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国外实证研究述评与展望
本文关键词: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国外实证研究述评与展望
【摘要】:文章基于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分析框架,对国外内部审计领域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回顾。国外在内部审计的影响因素、内部审计与审计委员会的互动关系、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关系、内部审计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内部审计对盈余管理的作用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实证检验。结合国内近年来内部审计领域的实证研究现状以及主要成果,本文对我国今后开展此类研究的趋势进行展望。
【作者单位】: 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公司治理 实证研究 述评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8SJD7900041)
【分类号】:F239.45
【正文快照】: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它受哪些治理因素的影响,又是如何影响其他治理因素的?在这方面国外的实证研究做了大量的检验,其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值得我们探讨和借鉴。国外现存的有关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方面的实证研究文献,主要分布在内部审计设立的影响因素、内部审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新生;孙利军;耿垎雯;;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改进了财务控制效果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当代财经;2007年02期
2 耿建新;续芹;李跃然;;内审部门设立的动机及其效果研究——来自中国沪布的研究证据[J];审计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巧良;陈俊;;关于内部审计的比较研究与综述——基于增值的研究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叶新宇;李海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2期
3 程新生;孙利军;耿垎雯;;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改进了财务控制效果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当代财经;2007年02期
4 吴应先;;企业内部审计运行机制问题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年19期
5 耿建新;续芹;李跃然;;内审部门设立的动机及其效果研究——来自中国沪布的研究证据[J];审计研究;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叶少琴;中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瞿曲;基于受托责任理论的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 司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阳;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质量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梁红霞;基于公司治理下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与责任安排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刘丽花;浅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改善[D];厦门大学;2005年
4 黄丽芳;基于功能视角的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5 夏侯志敏;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王创;价值链视角下的内部审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陈鲲;某房地产企业集团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黄秋菊;基于公司治理需求的内部审计服务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7年
9 崔璐璐;公司治理视角下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D];暨南大学;2007年
10 陈文霞;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D];暨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冬华;周春泉;;自选择问题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6年03期
2 汪国银,林钟高;公司治理框架下的内部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2期
3 施卓晨;关于企业内部审计应用效果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6期
4 孙立;;内部审计动因的委托代理分析——兼论内部审计导向模式的演进[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12期
5 夏文贤;陈汉文;;审计师变更、审计收费与审计委员会效率[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2期
6 陈汉文,夏文贤,陈秋金;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案例分析与模式改进——公司治理、受托责任与审计委员会制度(下)[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年01期
7 刘成立;审计师变更、审计师任期与审计收费关系研究——基于2001~2003年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5年04期
8 耿建新;房巧玲;;国际四大所与我国本土大所审计收费比较研究——来自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的初步证据[J];当代财经;2006年01期
9 程新生;孙利军;耿垎雯;;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改进了财务控制效果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当代财经;2007年02期
10 夏立军,鹿小楠;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信息披露质量相关性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实;;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15期
2 宋文静;;试论对公路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7期
3 雒兢;;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财会研究;2011年16期
4 邵彬;徐鹏;;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审计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7期
5 彭洋;;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与审计定价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会月刊;2011年14期
6 陈钟松;;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思考[J];金融经济;2005年10期
7 鲍春莉;;有效升级审计资源[J];中国石油企业;2011年06期
8 西香梅;;刍议加强内部审计工作[J];北方经贸;2011年07期
9 张丽艳;;对我国内部审计领域人力资源建设的相关建议[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1年04期
10 刘世云;;关于战略审计与公司治理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之关系研究[A];全国企业改制中的内部审计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集[C];2004年
2 ;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内部审计[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3 毕丽君;;基于公司治理环境下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4 陈蓉;余涛;;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研究——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内部审计在金融机构治理、风险和控制中的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5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6 李菊君;;国有改制企业公司治理呼唤内部审计[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7 张俊瑞;董南雁;;公司治理与审计意见: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8 张继良;;试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A];全国企业改制中的内部审计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集[C];2004年
9 方军雄;;公司治理、审计师特征与审计意见——基于高风险公司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10 陈秀琼;;论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市审计局 李树昆;浅谈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N];商丘日报;2010年
2 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曾全义;对参股公司内审提升公司治理捷径[N];中国证券报;2009年
3 张继芬邋王芳;京口内部审计协会成立[N];镇江日报;2008年
4 姚长存;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的逻辑与对接[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5 徐宁生邋张弩 施琛耀;我省千余人获内部审计领域国际“绿卡”[N];江苏法制报;2007年
6 公司治理专栏 赵险峰;向辛西娅·库柏致敬[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朱晓彦;公司治理,,听听资深会计师怎么说[N];中国财经报;2003年
8 曹乾;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协同与互动[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9 李雪帅;国际内审师备考技巧[N];财会信报;2009年
10 刘纯龙 曾山同 卿松(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改善公司治理 提高审计师独立性[N];证券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笃村;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相关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余宇莹;公司治理与审计质量:经验证据[D];厦门大学;2008年
3 曾小青;公司治理、受托责任与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郭慧;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袁凤林;基于公司治理的管理审计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6 沈玉清;审计任期、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车宣呈;治理导向审计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蔡文英;公司治理与独立审计的互动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袁洋;财务舞弊公司后续公司治理变化及其对外部审计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磊;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陈娟;审计委员会治理有效性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3 高莉莎;公司内部审计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魏威;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的一项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张节;公司治理框架下我国内部审计相关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6 王成娟;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毛毅;基于公司治理的管理审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张静;从内部审计角度审视公司治理[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9 崔璐璐;公司治理视角下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D];暨南大学;2007年
10 王霞;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建立与完善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92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892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