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质模型的德阳移动全业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素质模型的德阳移动全业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中国通信行业已经进入竞争非常激烈的阶段。中国移动作为三家运营商的领头羊,要保持稳定的增长,就必须不断培养全业务人才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本文以“DY移动基于素质模型的全业务人才培养”为题,通过对全业务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为DY移动全业务运营的人力资源培养体系打下基础,使其适应未来通信行业的发展要求。本文将能力素质模型作为全业务人才培养的依据,并以此作为提高培养效果的检验标准。同时,通过提出多种人才培养的方式对策,根据素质模型内容选择最为有效的推动方式。本文首先介绍了全业务运营及能力素质模型的相关理论,其次对DY移动培训管理体系的概况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全业务人才开发战略出现的问题,然后对DY移动全业务人才进行分类,并对各类人才进行了能力素质模型的设计,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本文以素质模型理论为基础进行全业务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将为其他兄弟公司全业务人才培养提供指导作用,并为公司其他岗位的培养工作开展起到借鉴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72.92;F62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庆桦;杨超;;选聘员工的素质模型——专访北京工发咨询公司总经理辛浩力[J];中外管理;2004年10期
2 陈永东;;破解胜任素质模型应用难题[J];中外管理;2005年10期
3 张颖殊;;建立和应用胜任素质模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6年06期
4 农艳;彭长桂;马斐葭;张伟俊;张廷文;;为素质模型正本清源——从联合利华谈起[J];人力资源;2006年08期
5 陈兴华;胡洪飞;姜英会;;素质模型为何水土不服[J];企业管理;2006年06期
6 孙芬;沈进;;基于中国企业的胜任素质模型研究[J];企业活力;2006年06期
7 陈兴华;姜英会;;根治素质模型的“水土不服”[J];人力资源;2006年12期
8 刘喜萍;王希俊;刘兆红;;企业人才素质模型构建的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6年06期
9 周琛;崔婷婷;;胜任素质模型离我国企业有多远[J];当代经理人;2006年15期
10 张桂平;;素质模型在企业运用中的误区及对策[J];湖南农机;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娄玮瑜;钟建安;周娜;;基于职业发展的大学生核心素质模型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怀明;王君南;;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 刘杰;近半员工对“人力素质模型”陌生[N];组织人事报;2010年
2 一院211厂党委;典型员工素质模型的研究与构建[N];中国航天报;2014年
3 农行党校2007年春季领导干部进修班第五课题组;胜任素质模型及其在农行应用的设想[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4 刘建萍 苏伟;陕飞集团完成素质模型基础建构[N];中国航空报;2008年
5 特约记者 刘逢安 特约通讯员 李晓峰;军人心理素质模型通过鉴定[N];解放军报;2010年
6 詹伟峰;建立素质模型 打造优秀管理团队[N];中国矿业报;2007年
7 杰伊;领导力素质:让企业变得更卓越[N];经理日报;2007年
8 陕西省教育厅、西安科技大学 郭强邋王雪莉;大学生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N];光明日报;2007年
9 臧志彭 复旦大学公共绩效与信息化研究中心博士;高素质执政队伍建设的有效抓手[N];组织人事报;2013年
10 特约通讯员 张伟;南昌陆军学院建立指挥员素质标准“模板”[N];解放军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金健;先进制造业一线员工素质提升体系构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丽娜;DG公司研发设计人员胜任素质模型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章宏娟;基于素质模型的宁波供电公司内训师队伍建设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杨龙兴;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赛龙科技集团中层管理人员招聘体系优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付强;基于素质模型的德阳移动全业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杨晓莹;基于素质模型的企业员工培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刘杰;基于素质模型的员工行为导向性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7 马珊珊;信息技术人员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及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8 钟华;中国石油高级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9 杨s,
本文编号:1193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1193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