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校园人工水系水量水质变化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7 13:49
城市快速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的老化引发一系列城市问题,其中,城市水问题尤为突出,我国在积极应对和改善城市水问题上,相继开展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综合管廊建设等举措。海绵城市在城市雨洪管理中具有很好的功效。我国海绵城市已进行试点建设工作,但就其建设后对水量水质的效果还没有进行监测,因此,针对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的研究,对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海绵校园为例,进行水量监测和水质监测实验,探究降雨前后的水量平衡、降雨前后水质变化以及海绵城市背景下人工水系水环境的年内变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为:(1)通过水量监测得到雨水径流控制率和地表径流系数。该场次降雨控制率为43.73%,实际控制雨量12.957mm,并未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天津地区对应的控制降雨量18.75mm,原因是只考虑汇水面上的降雨径流,并未考虑内环湖的蓄水功能,内环湖在2015-2017年期间只有在2016-07-20(降雨量186.2mm)时向外排涝。规划地表综合径流系数0.54,实测的径流系数0.563,相差4.1%(<10%),施工建设后地表综合径流系...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海绵城市理念示意图(来源:百度百科)
图 1-2 全球城市水系水量水质调控术语分布(来源:自绘)(1) 低影响开发(LID),美国低影响开发(LID)首次提出是在 1977 年美国土地利用规划报告中提出[21],LID 原意是通过使用现场布置和综合控制措施实现“自然”水文。自然水文指的是通过“功能相当的水文景观”实现的开发前径流、渗滤和蒸发量之间的平衡[22]。由于 LID 无法满足流域范围的水文恢复,LID 不鼓励大型流域使用本方案。该术语最早用于乔治王县,用于区分流域范围方法和常用雨水管理办法,相比之下,LID是处理较小雨水径流下的源头水处理装置,例如生物滞留系统、绿色屋顶和洼地。该方法也适用在新西兰,并由奥克兰地区委员会出版《低影响设计手册》[23]。20世纪 90 年代中期,LID 在 1998 年开始普遍使用[23][24],20 世纪 90 年代末,由于设计界的影响,LID 的解释已经偏离原来的意义,包括任何一套处理雨水的做法(通常在 1 公顷或更少集水区)。2005 年至 2010 年间,美国研究人员再次试图将 LID 推回原来意图[25-28],颁布最新的《低影响设计手册》城市发展水文目标,并提供设计选项来满足和维持这些目标。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出很多工程经验和技术。在海绵城市雨水管理技术、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雨径流模型方面和海绵城市建设的维护等取得很大的进步,这有助于后期第海绵城市建设的开展。总体来看,我国虽然取得如此大的进步,但仍缺乏系研究,在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阶段没有归纳总结适合我国国情的技系。特别是针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截污效果不达标,雨水设施破重,如渗透路面堵塞、绿色屋顶运行管理成本高、路边下渗池高于道路等一问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绵城市建设全生命周期效果模拟模型研究进展[J]. 康宏志,郭祺忠,练继建,陈亮. 水力发电学报. 2017(11)
[2]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研究[J]. 吴丹洁,詹圣泽,李友华,涂满章,郑建阳,郭英远,彭海阳. 中国软科学. 2016(01)
[3]海绵城市建设主要目标的验收考核办法探讨[J]. 宫永伟,刘超,李俊奇,柴宏祥,任心欣,车伍,陈世杰,王琦. 中国给水排水. 2015(21)
[4]城市人工湖的生态治理[J]. 徐后涛,赵风斌,张玮,王丽卿,郑小燕. 环境工程学报. 2015(09)
[5]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 仇保兴. 给水排水. 2015(03)
[6]合肥市不同下垫面降雨径流水质特征分析[J]. 谢继锋,胡志新,徐挺,韩红艳,尹大强. 中国环境科学. 2012(06)
[7]浅析氨氮、总氮、三氮转化及氨氮在水污染评价及控制中的作用[J]. 谢建华,刘海静,王爱武. 内蒙古水利. 2011(05)
[8]基于低影响开发(LID)的可持续城市雨水系统[J]. 邢薇,赵冬泉,陈吉宁,王浩正. 中国给水排水. 2011(20)
[9]植草沟技术在面源污染控制中的研究进展[J]. 王健,尹炜,叶闽,雷阿林,李思敏.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05)
[10]降雨对沣河水质和污染特征的影响[J]. 杨凯,袁林江,赵丙良.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02)
硕士论文
[1]基于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的高密度城区下凹式绿地量化研究[D]. 罗碧虹.湖南大学 2015
[2]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研究[D]. 沈悦.天津大学 2014
[3]杭州市金沙湖水质预测与控制技术研究[D]. 应松枝.浙江大学 2013
[4]校园雨水径流控制研究[D]. 田宇.天津大学 2012
[5]城市区域内雨水水质评价及其利用研究[D]. 胡坤.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6]新建人工湖水质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 曾峥.重庆大学 2007
[7]北方城市道路雨水资源化利用及其效益分析研究[D]. 顾正斌.河北工程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40253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海绵城市理念示意图(来源:百度百科)
图 1-2 全球城市水系水量水质调控术语分布(来源:自绘)(1) 低影响开发(LID),美国低影响开发(LID)首次提出是在 1977 年美国土地利用规划报告中提出[21],LID 原意是通过使用现场布置和综合控制措施实现“自然”水文。自然水文指的是通过“功能相当的水文景观”实现的开发前径流、渗滤和蒸发量之间的平衡[22]。由于 LID 无法满足流域范围的水文恢复,LID 不鼓励大型流域使用本方案。该术语最早用于乔治王县,用于区分流域范围方法和常用雨水管理办法,相比之下,LID是处理较小雨水径流下的源头水处理装置,例如生物滞留系统、绿色屋顶和洼地。该方法也适用在新西兰,并由奥克兰地区委员会出版《低影响设计手册》[23]。20世纪 90 年代中期,LID 在 1998 年开始普遍使用[23][24],20 世纪 90 年代末,由于设计界的影响,LID 的解释已经偏离原来的意义,包括任何一套处理雨水的做法(通常在 1 公顷或更少集水区)。2005 年至 2010 年间,美国研究人员再次试图将 LID 推回原来意图[25-28],颁布最新的《低影响设计手册》城市发展水文目标,并提供设计选项来满足和维持这些目标。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出很多工程经验和技术。在海绵城市雨水管理技术、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雨径流模型方面和海绵城市建设的维护等取得很大的进步,这有助于后期第海绵城市建设的开展。总体来看,我国虽然取得如此大的进步,但仍缺乏系研究,在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阶段没有归纳总结适合我国国情的技系。特别是针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截污效果不达标,雨水设施破重,如渗透路面堵塞、绿色屋顶运行管理成本高、路边下渗池高于道路等一问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绵城市建设全生命周期效果模拟模型研究进展[J]. 康宏志,郭祺忠,练继建,陈亮. 水力发电学报. 2017(11)
[2]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研究[J]. 吴丹洁,詹圣泽,李友华,涂满章,郑建阳,郭英远,彭海阳. 中国软科学. 2016(01)
[3]海绵城市建设主要目标的验收考核办法探讨[J]. 宫永伟,刘超,李俊奇,柴宏祥,任心欣,车伍,陈世杰,王琦. 中国给水排水. 2015(21)
[4]城市人工湖的生态治理[J]. 徐后涛,赵风斌,张玮,王丽卿,郑小燕. 环境工程学报. 2015(09)
[5]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 仇保兴. 给水排水. 2015(03)
[6]合肥市不同下垫面降雨径流水质特征分析[J]. 谢继锋,胡志新,徐挺,韩红艳,尹大强. 中国环境科学. 2012(06)
[7]浅析氨氮、总氮、三氮转化及氨氮在水污染评价及控制中的作用[J]. 谢建华,刘海静,王爱武. 内蒙古水利. 2011(05)
[8]基于低影响开发(LID)的可持续城市雨水系统[J]. 邢薇,赵冬泉,陈吉宁,王浩正. 中国给水排水. 2011(20)
[9]植草沟技术在面源污染控制中的研究进展[J]. 王健,尹炜,叶闽,雷阿林,李思敏.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05)
[10]降雨对沣河水质和污染特征的影响[J]. 杨凯,袁林江,赵丙良.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02)
硕士论文
[1]基于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的高密度城区下凹式绿地量化研究[D]. 罗碧虹.湖南大学 2015
[2]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研究[D]. 沈悦.天津大学 2014
[3]杭州市金沙湖水质预测与控制技术研究[D]. 应松枝.浙江大学 2013
[4]校园雨水径流控制研究[D]. 田宇.天津大学 2012
[5]城市区域内雨水水质评价及其利用研究[D]. 胡坤.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6]新建人工湖水质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 曾峥.重庆大学 2007
[7]北方城市道路雨水资源化利用及其效益分析研究[D]. 顾正斌.河北工程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40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3540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