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闲散青少年职业规划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5 15:49
本研究是在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小组工作介入社会闲散青少年的职业规划问题。社会闲散青年大多从事不稳定工作,自身就业技能少、社会歧视多、社会资源匮乏的客观现实让他们处于无能和消极状态,因此希望得到社会系统更多的帮助。目前关于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管理与对策建议上,对社会闲散青少年的职业规划服务缺乏重视与行动。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前期评估,发现社会闲散青少年在职业规划能力中存在自我认识不清晰、职业目标不明确、职业规划意识不足等问题。笔者通过设计与实施小组工作,介入社会闲散青少年的自我认识、职业认识以及职业方向探索三个方面,旨在提高社会闲散青少年对自我与职业的认识,提升其职业规划的意识和能力,探索小组工作介入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服务模式。最后基于实践研究的经验,梳理研究的整体过程,提出了相应的反思与建议。通过对服务效果的评估,研究发现小组成员对自己的气质类型、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等方面有了较清晰的认识,明确职业目标的同时对理想职业所需的技能与发展的前景有所了解,并制定了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总的来说干预过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在...
【文章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职业规划的研究
1.2.2 关于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思路
2.3 主要概念
2.3.1 社会闲散青少年
2.3.2 职业规划
2.3.3 小组工作
2.4 理论依据
2.4.1 特质因素理论
2.4.2 职业发展理论
第3章 研究过程
3.1 问题和需求分析
3.2.1 自我认识不清晰
3.2.2 职业目标不明确
3.2.3 职业规划意识不足
3.2 小组目标
3.3 小组介入过程
3.3.1 小组内容
3.3.2 小组过程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提升组员自我认识
4.2 协助组员认识职业
4.3 提升组员职业规划意识
第5章 讨论与反思
5.1 实务经验与优势
5.1.1 小组活动的介入意义
5.1.2 需求评估的重要性
5.1.3 明确的小组主题
5.1.4 平等活跃的气氛
5.2 小组的不足与反思
5.2.1 对小组主题选择的反思
5.2.2 对工作人员技巧的反思
5.2.3 对活动设计与内容的反思
5.2.4 小组活动评估存在的不足
5.3 关于小组工作介入社会闲散青少年职业规划的建议
5.3.1 小组活动主题应明确具体
5.3.2 充分考虑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特点
5.3.3 设计小组活动时应认识自身的能力
5.3.4 实施小组时应遵循专业伦理
5.3.5 工作人员应及时调整自身的情绪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村改居”社区闲散青少年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J]. 谢夏莹.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05)
[2]基于职业性格特点开展大学生专业教育及职业指导的探索[J]. 李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24)
[3]农村闲散青少年生活现状的个案研究[J]. 王静. 中国青年研究. 2015(09)
[4]论闲散青少年的现状、成因及社会工作介入——以辽宁省鞍山市为例[J]. 杨晓菡. 法制与社会. 2015(04)
[5]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方案设计[J]. 孙巍巍,冯亚莉.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4(03)
[6]城中村闲散青少年社会管理创新问题探析[J]. 杨宪平,张慧.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4(05)
[7]社会工作理念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 刘相明,王心刚. 教育与职业. 2014(24)
[8]基于特质因素理论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J]. 童丽.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4(05)
[9]社区青少年概念的再定义[J]. 苗伟明.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3(05)
[10]“时间银行”模式应用于闲散青少年社会工作初探[J]. 程梦怡,蔡标兵. 法制与社会. 2013(06)
硕士论文
[1]新疆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 马俊丽.新疆大学 2017
[2]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务探索[D]. 尚艳.华中师范大学 2016
[3]社会工作介入中职生职业规划的行动研究[D]. 周欣.华中科技大学 2015
[4]社会工作介入中职生职业规划服务研究[D]. 刘婧.华中科技大学 2015
[5]未成年工职业生涯服务的小组工作探索[D]. 张闽湘.云南大学 2014
[6]流动青少年职业生涯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D]. 侯新月.云南大学 2013
[7]社会工作小组模式介入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应用研究[D]. 莫小枚.南京理工大学 2013
[8]企业社会工作对员工职业生涯服务的介入研究[D]. 朱慧.苏州大学 2013
[9]福州市XX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闲散青少年外展社会工作服务的经验研究[D]. 徐学峰.福建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49484
【文章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职业规划的研究
1.2.2 关于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思路
2.3 主要概念
2.3.1 社会闲散青少年
2.3.2 职业规划
2.3.3 小组工作
2.4 理论依据
2.4.1 特质因素理论
2.4.2 职业发展理论
第3章 研究过程
3.1 问题和需求分析
3.2.1 自我认识不清晰
3.2.2 职业目标不明确
3.2.3 职业规划意识不足
3.2 小组目标
3.3 小组介入过程
3.3.1 小组内容
3.3.2 小组过程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提升组员自我认识
4.2 协助组员认识职业
4.3 提升组员职业规划意识
第5章 讨论与反思
5.1 实务经验与优势
5.1.1 小组活动的介入意义
5.1.2 需求评估的重要性
5.1.3 明确的小组主题
5.1.4 平等活跃的气氛
5.2 小组的不足与反思
5.2.1 对小组主题选择的反思
5.2.2 对工作人员技巧的反思
5.2.3 对活动设计与内容的反思
5.2.4 小组活动评估存在的不足
5.3 关于小组工作介入社会闲散青少年职业规划的建议
5.3.1 小组活动主题应明确具体
5.3.2 充分考虑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特点
5.3.3 设计小组活动时应认识自身的能力
5.3.4 实施小组时应遵循专业伦理
5.3.5 工作人员应及时调整自身的情绪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村改居”社区闲散青少年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J]. 谢夏莹.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05)
[2]基于职业性格特点开展大学生专业教育及职业指导的探索[J]. 李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24)
[3]农村闲散青少年生活现状的个案研究[J]. 王静. 中国青年研究. 2015(09)
[4]论闲散青少年的现状、成因及社会工作介入——以辽宁省鞍山市为例[J]. 杨晓菡. 法制与社会. 2015(04)
[5]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方案设计[J]. 孙巍巍,冯亚莉.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4(03)
[6]城中村闲散青少年社会管理创新问题探析[J]. 杨宪平,张慧.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4(05)
[7]社会工作理念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 刘相明,王心刚. 教育与职业. 2014(24)
[8]基于特质因素理论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J]. 童丽.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4(05)
[9]社区青少年概念的再定义[J]. 苗伟明.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3(05)
[10]“时间银行”模式应用于闲散青少年社会工作初探[J]. 程梦怡,蔡标兵. 法制与社会. 2013(06)
硕士论文
[1]新疆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 马俊丽.新疆大学 2017
[2]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务探索[D]. 尚艳.华中师范大学 2016
[3]社会工作介入中职生职业规划的行动研究[D]. 周欣.华中科技大学 2015
[4]社会工作介入中职生职业规划服务研究[D]. 刘婧.华中科技大学 2015
[5]未成年工职业生涯服务的小组工作探索[D]. 张闽湘.云南大学 2014
[6]流动青少年职业生涯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D]. 侯新月.云南大学 2013
[7]社会工作小组模式介入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应用研究[D]. 莫小枚.南京理工大学 2013
[8]企业社会工作对员工职业生涯服务的介入研究[D]. 朱慧.苏州大学 2013
[9]福州市XX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闲散青少年外展社会工作服务的经验研究[D]. 徐学峰.福建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49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3249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