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都市区信息产业升级及空间组织演化
本文选题:信息产业 + 产业升级 ; 参考:《世界地理研究》2015年02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发展最迅速、规模最大的产业。台湾地区北部的信息产业是全球信息产业链的重要节点,在全球信息技术市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地方性的产业和空间组织形态也在重构之中。本文对台北都市区信息产业自1960年代的产业发展和空间组织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经过起步萌芽期、发展转型期到现在的多元成熟期,台北都市区信息产业顺利实现了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在空间组织上形成产业发展走廊,参与到全球化的网络分工体系中。研究发现,以产品升级带动产业转型,以产业分工重塑产业空间组织,是台北都市区信息产业发展的主线。政府一方面出台政策力促产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在产业空间上进行指导和规划。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fastest and largest industry in the world economy.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aiwan is an important node of the global information industry chai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rke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 local industry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 are also in the process of reconstruc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Taipei metropolitan area since 1960's. After the budding period and the transition period,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Taipei metropolitan area has successfully realized the product upgrading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Form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rridor in the space organization, participate in the network division of labor system of globaliz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main li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Taipei metropolitan area is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by product upgrading and to reshape the industrial spatial organization by industrial division. On the one hand, the government issued policies to promote the industry to become bigger and stronger,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dustrial space for guidance and planning.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17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3JJD840010)
【分类号】:F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安淑新;徐丽梅;;全球生产网络下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新加坡信息产业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07期
2 林泽斐;孟雪梅;;台湾信息产业转型及发展趋势研究[J];经济论坛;2011年04期
3 廖建锋,李子和,夏亮辉;新竹科学工业园的发展状况和成功要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05期
4 龚惠群;黄超;王永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规律、培育经验及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23期
5 李东华;郭金光;;区域产业网络的构建及其演进动力机制分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丁明磊;刘秉镰;庞瑞芝;;台湾新竹与内湖科技园区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基于区域创新网络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05期
7 盖文启;张辉;吕文栋;;国际典型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4年02期
8 蒋建华;刘程军;刘刚;王一铭;;我国区域信息产业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02期
9 吴鹏翼;;两岸产业分工与群聚现象: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平;;印度班加罗尔信息产业集群研究[J];商业研究;2007年11期
2 郑春华;;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的知识创新体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杨忠勇;;产业集群的培养途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4 朱邦耀;罗有贤;李利平;;台湾新竹工业园的技术创新措施及对重庆高新区发展的启示[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邵莉莉;黄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实现模式探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6 柳士双;;区域创新体系:国际比较及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7 马宇;;信息不对称 行业协会与高科技企业集群竞争力[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2期
8 付信明;张劲松;张文辉;;中美典型高技术创新集群的比较分析——以硅谷和中关村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2期
9 童旭红;企业区位决策影响因素分析对科技园区建设的启示[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4年10期
10 廖倩;王慧红;;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探析[J];福建农机;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向飞;董雪静;王曦;;行业协会在高新区产业集群化中的作用[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刘X;韩立民;;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机制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弘;产业集群创业人才素质及保留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荣;国家高新区创新主体间功能转换及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浩;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促进区域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许静;约束结构视角下高技术产业集群演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刘冬梅;我国高新区科技人力资本生态拟合度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李文强;都市圈产业结构演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唐华;产业集群论[D];四川大学;2004年
8 王钟伟;科技革命与国家的作用[D];山东大学;2005年
9 黄建康;新经济条件下产业集群与发展动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金镭;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机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志钦;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对广西的借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吴晓飞;“软件城市”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顾凯;中关村软件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韩婷婷;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杨爱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雯婷;成都市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程立;基于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性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陈婷婷;高技术企业集群知识创新建模与模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王匡;基于虚拟空间接近的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费伟东;江门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宝明;;辽宁省区域城市化水平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2010年06期
2 盖文启,王缉慈;从硅谷的成功看中国高新区的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12期
3 徐升华,毛小兵;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4 王红亮;胡伟平;吴驰;;空间权重矩阵对空间自相关的影响分析——以湖南省城乡收入差距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5 熊俊莉;;台湾“两兆双星”产业发展现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7年02期
6 王振,朱荣林;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创新网络剖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7 蒋海兵;徐建刚;商硕;;江苏沿海乡镇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经济地理;2010年06期
8 马颖;结构主义经济发展思路的新进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评论;2003年03期
9 安娜李·萨克森尼安;硅谷和新竹的联系:技术团体和产业升级[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05期
10 郑江淮;;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概念、可能的市场失灵与发展定位[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陆瑾;产业组织演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明;;中国信息产业大发展需要新思路[J];电子设计技术;2000年03期
2 陈向军;发展我国信息产业市场的策略探讨[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1年02期
3 阎建国;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001年01期
4 ;信息产业部确定今年手机调控目标[J];通讯世界;2001年04期
5 ;陕西信息产业在调整中良性发展[J];中国数据通讯;2001年02期
6 ;我国信息产业市场规模预计10年翻两番[J];中国数据通信;2001年05期
7 张桂刚;论我国的信息产业政策[J];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8 ;中国信息产业总规模排名世界第三[J];无线电工程;2001年09期
9 谭祖谊;发展信息产业 促进西部开发[J];现代企业;2001年05期
10 李萍;自主创新与中国信息产业[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基传;;面向21世纪的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李军;;知识经济与知识信息产业布局[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杨明庆;;安阳市信息产业现状及“十五”期间发展思路[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唐晓华;马晓萍;杨小青;;知识经济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5 张华荣;;发展信息产业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6 孙志恒;张宁波;张_g;赵建刚;;山东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战略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7 张锦周;;试论知识经济与信息产业的发展[A];文献·信息·网络——福建省社科信息学会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0年
8 刘霜桂;;信息产业与我们的社会责任[A];文献·信息·网络——福建省社科信息学会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0年
9 史晓光;;我国信息产业的人才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10 胡安韩;;加快广西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创联万网国际信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张向宁;实现因特网价值[N];计算机世界;2000年
2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姜媛;信息产业不仅要做大而且要做强[N];深圳特区报;2005年
3 郑萱 杨渊 耿联;加强政策扶持 发展信息产业[N];新华日报;2002年
4 张晖 史红军;云南信息产业怎样跃上新台阶[N];云南日报;2003年
5 高浩荣;韩国跻身十大信息产业国[N];浙江日报;2000年
6 记者 张朝辉;把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推向深入[N];保定日报;2006年
7 记者 徐飞鹏;市政府与国信办信息产业部签署信息化建设合作协议[N];北京日报;2006年
8 信息产业部;关于加快推进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指导意见[N];中国电子报;2006年
9 暴福锁;本报评出2006年信息产业十件大事[N];中国电子报;2007年
10 记者 刘晓明 樊哲高;绘就信息产业发展宏伟蓝图[N];中国电子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欣;信息产业发展机理及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屈超;信息产业核算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安;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4 谢强;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冷昕;“金砖五国”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黎苑楚;信息产业演进规律与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董新建;山东省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及信息化推广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柯玲;信息化测度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张显龙;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的信息产业动员能力评价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10 王雷;上海信息产业中的FDI技术转移效应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爱丽;黑龙江省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2 孙华良;河北省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3 王鹏飞;信息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D];山东大学;2006年
4 许华芳;论信息产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D];同济大学;2006年
5 郭辉;日美信息产业发展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焦秀玲;江苏省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策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吴倩倩;日本信息产业发展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8 蒋李娜;中印信息产业政策及绩效比较[D];海南大学;2013年
9 姬曼姝;论内蒙古信息产业发展现状的测度[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郭云丽;辽宁省信息产业测度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67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2067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