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视角下的政务公开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4 01:10
本文关键词:网络舆情视角下的政务公开研究
【摘要】:当代政治权力、政治过程、政治制度、政府管理等在网络的影响下都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在众多影响中网络对政务公开的影响最为直接、明显。本文选取当今备受关注的网络舆情,作为研究政务公开的视角,希望能为政府信息化进程提供理论补充。 基于此,本文界定了网络舆情与政务公开的内涵,网络舆情的表现形式及特点,政务公开的范畴及政务公开的意义。并从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网络舆情与政务公开的关系,包括网络舆情视角下政务公开透明度的变化、政务公开对网络舆情的语境要求以及网络舆情与政务公开相互作用的正负效应。 在透彻分析了网络舆情与政务公开二者的关系后,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笔者对我国政务公开的现状及网络舆情视角下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主要从思想意识方面、制度建设方面及电子政务迅速发展方面描述了当前我国政务公开的发展现状,进而指出了网络舆情视角下我国政务公开存在的五点问题,即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性质认识不足,无法与网络舆情的精神接轨;政务公开的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不能适应网络舆情时代的新情况;政务公开的内容比较狭窄、公开的方式缺乏科学的规定,不符合网络舆情的特征;政务公开质量低,不利于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控制;政务公开的程序不规范,无法反映网络舆情中的公众意志。 针对我国政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网络舆情的视角提出了规范政务公开的六点对策:一是转变政务公开的理念,二是完善政务公开的法律法规,三是重视电子政务的建设,四是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五是调动社会的监督力量,六是合理调控政治参与。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49;D63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晓莉;政务公开法治化的基本问题[J];法学;2004年06期
2 邓新民;网络舆论与网络舆论的引导[J];探索;2003年05期
3 郭乐天;互联网虚假信息的控制与网络舆情的引导[J];新闻记者;2005年02期
4 刘毅;;内容分析法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中的应用[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王涛,黄万华;关于我国政务公开的制度借鉴与设计[J];行政论坛;2003年02期
6 韦吉锋;信息网络技术的影响探微[J];阴山学刊;2001年01期
7 黄文玲,李锐锋;BBS传播的舆论引导[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刘焕成;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4年02期
9 谢尚果;论行政执法公示制的完善[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杨荣;网络伦理问题之我见[J];甘肃理论学刊;200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娟;论网络论坛中的舆论形成与舆论引导[D];武汉大学;2005年
2 左玮娜;网络谣言传播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3 叶荣;地方治理视角下的政务公开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4 邓全福;论我国政府信息的公开范围[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220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1220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