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刷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1 05:14
本文关键词:中国印刷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摘要】:随着人们对内部审计职能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在企业各个机构和部门实施管理及协调中的关键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社会经济呈多元化发展态势,经营业务种类纷繁复杂,有些企业尚未建立全面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机制,因此,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加强内部审计风险控制体系建设,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确保企业内部审计持续、有效进行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从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结合中国印刷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印集团)当前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中印集团当前内部审计风险控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综合运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搜集大量数据利用多种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针对中印集团现状提出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对策。 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深化了内部审计风险全面管理,即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各个层次和部门的风险,强化风险控制的制度建设。
【关键词】:内部审计 风险 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39.4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2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1.2.1 国内研究现状9-10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1.3 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及结构11-12
- 第二章 内部审计风险的理论基础12-24
- 2.1 内部审计风险的涵义及特征12-14
- 2.1.1 内部审计风险的涵义12-13
- 2.1.2 内部审计风险的特征13-14
- 2.2 内部审计风险评估方法14-19
- 2.2.1 审计风险模型法15-16
- 2.2.2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16-18
- 2.2.3 风险因素分析法18
- 2.2.4 风险矩阵模型分析法18-19
- 2.2.5 德尔菲法19
- 2.3 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的步骤19-24
- 2.3.1 确定审计对象20-21
- 2.3.2 编制审计计划21-22
- 2.3.3 实施风险审计22
- 2.3.4 形成审计发现并对其进行处理22
- 2.3.5 编制审计报告22-23
- 2.3.6 后续审计23-24
- 第三章 中国印刷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4-34
- 3.1 中国印刷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24-31
- 3.1.1 内部审计人员构成不合理,内部审计力量薄弱25
- 3.1.2 对高风险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较差,缺乏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25-27
- 3.1.3 缺乏健全的资金监管体系,给资金周转带来不可避免的风险27-29
- 3.1.4 对内部审计风险的事中管理不够29-31
- 3.2 中国印刷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控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1-34
- 3.2.1 内部有关高风险业务的制度规范没有及时更新31-32
- 3.2.2 个别企业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缺乏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32
- 3.2.3 集团公司与下属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内部审计网络体系32
- 3.2.4 内部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和财务状况不了解32-33
- 3.2.5 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参与风险控制的程度不够33-34
- 第四章 中国印刷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评估模型应用34-45
- 4.1 中国印刷集团公司实施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的前提条件34-37
- 4.1.1 要以正确认识内部审计风险为前提34
- 4.1.2 要以建立健全内部审计风险控制体系为前提34-37
- 4.2 中国印刷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控制过程中所应用的风险评估模型37-43
- 4.2.1 德尔菲法在中印集团内部审计风险控制中的应用37-39
- 4.2.2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在中印集团内部审计风险控制中的应用39-43
- 4.3 中国印刷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和控制的最优模型——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43-45
- 4.3.1 内部审计风险因素集的建立具有科学性44
- 4.3.2 内部审计风险影响指标权重的确定更加精确44-45
- 第五章 中国印刷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的对策45-49
- 5.1 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45-46
- 5.1.1 提高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独立性45-46
- 5.1.2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46
- 5.2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46-47
- 5.2.1 多专业选择内部审计人员,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46-47
- 5.2.2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专业水平47
- 5.2.3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人际交往能力47
- 5.3 规范内部审计作业程序47
- 5.4 内审外包,降低风险47-48
- 5.4.1 内审外包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48
- 5.4.2 内审外包有利于降低审计成本48
- 5.5 建立质量考核体系,减少人为风险48-49
- 结论49-50
- 致谢50-51
- 参考文献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崔慧静;;审计风险模型改进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4期
2 谭燕琴;;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2期
3 薛野;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财会通讯;2004年12期
4 王光远;关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制定的若干问题(上)[J];财会月刊;2003年14期
5 张巧良;房亮;;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研究之国际比较[J];财会月刊;2006年08期
6 李雪梅;;谈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J];财会月刊;2006年36期
7 张巧良,张磊,徐月军;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探究[J];会计之友;2005年04期
8 郑小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892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892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