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居民消费碳排放测算、预测及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9 03:2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因生活和消费对能源资源需求不断增加,由此产生的碳排放受到广泛关注。如何控制居民消费碳排放过快增长已成为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本文对广东省居民消费碳排放进行核算,分别从广东省居民消费直接和间接碳排放开展影响因素分解,制定广东省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为政府在居民消费碳排放领域制定更针对性的减碳措施提供依据。本文研究结论对有效控制居民消费碳排放的过快增长,实现全民节能减碳行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针对居民消费直接和间接碳排放分别建立核算模型,分别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和结构分解法开展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居民消费直接和间接碳排放均随年份推移呈增长趋势,具有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2015年广东省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总量为8761.4万tCO2e,居民人均消费直接碳排放为0.81 tCO2e。人均消费水平和人口规模对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增长有促进作用,而能源价格和能源碳排放因子则起抑制作用。2012年广东省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总量为21697万tCO2e,居民人均消费间接碳排放为2.05 tCO...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3 居民消费碳排放研究现状评述
1.3.1 国外居民消费碳排放研究现状
1.3.2 国内居民消费碳排放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1.4 研究主要概念定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路线
第二章 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测算及影响因素分解
2.1 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测算方法
2.1.1 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测算模型建立
2.1.2 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活动数据获取
2.1.3 居民消费直接能源碳排放因子
2.2 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测算结果与分析
2.2.1 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总体结果分析
2.2.2 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结构分析
2.2.3 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城乡比较分析
2.3 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2.3.1 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模型建立
2.3.2 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测算及影响因素分解
3.1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测算方法
3.1.1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测算模型建立
3.1.2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活动数据获取
3.1.3 居民消费间接能源碳排放因子
3.2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测算结果与分析
3.2.1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规模结果分析
3.2.2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结构结果分析
3.2.3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城乡结构结果分析
3.3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3.3.1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模型建立
3.3.2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结果分析
3.3.3 技术效应和消费模式比较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东省居民消费碳排放预测及分析
4.1 广东省居民消费碳排放模型构建
4.1.1 人口子系统
4.1.2 经济子系统
4.1.3 碳排放子系统
4.2 数据来源及参数设定
4.2.1 数据来源
4.2.2 系统参数设定
4.3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4.3.1 广东省人口仿真结果分析
4.3.2 广东省经济发展仿真结果分析
4.3.3 广东省居民碳排放仿真结果分析
4.4 参数调控分析
4.4.1 总和生育率调控分析
4.4.2 居民消费率调控分析
4.4.3 生活用能比重调控分析
4.4.4 能源消费总量调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东省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步骤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5.2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构建
5.2.1 目标层确定
5.2.2 准则层确定
5.2.3 指标层确定
5.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3.1 指标权重数学模型建立
5.3.2 指标权重计算方法确定
5.3.3 MC-AHP方法原理
5.3.4 MC-AHP排序结果计算
5.3.5 MC-AHP反向模拟权重计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东省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分析
6.1 评价指标体系基准值制定
6.1.1 定量指标量化解释
6.1.2 部分指标基准值来源解释
6.2 评价分值与评价等级设定
6.2.1 分值设定
6.2.2 指标评价处理
6.2.3 评价等级确定
6.3 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分析
6.3.1 城市既有社区应用分析
6.3.2 农村社区应用分析
6.4 评价应用敏感性分析
6.4.1 敏感性分析方法确定
6.4.2 典型城市既有社区敏感性分析结果
6.4.3 典型农村社区敏感性分析结果
6.5 本章小结
结论
研究结论
主要创新点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居民生活用能状况与趋势:30年微观调查数据分析[J]. 廖华,伍敬文,朱帮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6)
[2]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影响分析与动态模拟预测[J]. 刘云鹏,王泳璇,王帆,丁哲,赵文晋. 生态经济. 2017(06)
[3]中国居民生活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 刘莉娜,曲建升,黄雨生,王莉,曾静静,边悦. 自然资源学报. 2016(08)
[4]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万文玉,赵雪雁,王伟军. 环境科学学报. 2016(09)
[5]中国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基于LMDI方法[J]. 马晓微,叶奕,杜佳. 中国能源. 2015(06)
[6]基于指数分解的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J]. 汪臻,汝醒君. 生态经济. 2015(04)
[7]中国居民消费的间接用能碳排放测算及驱动因素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的面板数据分析[J]. 傅京燕,李存龙. 消费经济. 2015(02)
[8]我国居民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测算及分解分析[J]. 范玲,汪东. 生态经济. 2014(07)
[9]中国城市居民直接能耗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J]. 张艳,陈太政,秦耀辰.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10]西北地区居民生活碳排放结构及其影响因素[J]. 曲建升,张志强,曾静静,李燕,王勤花,邱巨龙,刘莉娜,董利苹,唐霞. 科学通报. 2013(03)
博士论文
[1]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 汪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
[2]城市化进程中居民消费碳排放估算方法及减排路径研究[D]. 汪东.南开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25541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3 居民消费碳排放研究现状评述
1.3.1 国外居民消费碳排放研究现状
1.3.2 国内居民消费碳排放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1.4 研究主要概念定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路线
第二章 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测算及影响因素分解
2.1 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测算方法
2.1.1 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测算模型建立
2.1.2 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活动数据获取
2.1.3 居民消费直接能源碳排放因子
2.2 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测算结果与分析
2.2.1 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总体结果分析
2.2.2 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结构分析
2.2.3 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城乡比较分析
2.3 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2.3.1 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模型建立
2.3.2 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测算及影响因素分解
3.1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测算方法
3.1.1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测算模型建立
3.1.2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活动数据获取
3.1.3 居民消费间接能源碳排放因子
3.2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测算结果与分析
3.2.1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规模结果分析
3.2.2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结构结果分析
3.2.3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城乡结构结果分析
3.3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3.3.1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模型建立
3.3.2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结果分析
3.3.3 技术效应和消费模式比较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东省居民消费碳排放预测及分析
4.1 广东省居民消费碳排放模型构建
4.1.1 人口子系统
4.1.2 经济子系统
4.1.3 碳排放子系统
4.2 数据来源及参数设定
4.2.1 数据来源
4.2.2 系统参数设定
4.3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4.3.1 广东省人口仿真结果分析
4.3.2 广东省经济发展仿真结果分析
4.3.3 广东省居民碳排放仿真结果分析
4.4 参数调控分析
4.4.1 总和生育率调控分析
4.4.2 居民消费率调控分析
4.4.3 生活用能比重调控分析
4.4.4 能源消费总量调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东省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步骤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5.2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构建
5.2.1 目标层确定
5.2.2 准则层确定
5.2.3 指标层确定
5.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3.1 指标权重数学模型建立
5.3.2 指标权重计算方法确定
5.3.3 MC-AHP方法原理
5.3.4 MC-AHP排序结果计算
5.3.5 MC-AHP反向模拟权重计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东省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分析
6.1 评价指标体系基准值制定
6.1.1 定量指标量化解释
6.1.2 部分指标基准值来源解释
6.2 评价分值与评价等级设定
6.2.1 分值设定
6.2.2 指标评价处理
6.2.3 评价等级确定
6.3 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分析
6.3.1 城市既有社区应用分析
6.3.2 农村社区应用分析
6.4 评价应用敏感性分析
6.4.1 敏感性分析方法确定
6.4.2 典型城市既有社区敏感性分析结果
6.4.3 典型农村社区敏感性分析结果
6.5 本章小结
结论
研究结论
主要创新点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居民生活用能状况与趋势:30年微观调查数据分析[J]. 廖华,伍敬文,朱帮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6)
[2]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影响分析与动态模拟预测[J]. 刘云鹏,王泳璇,王帆,丁哲,赵文晋. 生态经济. 2017(06)
[3]中国居民生活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 刘莉娜,曲建升,黄雨生,王莉,曾静静,边悦. 自然资源学报. 2016(08)
[4]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万文玉,赵雪雁,王伟军. 环境科学学报. 2016(09)
[5]中国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基于LMDI方法[J]. 马晓微,叶奕,杜佳. 中国能源. 2015(06)
[6]基于指数分解的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J]. 汪臻,汝醒君. 生态经济. 2015(04)
[7]中国居民消费的间接用能碳排放测算及驱动因素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的面板数据分析[J]. 傅京燕,李存龙. 消费经济. 2015(02)
[8]我国居民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测算及分解分析[J]. 范玲,汪东. 生态经济. 2014(07)
[9]中国城市居民直接能耗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J]. 张艳,陈太政,秦耀辰.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10]西北地区居民生活碳排放结构及其影响因素[J]. 曲建升,张志强,曾静静,李燕,王勤花,邱巨龙,刘莉娜,董利苹,唐霞. 科学通报. 2013(03)
博士论文
[1]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 汪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
[2]城市化进程中居民消费碳排放估算方法及减排路径研究[D]. 汪东.南开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25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3425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