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微博网络信息流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9 05:18

  本文选题:微博客 + 信息传播 ; 参考:《清华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作为一个庞大的信息交互平台,微博客系统的巨大商业价值正日益受到重视,而怎样提升信息传播能力也成为了重要的研究问题。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简单的网络结构分析或者是基于理想理论模型的信息流分析,目前还未能为控制微博系统中的信息流传播提供可靠的研究成果。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真实的用户网络数据和信息流数据分析微博客系统中的用户网络的结构参数对于信息传播过程的影响。 研究共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文献和理论回顾,总结了5个指标用来衡量网络结构特性,并建立了6个指标衡量信息传播效果,同时对于结构性指标对信息传播指标所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提出假设。第二阶段收集了由26347个节点及998360个用户间连接关系所组成的用户网络,并追踪了150条信息路径。第三阶段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收集的用户网络进行分析,计算各结构性指标。第四阶段分析了不同网络的结构性参数对信息流传播的影响。 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节点中心度是衡量节点信息散布能力最重要的指标;间距中心度是衡量个体“中继”信息能力的最好指标;而对于紧密中心度,只有在高于网络中紧密中心度百分比间距80%时,才具有评判个体单位距离内传播信息效率的能力。(2)弱连接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传递桥梁,在信息传播的路径上它会同时控制更多的节点和级数。但强连接依然在较为紧密的用户群内部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3)在微博网络中,尽管存在结构上的核,但它对信息的流转和控制力较弱。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微博网络中用户行为的不确定性与大量小团体结构的存在。(4)对比三种中心度指标,,间距中心度对于信息的投放选择是最重要的。
[Abstract]:As a huge information exchange platform, the great commercial value of micro-blog system is being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how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issue. The current research focuses on simple network structure analysis or information flow analysis based on ideal theoretical model, but it has not been able to provide reliable research result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flow in Weibo system. Therefore, this study hope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user network structure parameters o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through real user network data and information flow data. The study i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In the first stage, through literature and theoretical review, five indexes are summarized to measu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structure, and six indicators are established to measure the effect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structural indicators on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dicators is hypothesized. In the second stage, a user network consisting of 26347 nodes and 998360 user connections is collected, and 150 information paths are traced. In the third stage,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collected user networks and calculate the structural indexes. In the fourth stage, the influence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networks on the propagation of information flow is analyzed. The main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Node central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dex to measure the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bility of nodes; distance centrality is the best indicator to measure individual "relay" information ability; and for tight centrality, A weak connec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bridge only if the distance is 80 percent higher than the percentage of tight centrality in the network, and the ability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within an individual unit distance is obtained. It controls more nodes and stages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path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However, the strong connection still plays a role of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within a relatively close user group. In Weibo network, despite the existence of structural core, its ability to control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is weak. The reason for this may be that the uncertainty of user behavior in Weibo network is compared with the exist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small group structures.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49;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褚劲风;;上海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09年01期

2 王树林;吴晓薇;;网络关系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薛求知;李明;崔瑜;;基于网络视角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研究方法评述与展望[J];兰州学刊;2009年10期

4 李文彬;范志毅;;公司治理新战略:社会网络关系的构建与治理——以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李文彬;;公司价值网络关系的构建与治理[J];山东经济;2010年06期

6 王宏;;论网络关系下的工商企业品牌战略[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7 柯俊杰;;网络关系与新创企业发展[J];商业时代;2006年12期

8 余秀江;王秀娟;;中小企业群落网络关系——横向比较与纵向分析[J];经济问题;2007年02期

9 初可佳;;金融机构网络关系自组织演化机制——以银保混业经营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04期

10 魏剑锋;;知识溢出、社会网络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J];北方经济;2008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德仁;陈运森;;董事网络:定义、特征和计量[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谢德仁;陈运森;;董事网络、独立董事治理与高管激励[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朱晓霞;彭正龙;;基于企业家社会网络关系的小企业成长实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4 钟钢;曹俊;曹丽君;王少平;;产业共生网络结构的量化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5 刘法建;张捷;陈冬冬;;基于网络分析的中国入境旅游流特征及动因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何书杰;邓永;费翔;杨庆国;;滤棒添加香线的加香量和中心度控制技术[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魏江;勾丽;;企业网络关系对资源整合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张伟峰;;企业创新网络现状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基于宝鸡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关系的调查[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9 周文;赵炎;;复杂创新网络的小世界效应研究——一个整合社会资本与结构洞的视角[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蔡勖;;高能重离子碰撞软物理实验综述[A];第十一届全国中高能核物理大会暨第六届全国中高能核物理专题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屹;虚拟世界研究验证人类互动理论[N];科技日报;2010年

2 记者 方圆;网络游戏 网络关系成瘾[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3 Sonia;利用关系or经营关系?[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4 中关村科技公司副总裁 谈锋;《硅谷优势》一书[N];北京科技报;2002年

5 华东理工大学 赖红波;重构产业集群网络关系突破转型瓶颈[N];消费日报;2011年

6 科研局 董之鹰;孝文化与代际网络关系结构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郑晓涛 石金涛 郑兴山;织好员工社会关系网[N];组织人事报;2006年

8 ;少女妈妈疲于奔命[N];中国妇女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段树军 孟歌;提升合肥中心城市带动力[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10 胡先权邋施惊雷;川渝中烟自主创新结硕果 品牌打造跃上新层面[N];经理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夷君;虚拟社群信任对消费者网络团购意愿影响之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曹征;医务人员隐性知识传递网络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周冬梅;创业资源获取与创业网络关系动态演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吕海拜;合著网络中作者的合作模式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辛枫冬;网络关系对知识型服务业服务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潘陆山;网络创业中变革驱动的组织知识共享特征及其绩效机制:组织记忆的视角[D];浙江大学;2010年

7 胡钦晓;大学社会资本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柴海燕;旅游目的地网络口碑传播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曾驭然;企业家社会关系对制造业企业创新和绩效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5年

10 冯文娜;网络对企业成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丽蓉;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的合著网络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杨娇;企业员工工作中心度的测量及其与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3 谭晓燕;高校科研合著网络及其演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潘保英;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企业合作风险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5 杨阳;网络黑社会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黎悦;微博关系与现实社会网络关系的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7 于洋;寻找消隐的中心空间[D];郑州大学;2012年

8 杨志强;研发成员创新人格与人际中心度对团队效能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0年

9 郑婧;规则聚焦下创业企业社会网络关系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俞宣伊;我国C2C电子商务交易网络及其演化机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64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1864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b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