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外包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23:09

  本文关键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外包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内部审计外包 地域离散性 内部控制


【摘要】:近年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逐步得到业内的公认,它与董事会、管理层、外部审计一起决定了公司治理是否健全。但随着审计制度的变迁,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无论是在审计技术还是在审计内容上都有所重合,使得他们的关系日趋密切,内部审计外包业务在国外开始逐渐流行起来。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在制度上有先天的缺陷,人员素质还不高,有些甚至成了摆设,得不到公司领导的重视,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短期内难以成长起来的情况下,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适时引入内部审计外包,能有效弥补内部审计自身力量的不足,最大化的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内部审计外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自身的特点,对内部审计外包所具备的条件、意义及相关理论依据做了分析,然后通过统计2011年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外包的相关数据,描述了国外企业和国内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外包的现状,并借助于国外的一个成功的案例,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在实施内部审计外包的过程中,要注意内外部审计的协调、保守商业秘密和因地制宜的选择外包方式。本文的主体部分,提出除内部审计资产的专用性、内部审计开展频率和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之外,地域的离散程度也会对内部审计外包决策产生影响,并利用手工统计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结合2010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2012年9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中相关问题解释第2号》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内容和不同生命周期内外包策略的选择做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内部审计外包 地域离散性 内部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39.45;F276.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13-17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1.2.3 国内外文献的比较16-17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7-18
  • 1.3.1 研究内容17
  • 1.3.2 研究方法17-18
  • 1.4 主要创新点18-19
  • 2 内部审计外包的条件、意义及依据19-29
  • 2.1 内部审计外包的条件19-24
  • 2.1.1 法律环境19-21
  • 2.1.2 需求分析21-23
  • 2.1.3 供给分析23-24
  • 2.2 内部审计外包的意义24-26
  • 2.2.1 弥补内部审计力量的不足24-25
  • 2.2.2 促进内部审计技术的发展25
  • 2.2.3 促进内部审计向风险管理审计转型25
  • 2.2.4 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25-26
  • 2.3 内部审计外包的依据——理论基础26-29
  • 2.3.1 交易费用理论26
  • 2.3.2 核心竞争力理论26
  • 2.3.3 委托代理理论26-29
  • 3 内部审计外包的现状分析29-39
  • 3.1 国外内部审计外包的现状分析29-31
  • 3.1.1 现状分析29-30
  • 3.1.2 成功的案例30-31
  • 3.2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外包的现状31-39
  • 3.2.1 样本说明和数据来源31-32
  • 3.2.2 现状分析32-39
  • 4 国外成功经验的启示39-43
  • 4.1 因地制宜的选择外包方式39
  • 4.2 注意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39
  • 4.3 选择合适的内部审计外包机构39-40
  • 4.4 注意内外部审计的协调40
  • 4.5 注意保守商业秘密40-43
  • 5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外包的途径选择43-53
  • 5.1 外包内容的选择43-50
  • 5.1.1 影响外包决策的相关因素43
  • 5.1.2 实证检验43-46
  • 5.1.3 内部审计外包内容分析46-50
  • 5.2 不同生命周期的外包策略50-53
  • 5.2.1 成长期的外包策略50-51
  • 5.2.2 成熟期的外包策略51
  • 5.2.3 衰退期的外包策略51-53
  • 6 结论53-55
  • 参考文献55-59
  • 附录A 2011年度公布内部审计制度的上市公司情况统计明细表59-79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79-81
  • 致谢81-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黎瑛;;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趋同的机理研究[J];财经论丛;2008年02期

2 赵娜;;关于内部审计外包形式的选择与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6期

3 耿云江;;构建基于部分内审业务外包的内部审计领导模式[J];财务与会计;2006年03期

4 刘静;迟柏龙;;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07期

5 杨帆;;内部审计外部化若干问题评析[J];消费导刊;2007年08期

6 邹家骊;邹小平;;对防止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走过场”的几点思考[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6年06期

7 严晖;《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释义[J];财会月刊;2004年18期

8 于海云;李丽;;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服务外包风险控制分析[J];财会学习;2008年08期

9 张臻;;浅谈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J];公用事业财会;2011年03期

10 杨俊峰;马兰;;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12期



本文编号:890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890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1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