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公司综合移动支付产品的市场推广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X公司综合移动支付产品的市场推广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综合支付 U付 U信 U慧
【摘要】: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电商行业的迅速崛起,这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支付,作为现代电子商务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凭借巨大的资源优势和低成本优势,其商业应用价值与日俱增。企业的竞争优势正在因为信息与传统行业的合并而得到提高,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第三方支付行业因其能够弥补金融行业的不足且具有灵活、创新等特点,在中国乃至世界得以蓬勃发展,随着国家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升级及智能终端的演进,支付行业迎来了大发展。 X公司是由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合资组建,也是被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指定的唯一的通信账户支付业务运营商,公司借助股东资源开展支付业务具有先天优势,经过9年的发展,公司移动支付业务从最初的移动支付、在线支付等形式逐渐发展至一定规模,更在2011年8月拿到中国人民银行发放的支付牌照,从此业务发展空间更加巨大,逐渐在第三方支付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然而,支付服务尽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过于依赖于股东资源使该X公司X面临如何可持续发展的风险。如何以建立和完善在线模式服务,如何独立开创支撑型业务,如何为公司改变业务策略以及如何将产品推向市场的成为下一个主要的研究目标。 本人以X公司业务为背景,对X公司所在行业的宏观环境、产业链等进行探讨,并对X公司面临的机会和挑战进行分析,研究公司在支付业务中的发展,介绍新产品以及市场推广的方式方法,总结出X公司研发的创新综合支付产品发展的可行性。该选题目的通过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研究,对比分析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现状,研究X公司创新综合支付产品的必要性和方向,结合对X公司开展移动支付业务分析,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X公司创新的综合支付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分析“U付、U信、U慧”发展计划的可行性,总结出来可行的方法和手段推广新产品。 第一、从整体上概述X公司所在的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形式与市场现状。分析第三方支付行业中各项产品应用的特性,对业务产业链进行分析。再对比国外的情况,整体进行概述。 其次,分析X公司的战略目标、现有产品、商业模式、发展的瓶颈、竞争对手及第三方支付现状。根据市场的第三方支付行业现状,探讨如何从事综合支付业务。 最后,通过运用SWOT分析等方法分析新产品特点,总结出新产品市场推广的方式方法,对新的商业模式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综合支付 U付 U信 U慧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74;F62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序言10-13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与方法11-13
- 第二章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情况13-20
- 2.1 第三方支付定义13-14
- 2.2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趋势14-15
- 2.3 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的规模15-17
- 2.4 目前规模较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现状17-20
- 第三章 第三方支付业务市场发展策略分析20-31
- 3.1 市场概况20-24
- 3.1.1 国外市场规模21-22
- 3.1.2 国内市场规模22-24
- 3.2 主要业务类型24-25
- 3.3 目前第三方网上支付的运营模式25-27
- 3.4 目前第三方网上支付的盈利模式27-28
- 3.4.1 第三方网上支付的盈利现状27-28
- 3.4.2 第三方支付平台需要创新的盈利模式28
- 3.5 第三方支付用户行为分析28-29
- 3.6 第三方支付平台现阶段市场发展策略29-31
- 第四章 公司发展现状及综合支付产品发展环境分析31-39
- 4.1 公司发展现状与开展新产品原因31-36
- 4.1.1 公司资源31
- 4.1.2 业务发展现状31-33
- 4.1.3 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33-36
- 4.2 X公司企业目标与业务模式战略分析36-37
- 4.2.1 业务模式战略36-37
- 4.2.2 市场发展战略37
- 4.3 公司新战略目标整合移动支付产品的SWOT分析37-39
- 第五章 综合支付产品市场推广策略39-53
- 5.1 综合支付产品概念39
- 5.1.1 产品概念39
- 5.1.2 产品创新意义39
- 5.2 U付平台介绍与市场推广策略39-43
- 5.2.1 U付平台介绍39-40
- 5.2.2 U付产品介绍40-42
- 5.2.3 市场推广策略42-43
- 5.3 U信平台介绍与市场推广策略43-45
- 5.3.1 U信平台介绍43-44
- 5.3.2 U信产品介绍44-45
- 5.3.3 市场推广策略45
- 5.4 U慧平台介绍与市场推广策略45-46
- 5.4.1 U慧平台介绍45
- 5.4.2 U慧产品介绍45-46
- 5.4.3 市场推广方案46
- 5.5 公司整体市场推广方案46-48
- 5.5.1 广告宣传手段46-47
- 5.5.2 二维码手段宣传47
- 5.5.3 品牌营销47-48
- 5.6 加强公司内部管理,提升领导力48-51
- 5.6.1 公司管理模式48-49
- 5.6.2 公司人力资源配置49
- 5.6.3 领导力提升49-51
- 5.7 框架性解决方案51-53
- 总结53-54
- 参考文献54-55
- 致谢5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涛;沈淑梅;胡元庆;罗厚云;;浅析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理念的建构与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2期
2 王晓君;胡景娣;;成人高等教育品牌管理探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杨智;;浅谈企业成本领先战略[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杨松耀;赵稳勇;;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基点[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杨阳;;浅谈企业文化的作用及建设[J];华章;2011年11期
6 高志英;;背景音乐在医院应用的必要性[J];护理管理杂志;2006年01期
7 杜春颖;李玉明;;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企业文化测量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8 李道苏;河南纺织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9 粟熙;;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文化构建[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唐淑香,龙佳解;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困境及其对策[J];湖湘论坛;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余玲艳;张德;;企业能为绿色GDP做什么:中国企业伦理视角[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马超;张雪梅;;构筑企业六西格玛革新文化[A];使命与责任—以质量方法促转型升级——第五届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论文集(下)[C];2012年
3 金卓;;东三省中小型企业品牌形象设计创新研究[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4 金卓;孙细明;;东三省中小型企业品牌形象设计创新研究[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5 王宝森;;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仁江;企业文化、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消寒;企业文化、企业创新动力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毕思勇;生态文明背景下的企业绿色营销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王明荣;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激励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温馨;基于序参量原理的组织战略变革过程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6 范宪;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球论模型的新诠释[D];复旦大学;2004年
7 叶仁荪;国有企业员工离职动因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8 张旭;企业文化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何频;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生产力[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张淑敏;组织内人工设计的激励契约不完备性探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颖;CL公司营销业务流程再造的案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菁;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建设[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孙淑凤;J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现状与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永华;核心竞争力导向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齐赛英;我国“两型企业”建设的策略选择[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娅;湖南省地质测绘院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郭矫;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非物质激励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钟健;基于基因视角的中小企业成长动力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卢国强;DX移动通信公司精确化营销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李晓乐;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中的企业文化变革[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35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1135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