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育人文化融合培养研究生IT创新人才
发布时间:2021-04-12 21:49
以校企育人文化融合培养研究生IT创新人才为指导,并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研究生合作培养为例,对校企联合培养机制进行了实践探索,构建了校企文化融合育人和全过程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教育教学体系。主要体现为一个模块(企业课程模块)、三类项目(文化融合项目、工程实践项目和研究生创新项目)和两种制度(双导师制和联合管理制度),以竞赛为驱动,实现持续发展。实践表明,通过育人文化深度融合,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一体化全过程联合育人,经过8年合作,培养了一批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适应IT行业需求的高端应用创新人才,已有1 000余名毕业生入职华为,在育人文化融合基础上造就了共赢的良好局面。
【文章来源】: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0,39(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校企文化深度融合的教育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着眼大学功能 重构大学精神[J]. 魏士国,王小静. 中国高等教育. 2018(Z1)
[2]校地合作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杨光祥,杨峰,屈建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02)
[3]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调研与分析[J]. 姬芬竹,彭朝霞,徐斌,杨世春,张梦杰. 教育教学论坛. 2017(42)
[4]杭州:建设创新活力之城[J]. 今日科技. 2017(07)
[5]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比较[J]. 陈子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08)
[6]面向网络空间的“行业+安全”高新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 祝清意,陈龙,王练,肖敏.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7(13)
[7]“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下文化融合的实践与探索——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 金志芳,张凤英.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17(01)
[8]大学校园文化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育人机制途径与载体探索[J]. 赵剑,郭艳余. 科技展望. 2016(31)
[9]我国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状况分析——基于28个工程硕士示范基地[J]. 马永红,张乐,高彦芳,沈岩.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04)
[10]人工智能:“热闹”背后的“门道”[J]. 钟义信. 科技导报. 2016(07)
博士论文
[1]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研究[D]. 李金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34042
【文章来源】: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0,39(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校企文化深度融合的教育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着眼大学功能 重构大学精神[J]. 魏士国,王小静. 中国高等教育. 2018(Z1)
[2]校地合作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杨光祥,杨峰,屈建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02)
[3]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调研与分析[J]. 姬芬竹,彭朝霞,徐斌,杨世春,张梦杰. 教育教学论坛. 2017(42)
[4]杭州:建设创新活力之城[J]. 今日科技. 2017(07)
[5]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比较[J]. 陈子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08)
[6]面向网络空间的“行业+安全”高新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 祝清意,陈龙,王练,肖敏.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7(13)
[7]“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下文化融合的实践与探索——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 金志芳,张凤英.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17(01)
[8]大学校园文化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育人机制途径与载体探索[J]. 赵剑,郭艳余. 科技展望. 2016(31)
[9]我国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状况分析——基于28个工程硕士示范基地[J]. 马永红,张乐,高彦芳,沈岩.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04)
[10]人工智能:“热闹”背后的“门道”[J]. 钟义信. 科技导报. 2016(07)
博士论文
[1]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研究[D]. 李金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34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3134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