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管理舞弊导向审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9 15:13

  本文关键词: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管理舞弊导向审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委托代理 信息不对称 供需理论 博弈论 管理舞弊导向审计


【摘要】: 随着安然事件、银广夏事件等一系列管理舞弊案件的爆发,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管理舞弊已经成为财务报表中重大错弊的主要原因。同时,蒙受巨大损失的投资者开始追究负责舞弊审计活动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于是,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应对管理舞弊审计需求的变化,通过对审计服务进行升级,提高对管理舞弊的监督力度,来降低自身的诉讼和舆论压力,管理舞弊导向审计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出来的。基于审计资源的优化、合理的分配,以及审计技术的提升,审计过程的完善等变化来看,管理舞弊导向审计相对于过去的审计模式,在应对管理舞弊方面,更具有针对性和抑制力。本文从国内外企业管理舞弊的手段呈多样性且隐蔽、会计师事务所因管理舞弊导致审计失败的状况等方面揭示了管理舞弊的形态;并从管理舞弊是形成管理舞弊导向审计的诱因、管理舞弊导向审计有助于管理舞弊的揭示两方面阐述了实施管理舞弊导向审计的必要性;采用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供需理论及博弈理论剖析了现行舞弊审计准则与法规对审计质量供给有影响、审计资源影响管理舞弊导向审计的供给、管理层与事务所存在供需博弈、管理层与审计单位有隐性委托代理关系、管理层与审计人员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等方面的成因;提出应完善舞弊审计准则及法规以约束审计行为、增强供给以合理配置管理舞弊审计资源、理清管理层与审计单位的委托代理关系、强化管理层与事务所的信息披露、优化管理层与事务所的审计供需博弈等对策;最后对九发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舞弊案例进行了分析,从该案例得到启示,只有从根本上解决管理舞弊导向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加有效的制止管理舞弊行为,使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得到双赢。
【关键词】:委托代理 信息不对称 供需理论 博弈论 管理舞弊导向审计
【学位授予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39.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
  • 1.2 研究现状11-1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14-16
  • 1.3.1 研究方法14-15
  • 1.3.2 研究思路15-16
  • 1.4 本文创新点16-17
  • 第2章 管理舞弊导向审计的基础理论17-21
  • 2.1 委托代理理论17
  • 2.2 信息不对称理论17-19
  • 2.3 供需理论19-20
  • 2.4 博弈理论20-21
  • 第3章 实施管理舞弊导向审计的必要性21-32
  • 3.1 管理舞弊的形态21-26
  • 3.1.1 国内外企业管理舞弊的手段呈多样性且隐蔽21-23
  • 3.1.2 会计师事务所因管理舞弊导致审计失败的状况23-26
  • 3.2 管理舞弊是产生重大错报风险的主要原因26
  • 3.3 传统舞弊审计策略面对管理舞弊显得无能为力26-28
  • 3.3.1 商业风险导向审计目标偏失26-27
  • 3.3.2 控制风险导向审计假设缺陷27-28
  • 3.4 管理舞弊导向审计建立的必要性28-32
  • 3.4.1 管理舞弊是形成管理舞弊导向审计的诱因28-29
  • 3.4.2 管理舞弊导向审计有助于管理舞弊的揭示29-32
  • 第4章 管理舞弊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经济学分析32-47
  • 4.1 舞弊审计准则与法规对审计质量供给的影响32-34
  • 4.1.1 尚未形成统一衔接的法规体系33-34
  • 4.1.2 行政处罚手段有限致处罚依据不完善34
  • 4.1.3 法律适用条款比较笼统使审计责任的认定难度大34
  • 4.2 审计资源影响管理舞弊导向审计供给34-37
  • 4.2.1 人力资源综合素质参差不齐34-35
  • 4.2.2 信息资源重视程度不够35
  • 4.2.3 技术资源传统守旧效率不高35-36
  • 4.2.4 组织资源无法提供有力支持36
  • 4.2.5 文化资源尚未形成气候36-37
  • 4.2.6 审计资源与管理舞弊导向审计关系分析37
  • 4.3 管理层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供需博弈分析37-44
  • 4.3.1 博弈假设37-38
  • 4.3.2 博弈模型建立38-41
  • 4.3.3 博弈结果分析41-44
  • 4.4 管理层与审计单位存在隐性委托代理关系44-45
  • 4.5 管理层与审计人员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45-47
  • 第5章 从经济学视角完善管理舞弊导向审计的对策47-59
  • 5.1 增加供给及合理配置管理舞弊审计资源47-50
  • 5.1.1 提高人力资源素质47
  • 5.1.2 重视审计信息资源47-48
  • 5.1.3 改善审计技术资源48-49
  • 5.1.4 改进审计组织资源49
  • 5.1.5 建立优秀的审计文化资源49-50
  • 5.2 理清管理层与审计单位的委托代理关系50-52
  • 5.3 强化管理层与事务所的信息披露52
  • 5.4 优化管理层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供需博弈52-55
  • 5.4.1 期望的纳什均衡52
  • 5.4.2 纳什均衡实现条件52-53
  • 5.4.3 优化供需博弈的措施53-55
  • 5.5 完善舞弊审计准则及法规约束审计行为55-59
  • 5.5.1 强化舞弊审计准则及法规对审计行为的约束55-56
  • 5.5.2 增加风险因素例子规定56-57
  • 5.5.3 增加会计师事务所诉讼成本57
  • 5.5.4 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的监管57-58
  • 5.5.5 完善惩治管理舞弊的相关法规58-59
  • 第6章 管理舞弊导向审计案例分析59-70
  • 6.1 九发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舞弊案例简介59-60
  • 6.2 九发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舞弊案情分析60-65
  • 6.2.1 九发股份有限公司年报数据真实还原60-64
  • 6.2.2 九发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舞弊案情分析64-65
  • 6.3 舞弊案例中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责任分析65-68
  • 6.3.1 异化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导致审计失败的直接原因65-66
  • 6.3.2 内部控制失效导致信息严重不对称66-67
  • 6.3.3 审计人员低专业素养不重视深层审计67-68
  • 6.3.4 缺乏对审计失效的惩罚机制68
  • 6.4 九发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舞弊案例的启示68-70
  • 6.4.1 加强监督避免委托代理舞弊利益同向68
  • 6.4.2 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68
  • 6.4.3 严格舞弊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约束68-70
  • 结论与展望70-71
  • 参考文献71-74
  • 致谢74-75
  •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芳;立足供需角度的审计合谋分析及治理[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10期

2 李文贵;;审计师与管理者博弈下的审计独立性与审计质量——纵横国际的例证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10期

3 李嘉明;朱世兵;;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对象合谋行为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1期

4 黄世忠 ,黄京菁;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特征及预警信号综述[J];财会通讯;2004年23期

5 俞校明;;舞弊审计准则的国际比较[J];财会月刊;2006年20期

6 颜永廷;;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手段剖析[J];财会月刊;2007年13期

7 胡继荣,张晴;审计委托模式与审计质量——基于审计冲突理论的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李嘉明,孙志华;审计风险的博弈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9 黄世忠;;从SAS99看财务报表舞弊风险因素有效性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6年11期

10 叶萍,李若山;对我国舞弊审计制度的思考[J];中国审计;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淑萍;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经济学分析及其监管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蔡志岳;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动因、市场反应与预警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岳殿民;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模式特征及识别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谢芳;注册会计师审计合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2 贾萍;独立审计供给与需求相关问题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陈s,

本文编号:942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942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b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