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体-行为-绩效”框架的城市社区治理路径研究——以上海市S公租房社区治理实践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28 08:58
相比由房屋产权衍生的社区利益关系所驱动的社区治理模式,在当前租售并举的住房模式下,如何有效调动无产权的租房群体参与到公租房等社区治理实践当中,既是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问题,又是亟待突破的社区治理理论困境。本文通过梳理上海市S公租房社区治理实践以及居住群体特征和诉求等内容的调查分析,借鉴产业组织理论SCP范式构建了"群体-行为-绩效"(GCP)分析框架,即以社区居住群体特征为基础,明确群体的行为诉求,以居民的居住满意度和社区服务满意度为治理绩效评价指标,进而重塑城市新型社区治理逻辑框架。研究表明,虽然S公租房初步确立了社区治理结构,但针对居民有意愿参与社区治理,比较看重基层组织、认可市场组织、认同自我管理,要求建立社区治理网络平台以及愿意接受社区守则等诉求,社区治理当中还应充分考虑居住群体的行为诉求,在租购并举的住房模式下实现城市新型社区的善治。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58(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2住户对社区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住房产权、公共服务与公众参与——基于制度化与非制度化视角的比较研究[J]. 孙三百. 经济研究. 2018(07)
[2]社区治理社会化:一个分析框架[J]. 陈伟东,许宝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3)
[3]公共租赁住房社区治理机制研究[J]. 邹劲松. 管理评论. 2017(03)
[4]欧美国家社区治理的结构、功能及合法性基础[J]. 吴素雄,吴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5]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政策的困境、原因与对策——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J]. 卢玮静,赵小平,张丛丛. 城市发展研究. 2016(08)
[6]城市社区治理:基本模式及其治理绩效——以四个商品房社区为例[J]. 陈鹏. 社会学研究. 2016(03)
[7]国内社区治理研究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SSCI论文(2005-2015)[J]. 赵岩,孙涛. 中国行政管理. 2016(05)
[8]社会工作参与公租房社区治理的行动领域、组织模式与路径选择[J]. 刘新庚,黎雨宸.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9]“社区复兴运动”以来国外社区治理研究的理论考察[J]. 吴晓林,郝丽娜. 政治学研究. 2015(01)
[10]中国城市基层地域的领域化与领域政治——基于东莞东泰社区的案例研究[J]. 刘云刚,叶清露. 地理学报. 2015(02)
本文编号:3307617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58(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2住户对社区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住房产权、公共服务与公众参与——基于制度化与非制度化视角的比较研究[J]. 孙三百. 经济研究. 2018(07)
[2]社区治理社会化:一个分析框架[J]. 陈伟东,许宝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3)
[3]公共租赁住房社区治理机制研究[J]. 邹劲松. 管理评论. 2017(03)
[4]欧美国家社区治理的结构、功能及合法性基础[J]. 吴素雄,吴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5]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政策的困境、原因与对策——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J]. 卢玮静,赵小平,张丛丛. 城市发展研究. 2016(08)
[6]城市社区治理:基本模式及其治理绩效——以四个商品房社区为例[J]. 陈鹏. 社会学研究. 2016(03)
[7]国内社区治理研究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SSCI论文(2005-2015)[J]. 赵岩,孙涛. 中国行政管理. 2016(05)
[8]社会工作参与公租房社区治理的行动领域、组织模式与路径选择[J]. 刘新庚,黎雨宸.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9]“社区复兴运动”以来国外社区治理研究的理论考察[J]. 吴晓林,郝丽娜. 政治学研究. 2015(01)
[10]中国城市基层地域的领域化与领域政治——基于东莞东泰社区的案例研究[J]. 刘云刚,叶清露. 地理学报. 2015(02)
本文编号:3307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3307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