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类知识付费平台运营模式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30 20:21
中国的经济发展目前已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共享经济正是“新常态”的典型。近几年兴起的网络约车、共享房屋租赁、再到共享单车,共享的领域也在逐渐扩大。随着居民的收入增加,用户对知识的付费意愿也发生了变化,由以往的不愿意为知识付费变为愿意为高质量的知识产品买单。因此,知识在经历了初期的试水阶段后也慢慢加入共享经济的领域。自2016年以来,知识付费的热度越来越高,人们对知识付费的讨论也持续不断。本文通过界定共享经济和知识付费的概念,梳理知识付费发展历程,分析知识付费形成规模的成因,并以“知乎live”“分答”“得到”“喜马拉雅FM”四大语音类知识付费平台为典型案例,分析各自的运营模式,从而归纳总结知识付费平台在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预测知识付费未来的发展趋势。
【文章来源】: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主要研究方法
1.3.1 案例分析法
1.3.2 对比分析法
1.3.3 文献分析法
1.3.4 观察法
1.4 文献综述
1.4.1 对知识付费的形成、传播模式及发展现状的文献研究
1.4.2 以付费平台为例,对知识付费的文献研究
1.5 相关概念界定及问题梳理
1.5.1 共享经济及知识付费
1.5.2 知识付费的发展历程
1.5.3 知识付费模式的形成原因
2 语音类知识付费平台产品类型
2.1 依靠社区进行知识分享型
2.1.1 概说
2.1.2 优势——用户粘性强
2.1.3 劣势——需求与回答不匹配,用户存留受影响
2.2 专注头部内容的专业生产型
2.2.1 概说
2.2.2 优势——内容稳定且质量较高
2.2.3 劣势
2.3 移动音频分享型
2.3.1 概说
2.3.2 优势
2.3.3 劣势
3 语音类知识付费平台付费模式
3.1 一对多付费
3.1.1 概说
3.1.2 优势
3.1.3 劣势
3.2 付费订阅付费
3.2.1 概说
3.2.2 优势
3.2.3 劣势
3.3 场景知识付费
3.3.1 概说
3.3.2 优势——场景设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3.3.3 劣势
4 语音类知识付费平台流量导入模式
4.1 精英人群+专业内容
4.1.1 概说
4.1.2 优势
4.1.3 劣势——专业人士的个人因素影响 Live 的效果
4.2 名人效应+粉丝经济
4.2.1 概说
4.2.2 优势——在短时间内塑造品牌形象,扩大影响力
4.2.3 劣势
4.3 传统媒体+品牌合作
4.3.1 概说
4.3.2 优势
4.3.3 劣势——持续时间较短,容易被用户遗忘
4.4 PGC+UGC
4.4.1 概说
4.4.2 优势——保证质量,增加流量
4.4.3 劣势——内容杂乱,主次不清
5 语音类知识付费平台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5.1 存在的问题
5.1.1 用户良莠不齐,难以保证知识传播的质量
5.1.2 盗版严重
5.1.3 内容同质化
5.2 语音类知识付费平台发展建议
5.2.1 多管齐下,有效规范知识付费平台的发展
5.2.2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知识产品进行细分与准确化推荐
5.2.3 延伸运营维度,充分发挥用户对用户的引领作用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识付费盈利模式研究——以知乎为例[J]. 简旭,常江波.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2]知识付费视角下音频分享平台的传播特点研究——以喜马拉雅FM为例[J]. 王丽君,李晓飞. 新媒体研究. 2018(18)
[3]知识付费行业市场现状与商业模式分析[J]. 马津卓. 青年记者. 2018(25)
[4]补偿性媒介理论视角下对知识付费的探究——以分答为例[J]. 李瑞超. 新闻研究导刊. 2018(16)
[5]Enterprises’ Responsibility fo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the Sharing Economy Era[J]. Wang Zhaoxia,Dai Ying.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8(04)
[6]问答社区评论区用户关系研究——以知乎社区“知识付费”话题为例[J]. 段诗萌. 科技传播. 2018(15)
[7]浅析喜马拉雅FM的泛知识宏观布局[J]. 周笑佳. 新闻研究导刊. 2018(15)
[8]“轻量级”知识付费平台“知乎”的知识变现之路[J]. 谭皓威. 现代商业. 2018(21)
[9]“喜马拉雅FM”的盈利模式与盈利策略探析[J]. 敖雅倩. 新媒体研究. 2018(13)
[10]付费问答社区用户评论动机研究[J]. 刘东堃,陈小未. 传媒观察. 2018(07)
硕士论文
[1]喜马拉雅FM中内容付费音频的发展现状和策略[D]. 边雪菲.内蒙古大学 2018
[2]基于语音互动的知识付费问答社区的传播模式研究[D]. 王亮.上海师范大学 2018
[3]知识付费平台的内容营销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李仲冉.安徽大学 2018
[4]移动音频平台的知识传播研究[D]. 倪赛美.山东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73442
【文章来源】: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主要研究方法
1.3.1 案例分析法
1.3.2 对比分析法
1.3.3 文献分析法
1.3.4 观察法
1.4 文献综述
1.4.1 对知识付费的形成、传播模式及发展现状的文献研究
1.4.2 以付费平台为例,对知识付费的文献研究
1.5 相关概念界定及问题梳理
1.5.1 共享经济及知识付费
1.5.2 知识付费的发展历程
1.5.3 知识付费模式的形成原因
2 语音类知识付费平台产品类型
2.1 依靠社区进行知识分享型
2.1.1 概说
2.1.2 优势——用户粘性强
2.1.3 劣势——需求与回答不匹配,用户存留受影响
2.2 专注头部内容的专业生产型
2.2.1 概说
2.2.2 优势——内容稳定且质量较高
2.2.3 劣势
2.3 移动音频分享型
2.3.1 概说
2.3.2 优势
2.3.3 劣势
3 语音类知识付费平台付费模式
3.1 一对多付费
3.1.1 概说
3.1.2 优势
3.1.3 劣势
3.2 付费订阅付费
3.2.1 概说
3.2.2 优势
3.2.3 劣势
3.3 场景知识付费
3.3.1 概说
3.3.2 优势——场景设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3.3.3 劣势
4 语音类知识付费平台流量导入模式
4.1 精英人群+专业内容
4.1.1 概说
4.1.2 优势
4.1.3 劣势——专业人士的个人因素影响 Live 的效果
4.2 名人效应+粉丝经济
4.2.1 概说
4.2.2 优势——在短时间内塑造品牌形象,扩大影响力
4.2.3 劣势
4.3 传统媒体+品牌合作
4.3.1 概说
4.3.2 优势
4.3.3 劣势——持续时间较短,容易被用户遗忘
4.4 PGC+UGC
4.4.1 概说
4.4.2 优势——保证质量,增加流量
4.4.3 劣势——内容杂乱,主次不清
5 语音类知识付费平台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5.1 存在的问题
5.1.1 用户良莠不齐,难以保证知识传播的质量
5.1.2 盗版严重
5.1.3 内容同质化
5.2 语音类知识付费平台发展建议
5.2.1 多管齐下,有效规范知识付费平台的发展
5.2.2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知识产品进行细分与准确化推荐
5.2.3 延伸运营维度,充分发挥用户对用户的引领作用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识付费盈利模式研究——以知乎为例[J]. 简旭,常江波.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2]知识付费视角下音频分享平台的传播特点研究——以喜马拉雅FM为例[J]. 王丽君,李晓飞. 新媒体研究. 2018(18)
[3]知识付费行业市场现状与商业模式分析[J]. 马津卓. 青年记者. 2018(25)
[4]补偿性媒介理论视角下对知识付费的探究——以分答为例[J]. 李瑞超. 新闻研究导刊. 2018(16)
[5]Enterprises’ Responsibility fo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the Sharing Economy Era[J]. Wang Zhaoxia,Dai Ying.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8(04)
[6]问答社区评论区用户关系研究——以知乎社区“知识付费”话题为例[J]. 段诗萌. 科技传播. 2018(15)
[7]浅析喜马拉雅FM的泛知识宏观布局[J]. 周笑佳. 新闻研究导刊. 2018(15)
[8]“轻量级”知识付费平台“知乎”的知识变现之路[J]. 谭皓威. 现代商业. 2018(21)
[9]“喜马拉雅FM”的盈利模式与盈利策略探析[J]. 敖雅倩. 新媒体研究. 2018(13)
[10]付费问答社区用户评论动机研究[J]. 刘东堃,陈小未. 传媒观察. 2018(07)
硕士论文
[1]喜马拉雅FM中内容付费音频的发展现状和策略[D]. 边雪菲.内蒙古大学 2018
[2]基于语音互动的知识付费问答社区的传播模式研究[D]. 王亮.上海师范大学 2018
[3]知识付费平台的内容营销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李仲冉.安徽大学 2018
[4]移动音频平台的知识传播研究[D]. 倪赛美.山东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734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3373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