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南京廖华

发布时间:2016-10-27 07:48

  本文关键词:高管集权、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高管集权、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

○?刘启亮?罗?乐?张雅曼?陈汉文

摘要 公司内部治理的核心之一是选择一个恰当的权力配置结构,以有利于增进公司各种制度和政策的执行效率。本文研究公司高管的权力配置结构对公司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关系的影响。采用盈余管理和财务重述衡量会计信息质量,本研究发现:(1)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信息质量正相关;(2)公司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作用受制于公司内部高管的权力配置结构。在高管权力集中的情况下,,内部控制的改善对会计信息质量并没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本研究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后续建设和实施乃至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均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公司集权;内部控制;盈余管理;财务重述;会计信息质量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2206、71102168)资助

会受到公司内部权力结构的影响。根据“高层梯队理论”,

[5,6]

组织在很大程度上是高层管理者个人特征的反映,公

司高管的权力配置结构①会影响公司各种政策和制度的执

[7]行效率。作为崇尚权力的、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由

于资本市场执法效率和监管水平低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原因,公司内部的权力配置结构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公司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一方面,内部控制是由公司全员参与的、公司高层推动建立的一套控制体系和制度。高管集权的公司由于高管在公司“独揽大权”(比如,很多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同时兼任公司的CEO),可以更有效地调配公司的各种资源,及时、快捷地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使内部控制在实践中得到较好地执行(文中称之为“权力保障说”)。在这种环境下,高管集权会使公司内部控制的执行更有效,进而更有助于提高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但另一方面,由于公司高管的“强势”,高管集权公司的内部控制很容易面临“能约束普通员工

引言

近年来,基于美国市场的研究

[1-4]

发现,内部控制但无法约束高管”的局面,从而使内部控制的“装饰性”更强(文中称之为“权力超越说”)。由于最终披露的财务报告是由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决定,而公司高层管理者又容易超越内部控制,因此,高管集权公司的内部控制可能无法起到提升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这样,到底公司的权力配置结构会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在提升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方面)产生怎样的影响,就需要我们提供相关的经验证据。此外,尽管基于美国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的完善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但这些结论是否能够推广到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尚有待于经验证据的支持。因此,本文首先检验了内部控制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上市公司的权力配置结构对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关系的影响。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增进监管部门、主

存在的重大缺陷越多,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越差,这表明内部控制的改善的确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鉴于此,我国继2006年上交所和2007年深交所分别发布内部控制指引之后,又于2008年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随后颁布了相关配套指引和解释公告等。由此可见,促使上市公司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我国相关部门的一项战略性安排。从理论上讲,内部控制是解决公司内部不同层级之间代理问题的一种制度安排,内部控制的完善有助于改善管理环境,控制公司的经营和发展风险,提高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等。也就是说,内部控制的建设应有助于实现提高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等相关目标。

但是,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可能

Nankai Business Review

2013, Vol. 16, No. 1, pp15-23

15

管机构、实务界和学术界等对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建设和实施情况的理解,而且对内部控制的后续建设乃至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也具有较大的政策启示意义。

采用厦门大学内控指数课题组构建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以盈余管理和财务重述来衡量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本研究发现:首先,内部控制的完善有助于抑制公司的盈余操纵空间,降低公司的财务重述行为,提高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这与基于美国市场的研究发现

[9-12]

Goh和Li[23]也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越多,会计信息的质量越差。刘启亮等

[24]

发现,公司的内部控制越好,

审计师越会签发更好的审计意见,并且这种关系不受公司的控制人性质和公司所在省区的制度环境影响。综上所述,这些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越好,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藉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越好,其会计信息的质量就越高

2.高管集权、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

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受制于公司内部的权力结构。在公司集权的情况下,权力结构既有可能会削弱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也有可能会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根据“高层梯队理论”,组织在很大程度上是高层

[25]

管理者个人特征的反映,公司的内部环境,尤其是公[26,27][28]司的权力结构,会对公司的会计行为产生影响。

一致。其次,对于非高管集权公司而言,内部控

制的完善有助于提高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但在高管集权公司中则不存在这种明显的提升作用。这支持了本文的“权力超越说”。这表明,内部控制的完善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但这种提升作用会受制于公司内部的权力配置结构的影响。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尽管国外有文献研究了

[13-16]

但尚无文献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

分析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受到公司内部权力配置结构的影响。本文首次从公司高管权力配置的角度研究了其对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关系的影响,深化了现有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2)目前,有两篇文献

[17,18]

在高管集权的情况下,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

[29]

设表现出政府主管部门推动的特征,因此,公司有可

能为了应付政府主管部门的检查,较好地制订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实施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另外,如果公司的CEO兼任董事长(即公司权力集中),他可能会利用兼

[30]任董事长的权力来限制董事会的活动,降低董事会的[31,32]制衡效率。这样会使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对CEO来

研究了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建设的影

响。本文从会计信息质量的视角出发,分析公司高管的权力配置结构如何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拓宽了公司治理领域和管理学领域的研究视野。

说形同虚设,无法对公司高管形成有效的制衡,进而降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是由公司高管决定的重大事件,出于各种目的,公司高管可能会超越内部控制系统而提供于己有利的会计信息,从而使内部控制可能无法发挥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作用。汤洪波和李湛

[33]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1.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尽管内部控制的建设有四个方面的目标,但是,无论是美国的监管部门还是中国的监管机构以及外部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的最基本的关注都集中在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作用。监管者总是试图通过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来确保公司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以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Chan等公司。Doyle等

[20]

[19]

发现高管集权的公司的价值更低,就反映

[34]

了市场对集权公司特征的理解。Feng等也发现在高

管集权的情况下,CFO可能无法抵制CEO的压力而被迫参与会计信息操纵。同时,Dechow等[35]Carcello等[36]和Farber[37]也发现,公司的CEO同时兼任董事长会增大公司发生财务舞弊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内部控制是由公司高层推动、全体员工参与的一套控制体系和制度。因此,相比于非高管集权公司,高管集权公司(如公司的CEO同时兼任董事长)

[38]可能会使公司的董事会更加敬业,CEO可以尽可能地

发现依据SOX法案

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操纵性应计项明显高于其他

认为较差的内部控制可能带来公司故

意或无意地通过盈余管理来操纵应计项目,从而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的低劣。通过分析2002-2005年705家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她们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与不能转换成现金流的低质量应计利润相关。Brown等(2008)通过对德国市场的研究,发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盈余质量。删除这句话Ashbaugh-Skaife等

[21]

调配公司的各种资源来完善内部控制,确保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更加及时有效,从而使内部控制更有助于提高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我国上市公司主要是由政府控制的公司和民营公司构成,其中,政府控制的公司受相关主管部门如国资委的监管考核,这些公司的高管出于

南开管理评论

15-232013年16卷, 第1期第 页

也认为,

[22]

相比于内部控制较好的公司,内控较差的公司的应计项目会存在更多的噪音和盈余操纵。此外,Chan等

16

个人升迁等动机,有动机也有能力来推动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尤其在公司高管集权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对于高管集权的非政府控制的公司,一般是由公司的最大股东或创始人同时兼任董事长和CEO,他们在公司内部

[39]

有较大的利益和极高的威望。为了控制公司发展的风

型[41]分年度和行业进行回归计算。在计算中剔除了金融行业的观察值和相关数据缺失的观察值以及行业样本观察值少于十个的行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

其中,

为总应计数,等于第t期经营利润减去第

为第t-1期的期末总资产,

为第

为第t期的期末固

t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险和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他们也有动机去建立和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而有助于提高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基于上述理由,本文提出如下两个竞争性的假设:

H2a:高管集权会降低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作用

H2b:高管集权会提高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作用

为第t期和第t-1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之差,t期和第t-1期应收账款的变化额,定资产原值,

为上期的总资产收益率。按照模型⑴

分年度和行业进行回归,回归结果的残差项即为操纵性应计数DA1。同时,为了增加结论的稳健性,我们利用上述模型也计算了考虑当年业绩的可操纵性应计数DA2。

表2 变量定义

Abs_DAFRLnICindex

操纵性应计数的绝对值

哑变量, 如果当年的年度报告被后面会计年度重述,取值为1,否则为0内控指数得分值(ICindex)取自然对数年末负债总额除以年末总资产净利润除以年末总资产

Growth

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上年主营业务收入除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的百

分比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除以年末总资产

LossBHMB△SincomeCr_5indexTOP1M_AYeare??ectIndustrye??ect

哑变量,如果公司年末亏损,取值为1,否则为0

哑变量,如果年度报告由国际四大审计,取值为1,否则为0哑变量,如果公司同时发行B股或H股,取值为1,否则为0年末总资产取自然对数权益的市值账面比率

营业利润的持续性,公司当年的营业利润减上年的营业利润除以年末总资产

股权集中度,公司前五位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 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率

哑变量,如果公司当年发生并购重组行为,取值为1,否则为0控制年度效果

控制行业效果,其中制造业按两位代码分类

二、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2006年上交所和2007年深交所分别发布内部控制指引之后,我国上市公司开始广泛关注内部控制建设,因此,本文选择2007-2009年度作为样本期间。如表1所示,对于盈余管理回归模型,本文剔除了金融行业,年度行业观察值少于十个的观察值,以及控制变量缺失的观察值,共得到4434个样本观察值,其中2007年1381个,2008年1512个和2009年1541个。对于财务重述回归模型,剔除了控制变量缺失的观察值后得到4732个样本观察值,其中2007年1504个,2008年1585个和2009年1634个。

表1 样本观察值的年度分布

年度

200720082009合计

盈余管理模型

1,3811,5121,5414,434

财务重述模型

1,5041,5851,6434,732

基于以往的文献,对于盈余管理,我们使用如下回归模型:

(2)

对于内部控制质量的衡量,本文采用陈汉文教授主持的厦门大学内控指数课题组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

[40]

该数据通过对内部环境、制指数2007-2009年度的数据。

对于财务重述,本文只把当年年度财务报告出现错误事实且被以后年度修正的情况视为财务重述(亦即以财务报告出现错误的年度作为财务重述情况),不包括简单计算错误带来的财务重述。根据相关文献,对于财务重述,我们使用如下回归模型:

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个一级评价指标,24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144个四级指标打分形成。最后,通过按权重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内部控制指数分值。该指数采用百分制,理论上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0分。分值越高,表示内部控制越好。

此外,本文分析使用的其它数据主要来自CSMAR数据库,部分数据来自CCER数据库。

2.检验模型与描述性统计

对于应计盈余管理,采用可操纵性应计数(Discretionary Accruals)衡量。本文使用考虑上年业绩的截面修正琼斯模

Nankai Business Review

2013, Vol. 16, No. 1, pp15-23

上述模型中各变量的定义如表2所示。

(3)

从表3来看,可操纵性应计数绝对值(Abs_DA1和Abs_DA2)的均值分别是0.079和0.074,中位数分别是0.052和0.049。财务重述(FR)的均值是0.076,中

17

位数是0。在盈余管理计量模型中,Icindex的均值是33.926,中位数是33.248。在财务重述模型中,Icindex的均值是34.491,中位数是33.744。在盈余管理模型中,负债水平(LEV)的均值为0.552,中位数为0.519,公司规模(SIZE)的均值是21.510,中位数是21.416,公司业绩(ROA)的均值是0.031左右,中位数为0.033,公司有12.8%发生了亏损(LOSS),成长性(Growth)的均值是0.214,中位数为0.110,现金流(CFO)的均值是0.064,中位数是0.057,有6.1%的样本公司聘请了国际四大事务所担任外部审计师,有8.7%的公司同时发行了B股或H股,有70.2%的公司发生了并购重组行为。

表3 描述性统计

Panel A:盈余管理模型变量均值

Abs_DA1Abs_DA2IcindexLEVSIZEROALOSSGrowthCFOBig4BHM_A

0.0790.07433.9260.55221.5100.0310.1280.2140.0640.0610.0870.702

现金流、公司规模、国际四大作为审计师和跨境上市显著负相关。同时,内控指数与财务重述(FR)显著负相关,财务重述与负债水平、公司亏损、账面市值比显著正相关,与公司规模、现金流、销售收入的变化、国际四大作为审计师、跨境上市、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股权集中度显著负相关。

中位数

0.0520.04933.2480.51921.4160.03300.1100.057001

标准差

0.0840.0809.8180.3571.2520.0880.3340.7130.1110.2390.2820.457

Q1

0.0230.02126.7050.37320.6930.0100-0.0580.008000

Q3

0.1010.09640.8740.66022.2430.06400.2980.116001

图1 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财务重述的分布趋势图

这些初步证据表明,内部控制的完善有助于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空间和财务重述,提高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

三、实证结果分析

1.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表4 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

因变量

LnICindexLEVSIZEROALOSSGROWTHCFOBig4BHM_AConstant年度效果行业效果ObservationsAdjusted R

2

Abs_DA1

系数

-0.007***0.029***-0.004***0.0290.020**0.016***-0.04180.004-0.0040.007**0.183***控制控制4,4340.161

Abs_DA2

系数

-0.008**0.021***-0.003**0.083***0.0110.015***-0.0520.003-0.0040.006***0.159***控制控制4,4340.170

Panel B:财务重述模型变量均值

FRICindexLEVSIZELOSSMBCFO△SincomeBig4BHTOP1Cr_5index

0.07634.4910.54621.5510.1214.3800.0660.0090.0690.0890.3600.516

T值

-7.275.02-2.590.792.174.06-0.91.55-1.472.25.75

T值

-2.353.58-2.12.691.514.14-1.231.28-1.033.278.59

中位数

033.7440.51621.39803.4920.0570.006000.3400.515

标准差

0.26510.1850.3401.3370.3264.3120.1170.0880.2530.2860.1530.158

Q1

026.9890.36420.67402.0120.008-0.016000.2350.401

Q3

041.6190.66022.26105.6010.1170.033000.4770.629

本文用“1”表示内部控制指数分值处于(0,10)(即0

  本文关键词:高管集权、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4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154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b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