.5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存在较大差异37-38
- 3.6 本章总结38-40
- 第4章 FCF 假说检验的实证研究40-62
- 4.1 研究设计40-48
- 4.1.1 研究假设40-41
- 4.1.2 实证步骤与技术路线41-44
- 4.1.3 实证模型框架44
- 4.1.4 变量设定44-47
- 4.1.5 实证研究计量模型47
- 4.1.6 资料来源与样本选择47-48
- 4.2 实证分析48-59
- 4.2.1 成长性分组48-49
- 4.2.2 描述性统计分析49-52
- 4.2.3 低成长组实证分析52-55
- 4.2.4 高成长组实证分析55-59
- 4.3 检验结论59-60
- 4.4 结论分析60-62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62-66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62-63
- 5.2 解决自由现金流量代理成本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企业角度63-64
- 5.2.1 利用高质量审计服务,减少自由现金流量代理成本63
- 5.2.2 合理运用负债控制机制,提高负债控制的有效性63
- 5.2.3 增加现金股利派发,减少自由现金流量63-64
- 5.3 解决自由现金流量代理成本问题的对策和建议——监管者角度64-65
- 5.3.1 提高配股增发的条件,避免现金过度囤积64
- 5.3.2 监管筹集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64-65
- 5.4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65-66
- 参考文献66-69
- 致谢69-70
- 个人简历70-71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1-72
- 数据附录72-94
- 附表 172-83
- 附表 283-9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俊虹;;论企业投资结构与自由现金流[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10期
2 黄本多;干胜道;;自由现金流量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08年05期
3 黄本多;干胜道;;股权结构、自由现金流量与权益再融资的股价效应[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06期
4 胡建平;干胜道;;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理论和证据[J];当代财经;2009年12期
5 李云鹤;李湛;;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假说还是过度自信假说?——中国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6 邓建平,曾勇;控股股东利益导向和非理性分红[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5年05期
7 刘翰林,丁丽华;负债及自由现金流量与审计收费[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8 武晓玲;狄跃强;;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基于代理成本的分析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9 干胜道;胡建平;庆艳艳;;超额现金持有的上市公司特质研究——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8年06期
10 胡建平;马会起;干胜道;;管理层持股与自由现金流量控制研究——来自股改成功的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虎;席彦群;;产权治理、自由现金流量和企业费用粘性[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汪平;孙士霞;;自由现金流量、股权结构与我国上市公司投资问题研究[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杨熠;沈艺峰;;我国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检验[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锦华;吴方卫;;农业上市公司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投资价值分析[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德武;李平熙;;上市公司债权人代理成本构成分析[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6 胥朝阳;蒋志林;;基于FCF的企业财务预警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黄s
本文编号:8900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890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