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主义下的社区更新设计研究 ——以厦大西村设计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23 04:53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显著,其速度、数量获得了全世界的瞩目与赞赏。但是随着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品质的高,一味地追求城市化快、多已不再满足需要。如何在新建和已建区域进行“质”的高,成为了当今城市设计重要课题。本文立足于新城市主义,这一在西方社会十分热门且受到重用的城市规划指导思想,结合国内外诸多案例,希望能够寻找一种适合我国当今城市化阶段,旨在优化社区环境品质、高居民生活质量,为老人与孩童、常住居民与外来租客等不同群体所能接受喜爱的老旧社区改造方向。文章通过资料研究与方案设计,可分为如下部分:1.调查分析表明,以厦大西村为典型代表的我国老旧社区普遍存在环境恶劣、交通闭塞、疏于管理等问题,导致社区内的卫生条件、基础设施、绿化景观、街道规划并不理想,且其空间形式以物理性封闭为主,功能性非常单一,严重影响了社区内居民与外界交流,造成了出行不便利、生活乏味、邻里关系冷漠等一系列问题。2.在理论层面上,本文对厦大西村目前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逐条分析,并结合新城市主义理念倡的设计原则,进行了再设计、规划。如,针对厦大西村社区内的街道规划不合理、封闭式社区模式带来的居民生活不便、整个...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单位大院与普通小区的平面图
第二章 现代城市规划理念道的主要靠量标准。这种“车本位”设计思路,直接导致了我国城市内街道空间的种不合理现象:各种非人性化的街道尺寸充斥着街头小巷、为了防止横穿马路而设的路障、狭窄的人行道被各种人为地侵占空间。这些现象严重破坏了居民们的活动间,降低了人们进行自发性活动的情绪,对丰富多彩的城市活动而言无意识最大的槛。
街道中闲逛或是徘徊,发生公共生活和经济行为。区别于以专用于交通运输的市政路,街道及周边建筑度服务对象为“人”,而非车辆。(一)社区慢行系统——交通稳静化措施社区机动车的通达性对于老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但追求可达性并不是意味 倡速达交通。并非老城所有的街道都有承担交通顺畅的责任,而是应当在保证 街连通功能的同时,减少机动车对生活街道的负面影响。起源于荷兰的“交通稳 静”正是在社区性小街巷中通过给机动车“设障”,以达到降低车速的效果。交通 稳化保证了街道上行人的优先权,通过精细化的路缘管理、改变路面材料、收窄 道、增设路拱等,甚至有时是利用行人和骑行者本身,来达到使机动车低速通行的效。当然只有在完全低速的交通环境中,行人与机动车共享街道这一设想才能实现。它不仅通过设置树池座椅和路边停车位来设计车道窄点,而且还采用减速曲线,车辆必须经过多次小心转弯才能安全行驶,从而达到降低车速和保证行人安全的目。路面材料和颜色的变化更多的是 醒司机“入侵者”的身份。此外,拱与路面之采用相同的标高和铺面材料,使机动车有必要让路给行人连续的步行体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TOD模式的厦门城市空间与轨道交通系统整合发展研究[J]. 卫丹阳. 绿色科技. 2018(16)
[2]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案例策略研究[J]. 孙立,贾灵光. 建筑与文化. 2018(05)
[3]高层高密度下的新城市主义居住模式分析[J]. 杨海. 建筑技术开发. 2018(06)
[4]新城市主义思想下苏州古城更新改造研究——以苏州古城15号街坊为例[J]. 徐可也. 建材与装饰. 2018(01)
[5]“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实现“小街区,密路网”城市空间模式的启示[J]. 义拉贵.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7(22)
[6]基于新城市主义的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以济南新东站片区为例[J]. 曲玉萍,刘金朋,张晓哲,赵桂贞. 科技经济导刊. 2017(28)
[7]美国新城市主义住区与中国居住区的对比研究[J]. 张威. 建材与装饰. 2017(35)
[8]宜居城市与宜居街道:艾伦·B·雅各布斯的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J]. 蒋敏,卢峰. 建筑师. 2017(04)
[9]新城市主义的语境:批判与转译[J]. 谭峥. 新建筑. 2017(04)
[10]“邻里单位”概念的演化与新城市主义[J]. 江嘉玮. 新建筑. 2017(04)
博士论文
[1]新城市主义与宜居性住区研究[D]. 滕夙宏.天津大学 2012
[2]论上海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调谐机制[D]. 万勇.同济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新城市主义理论借鉴与应用[D]. 菅柠柠.青岛理工大学 2018
[2]城市社区步行指数及其与社区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D]. 刘心宇.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7
[3]成都市老城旧住区自组织更新研究[D]. 游浦.西南交通大学 2016
[4]中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演进及比较研究[D]. 黎丽.重庆大学 2013
[5]新城市主义理论与社区环境规划设计研究[D]. 吴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03639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单位大院与普通小区的平面图
第二章 现代城市规划理念道的主要靠量标准。这种“车本位”设计思路,直接导致了我国城市内街道空间的种不合理现象:各种非人性化的街道尺寸充斥着街头小巷、为了防止横穿马路而设的路障、狭窄的人行道被各种人为地侵占空间。这些现象严重破坏了居民们的活动间,降低了人们进行自发性活动的情绪,对丰富多彩的城市活动而言无意识最大的槛。
街道中闲逛或是徘徊,发生公共生活和经济行为。区别于以专用于交通运输的市政路,街道及周边建筑度服务对象为“人”,而非车辆。(一)社区慢行系统——交通稳静化措施社区机动车的通达性对于老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但追求可达性并不是意味 倡速达交通。并非老城所有的街道都有承担交通顺畅的责任,而是应当在保证 街连通功能的同时,减少机动车对生活街道的负面影响。起源于荷兰的“交通稳 静”正是在社区性小街巷中通过给机动车“设障”,以达到降低车速的效果。交通 稳化保证了街道上行人的优先权,通过精细化的路缘管理、改变路面材料、收窄 道、增设路拱等,甚至有时是利用行人和骑行者本身,来达到使机动车低速通行的效。当然只有在完全低速的交通环境中,行人与机动车共享街道这一设想才能实现。它不仅通过设置树池座椅和路边停车位来设计车道窄点,而且还采用减速曲线,车辆必须经过多次小心转弯才能安全行驶,从而达到降低车速和保证行人安全的目。路面材料和颜色的变化更多的是 醒司机“入侵者”的身份。此外,拱与路面之采用相同的标高和铺面材料,使机动车有必要让路给行人连续的步行体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TOD模式的厦门城市空间与轨道交通系统整合发展研究[J]. 卫丹阳. 绿色科技. 2018(16)
[2]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案例策略研究[J]. 孙立,贾灵光. 建筑与文化. 2018(05)
[3]高层高密度下的新城市主义居住模式分析[J]. 杨海. 建筑技术开发. 2018(06)
[4]新城市主义思想下苏州古城更新改造研究——以苏州古城15号街坊为例[J]. 徐可也. 建材与装饰. 2018(01)
[5]“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实现“小街区,密路网”城市空间模式的启示[J]. 义拉贵.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7(22)
[6]基于新城市主义的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以济南新东站片区为例[J]. 曲玉萍,刘金朋,张晓哲,赵桂贞. 科技经济导刊. 2017(28)
[7]美国新城市主义住区与中国居住区的对比研究[J]. 张威. 建材与装饰. 2017(35)
[8]宜居城市与宜居街道:艾伦·B·雅各布斯的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J]. 蒋敏,卢峰. 建筑师. 2017(04)
[9]新城市主义的语境:批判与转译[J]. 谭峥. 新建筑. 2017(04)
[10]“邻里单位”概念的演化与新城市主义[J]. 江嘉玮. 新建筑. 2017(04)
博士论文
[1]新城市主义与宜居性住区研究[D]. 滕夙宏.天津大学 2012
[2]论上海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调谐机制[D]. 万勇.同济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新城市主义理论借鉴与应用[D]. 菅柠柠.青岛理工大学 2018
[2]城市社区步行指数及其与社区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D]. 刘心宇.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7
[3]成都市老城旧住区自组织更新研究[D]. 游浦.西南交通大学 2016
[4]中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演进及比较研究[D]. 黎丽.重庆大学 2013
[5]新城市主义理论与社区环境规划设计研究[D]. 吴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036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3603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