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电网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电网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风险管理成为管理层关注的焦点。企业风险意识的强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运用而生。在西方国家,关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研究已经很深入,但是我国对其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因此,我国研究和应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电网企业有其特殊性,随着电网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电网企业面临的风险也与日俱增,如何管理好这些风险,,是对电网企业严峻的考验。内部审计作为电网企业的一种监督机制,其责任之一是帮助电网企业管理好各种经营风险。因此,如何改进内部审计的服务方式,满足电网企业发展的需要,实现电网企业价值增值目标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从电网企业风险管理的内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出发,阐述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电网企业风险管理的关系;从内部审计法规、风险评估内容、内审人员风险意识、风险评估水平、内审部门的隶属层次和权威性、风险管理职责、风险识别的广度、风险应对的沟通等方面揭示了我国电网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委托代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博弈论理论分析了我国电网企业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风险应对的合力不够、委托代理职责模糊致风险识别难度加大、对风险管理的广度与深度未形成约束机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未充分发挥等成因;提出应适时修订内部审计准则和风险管理准则、完善电网企业行业审计法规、完善电网企业风险识别、评估程序、加大内部审计参与风险应对的程度、明确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的责任、理顺合作博弈关系以实现风险应对效益,变革内部审计模式、改进风险评估的方法、提高内审人员的风险管理综合素质等相应的对策。 总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将成为电网企业内部审计的必然趋势,将为电网企业提高绩效、实现价值增值提供重要的保证!
【关键词】: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 电网企业 增加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39.4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1.1 背景和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2.3 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14-15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5-16
- 1.3.1 研究内容15
- 1.3.2 研究方法15-16
- 1.4 本文的创新点16-18
- 第二章 理论基础18-22
- 2.1 博弈理论18-19
- 2.1.1 博弈理论的提出18
- 2.1.2 纳什均衡应用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分析18-19
- 2.2 风险管理理论19-20
- 2.2.1 风险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9-20
- 2.2.2 风险管理理论与内部审计的结合20
- 2.3 委托代理理论20-22
- 2.3.1 委托代理理论的提出20-21
- 2.3.2 委托代理理论应用于内部审计的分析21-22
- 第三章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电网企业风险管理的关系22-27
- 3.1 电网企业风险管理的内容22-24
- 3.1.1 关注外部政策风险22
- 3.1.2 管理内部风险22-24
- 3.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征24-25
- 3.2.1 关注企业所有风险24
- 3.2.2 关注企业的未来24-25
- 3.2.3 实现企业价值增值为目标25
- 3.2.4 提供确认和咨询服务25
- 3.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电网企业风险管理的关系25-27
- 3.3.1 电网企业风险管理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象25
- 3.3.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电网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25-27
- 第四章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电网企业风险管理中应用的现状及成因27-36
- 4.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电网企业风险管理中应用的现状27-31
- 4.1.1 缺乏体现风险理念的内部审计法规27
- 4.1.2 电网企业缺乏风险评估的内容27-29
- 4.1.3 内审人员风险意识差且风险评估水平不高29-30
- 4.1.4 实施风险评估的内审部门隶属层次低30
- 4.1.5 风险管理各部门权责不清30
- 4.1.6 外部投资者与内部管理者风险评估应对沟通不畅30-31
- 4.1.7 内部审计开展风险评估的深度不够31
- 4.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电网企业风险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成因31-36
- 4.2.1 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31-32
- 4.2.2 对风险管理的广度与深度未形成制约机制32-33
- 4.2.3 委托代理职责模糊致电网企业风险识别难度加大33
- 4.2.4 未能打破原有利益纳什均衡致风险应对合力不够33-34
- 4.2.5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未充分发挥34-36
- 第五章 强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电网企业风险管理中应用的策略36-47
- 5.1 健全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法规36-37
- 5.1.1 吸收国际准则成果36
- 5.1.2 积极完善电网企业行业审计法规36-37
- 5.2 完善电网企业公司产权与治理结构37-38
- 5.3 优化电网企业风险管理机制38-42
- 5.3.1 完善电网企业风险识别评估程序38-40
- 5.3.2 加大内审人员参与电网企业风险应对的程度40-41
- 5.3.3 明确高级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责任41-42
- 5.4 重构风险导向视角下的电网企业内部审计组织系统42-43
- 5.4.1 建立具有权威性的电网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机构42
- 5.4.2 提高内审人员的风险管理综合素质42-43
- 5.5 形成电网企业风险管理的约束机制43
- 5.6 创立博弈机制实现风险管理合作纳什均衡43-44
- 5.6.1 实现身份均衡43-44
- 5.6.2 理顺合作博弈关系实现风险应对效益44
- 5.7 拓展电网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范围44-45
- 5.7.1 重新定位电网企业内部审计目标44-45
- 5.7.2 扩大电网企业内部审计的增值服务功能45
- 5.7.3 改进电网企业风险评估的方法45
- 5.8 设置披露与沟通风险的快捷通道45-47
- 5.8.1 强化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45
- 5.8.2 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增加风险披露事项45-46
- 5.8.3 增设网上快速披露风险的措施46-47
- 第六章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电网企业风险管理中应用的案例47-54
- 6.1 A 电网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简介47
- 6.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应用的具体作法47-50
- 6.2.1 重新定位内部审计模式47
- 6.2.2 构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具体步骤47-50
- 6.3 A 电网企业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主要缺陷分析50-52
- 6.3.1 未对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做出规定50-51
- 6.3.2 风险识别的范围窄深度不够51
- 6.3.3 尚未指出风险评估的具体方法51-52
- 6.3.4 缺乏风险管理应对措施52
- 6.4 A 电网企业运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取得的成果52-54
- 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60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60-61
- 摘要61-65
- ABSTRACT65-70
- 文献报告综述70-76
- 参考文献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背景分析与框架建构[J];财会通讯;2004年12期
2 欧阳少娟;;财务预警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需求及整合[J];财会通讯;2010年31期
3 王光远;有效利用风险评估 合理分配内部审计资源[J];财会月刊;2002年10期
4 陈蕾;李爱华;;内部审计的历史演进思考[J];财会月刊;2006年12期
5 吴闲闲;赵立;;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整合[J];财会月刊;2006年17期
6 马正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探讨[J];对外经贸财会;2005年12期
7 夏李君;文素华;;关于电力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管理模式的探讨[J];电力技术经济;2005年04期
8 高正平;;电网企业电力物资采购风险管理[J];电力技术经济;2006年01期
9 黄怀泽;;电网企业风险管理初探[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魏少伟;;浅述供电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0年2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兴建;电网企业风险元传递理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方春;供电企业战略规划项目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桑桂丽;风险基础内部审计程序的构建[D];东北大学;2005年
4 黄兵海;着眼于整体化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创新[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43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943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