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社区管理论文 >

地方性视角下台湾乡村社区营造空间实践与启示 ——以台中市中和社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10 11:05
  伴随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影响,西方乡村从生产主义向后生产主义转型,乡村呈现出不断分化与衰落的趋势。伴随乡村物质空间、社会关系、产业等方面的重构,衍生出乡村去社区化、文化流失、邻里疏离等一系列有关乡村生活与社会问题。社区自治是一种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带动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并恢复社区活力的运动。我国台湾在面临城市化与现代化对乡村的冲击下,通过推出社区营造政策培养乡村自治能力,其政策延续至今已经积累了丰富营造经验。鉴于两岸的深厚的历史渊源,台湾的社区营造对当下大陆通过乡村规划促进乡村社区自治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台湾乡村社区营造是通过培养社区共同体从而实现乡村自治能力,在城乡规划、地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背景有不同的解释。目前大陆城乡规划学者侧重对社区营造的理念、策略、参与组织等各个方面进行借鉴,然而就社区营造是通过什么样的规划策略与过程实现社区共同体,从而形成社区自下而上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却关注较少。地理学地方性理论有助于解释人如何与所在地域的建立紧密的联系。本文借用地理学的地方性相关理论作为探究社区营造的培养社区共同体内在机制理论方法。文章按照“背景研究——现象特征——机制分析——效应借...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地方性视角下台湾乡村社区营造空间实践与启示 ——以台中市中和社区为例


图1-?1案例所在台中市区位图(左)、案例周边区位图(右)??资料来源:根据台中城市计划图M、Google地图改绘??

框架图,地方性,来源,作者


内涵丨1???;??I.?_???????????—?j?-?—?—???????_?_?????_?-?????j??|?乡村地方性建构机制??i?^「|獅紐丨一;?第四章??;动循环?会i?咅晰机制??i个?持续?客j??:W?M地方性M?_?i??地方性营造效应????,?第五章?????*???*?!?第六章??影响效应?|?危机?|大陆实践思考?效应与启示探讨??总结与展望?第七章?????|???图1-2研宂框架??资料来源:作者自绘??5??

乡村,社会空间,社区,历程


造现象及其地方性特征??中和社区在维持原有日常生活的居住社区角色外,也承担了环境教育的基地功能。城市??近郊的普通乡村,在乡村风貌重塑的成效与优势的交通区位下,吸引了社区周边、台中市及??台湾其他市县的群体参访与学习。在提前的预约下,社区为参访群体导览社区环境,介绍社??区营造的历程与乡村在地的故事。总之经过社区营造,重塑的中和社区成为台中市城市近郊??乡村营造的成功案例之一。持续不断的社区营造,也在惯性地操作着社区的重塑,加持着社??区朝向永续的自主经营与持续不断的空间地方性增强(图3-1、表3-1)。??¥|乡村空间地方性??提案??办作??提案??营造介入??作??弱?丨提案??2〇13年?2〇14年?2015年社区营造历程??图3-1中和杜区营造的乡村社会空间演变进程??资料来源:作者自绘??表3-1中和社|><萤造历程???时间?事件?内容??"^013 ̄ ̄社造前的动员 ̄ ̄成立社区故事班,收集并保存社区历史资源??年?拊彳1'?店改造?成立剧场工作坊,以柑仔店故事为原型演出??下牛埔彩绘?将脏乱荒废的活动中心改造,呈现旧时“柑仔店”?口邻里交往的???生活情景???2014 ̄ ̄牛埔社区报?成立中和社区报刊工作坊,进行本地基础资源调杏以及社K营??年?米庙彩绘?造成果展示??庄头彩绘?延续了旧时乡里的故事回忆,在墙壁上3D再现旧时桩头的场贵???脏乩的水沟做成冇老人认养的开心农场,蔬菜用j'?给老人供餐??"^015 ̄ ̄牛埔仔纪录片纪录社区营造的阶段性纪录片,以社区“柑仔店”为起点,记录??年?拍摄?米店、药店、剃头店的故事??茶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性的迷失与重建[J]. 袁久红,吴耀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2]社区总体营造视野下乡村活力的维系与提升——基于新旧“莫干乡村改进实践”的案例比较[J]. 李敢.  城市规划. 2017(12)
[3]结构化理论在“地方”研究中的应用——以北京三里屯的演变为例[J]. 郎朗,林森.  地理研究. 2017(06)
[4]丽江古城慢活地方性的呈现与形成[J]. 白凯,胡宪洋,吕洋洋,杜涛.  地理学报. 2017(06)
[5]城乡迁移背景下“消极”地方感研究——以广州市棠下村为例[J]. 李如铁,朱竑,唐蕾.  人文地理. 2017(03)
[6]“慢城”理念引导下历史街区慢社区营造策略探析——以厦门集美学村为例[J]. 黎洋佟,唐璐.  中外建筑. 2017(06)
[7]民宿带动下的乡村社区营造探析——以南京市石山下村为例[J]. 林佳玲,尹燕,陈佳洁.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04)
[8]存量土地活化的机制与主体研究--基于台湾社区营造经验的延伸探讨[J]. 杨哲,初松峰.  国际城市规划. 2017(02)
[9]论乡村重构[J]. 龙花楼,屠爽爽.  地理学报. 2017(04)
[10]我国乡村社区营造的规划师等第三方主体的行为策略——以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陈庄为例[J]. 杨槿,陈雯.  现代城市研究. 2017(01)



本文编号:3333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3333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b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