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审计定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08:05
本文关键词: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审计定价研究
【摘要】:审计服务作为注册会计师向其客户提供的一种有偿劳动,其定价方式除了跟一般的商品和劳务一样,要考虑其供求关系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反应审计服务的生产规律和特点。这样才能够既保证事务所的健康发展,又可以向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报告,所以审计服务的定价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从理论上讲,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定价的基本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审计成本;二是审计风险。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可以节约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成本投入,而且还能够降低其所承担的审计风险。然而,自从Simunic(1980)开创了审计定价经验研究的先河后,大多数的中外学者在研究审计定价时并没有将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约入经验模型中进行考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衡量的复杂性以及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等问题存在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本文以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作为突破点,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定价问题的研究。 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能够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在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将内部控制的目标确定为“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本文将这一总体目标分解为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性目标及资产安全性目标等五个子目标,基于可以获取的公开数据,将这些子目标转化为一套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指标权重的计算以及评价标准和得分方法的确定,构建了一个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为了确保该评价体系的可靠性,本文以2008年我国深沪两市1033家制造业及批发和零售业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真实水平的替代变量,从辨别能力和预测能力两个角度对本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明该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实践价值。 为了进一步揭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产品定价的真实规律,本文根据上述评价体系计算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得分,并以此作为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替代变量,将其纳入审计定价模型,对2009年我国沪、深两市1395家上市公司的审计收费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的审计费用水平与其内部控制质量之间存在着不显著的负相关性;通过在模型中引入公司治理变量,本文还发现合理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质量,从而显著地降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收费;其次,本文还对我国上市公司2009年审计费用的变化情况(与2008年相比较)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当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发生了改变后,事务所也随之调整了审计收费水平。 本文通过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构建了一个以目标为导向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从而为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经验证据。其次,本文还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丰富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审计定价研究的文献,进一步揭示了我国审计市场产品服务的定价规律,为政府相关部门抑制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不正当竞争,规范行业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及决策有用信息。
【关键词】:内部控制 评价体系 审计风险 审计定价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39.4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9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10-12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12-14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4-19
- 2 文献综述19-31
- 2.1 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综述19-24
- 2.2 审计定价的研究综述24-27
- 2.3 内部控制影响审计定价的研究综述27-28
- 2.4 研究评价与启示28-30
- 2.5 本章小结30-31
- 3 概念框架31-45
- 3.1 内部控制31-38
- 3.2 审计风险38-41
- 3.3 审计定价41-43
- 3.4 本章小节43-45
- 4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理论分析45-60
- 4.1 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问题46-48
- 4.2 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问题48-50
- 4.3 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问题50-52
- 4.4 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问题52-56
- 4.5 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问题56-58
- 4.6 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问题58-59
- 4.7 本章小结59-60
- 5 目标导向下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检验60-76
- 5.1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61-70
- 5.2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实证检验70-74
- 5.3 本章小结74-76
- 6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审计定价的实证分析76-92
- 6.1 理论分析与与研究假设77-79
- 6.2 研究设计79-82
- 6.3 实证分析82-90
- 6.4 本章小结90-92
- 7 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定价制度的对策研究92-103
- 7.1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定价制度中存在的问题92-95
- 7.2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现状混乱的原因分析95-97
- 7.3 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定价制度的对策97-101
- 7.4 本章小结101-103
- 8 结论103-107
- 8.1 全文总结103-105
- 8.2 研究展望105-107
- 致谢107-109
- 参考文献109-120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12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明辉;胡波;;公司治理、代理成本与审计定价——基于2001—200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2期
2 陈冬华;周春泉;;自选择问题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6年03期
3 王善平,李斌;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自深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2期
4 陈小林;潘克勤;;法律环境、政治关系与审计定价——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贸经济;2007年S1期
5 盛红;刘吉坤;;浅析我国审计收费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秦荣生;审计风险与风险导向审计[J];当代财经;2003年07期
7 乔旭东;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自愿披露行为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02期
8 李四能;;完善我国审计收费制度[J];发展研究;2009年08期
9 文胜泽;;构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郭梦岚;李明辉;;公司治理、控制权性质与审计定价[J];管理科学;2009年06期
本文编号:899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899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