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旅游文化的APP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齐齐哈尔市旅游文化的APP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飞速的发展下,传统的传播模式和媒介生态模式在新媒体“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下开始迈入一个崭新的智能时代。同时,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旅游是修身养性之道,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1]这也说明,文化在旅游业中起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当旅游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后,人们开始将目光关注它的品质和内涵。随之,将现代化的新媒体应用到旅游过程中,感受手机APP技术与现代旅游融合带来的旅途乐趣。城市旅游是时代发展中的产物,它就迎合了这种新型的旅游APP方式。同时,齐齐哈尔市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在2014年8月被评为第126个历史名城。因此,通过推进齐齐哈尔市旅游文化产业与现代旅游APP的融合,来彰显齐齐哈尔市旅游市场智能化、规范化管理以及城市旅游品牌的价值提升并带动经济的发展。本文结合旅游APP正处于现阶段的火热阶段,以中国现在优秀的旅游城市APP为研究对象,借鉴优秀的旅游APP软件,将城市旅游APP应用于齐齐哈尔市中,研究出更适合齐齐哈尔市的旅游APP软件,来彰显齐齐哈尔市独特的魅力。通过调研齐齐哈尔市旅游市场环境、收集国内外旅游相关资料等方法,为本论文的需要做铺垫。在此基础上,为了全面的剖析问题,论文第一章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等,并对国内外旅游APP发展状况做了简要分析,为后面部分的内容指明了方向。第二章对齐齐哈尔市旅游文化目前的状况做了总体介绍。第三章主要对旅游APP现状的初探进行分析。第四章阐述了齐齐哈尔市旅游文化和旅游APP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来实现齐齐哈尔市更智能的旅游方式。第五章对齐齐哈尔市旅游文化的APP进行设计研究,并以“鹤城之旅”为例。希望能够为齐齐哈尔市旅游业带来进一步享受“鹤城之旅”的便利。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旅游 旅游文化 旅游APP
【学位授予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7;F4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7
- 第一节 课题研究背景11-12
-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旅游产业宣传推广的手段11
- 二、旅游APP在国内城市的应用现状11
- 三、齐齐哈尔市急需推广与发展旅游APP的研究与应用11-12
- 第二节 课题的研究意义12
-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12
-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12
- 第三节 课题的国内外概况12-14
- 一、国内概况12-13
- 二、国外概况13-14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4-15
- 一、研究内容14
- 二、研究方法14-15
- 第五节 创新点15-17
- 第二章 齐齐哈尔市旅游文化的传播现状研究17-28
- 第一节 旅游文化的界定17
- 第二节 齐齐哈尔市旅游文化的相关资源17-24
- 一、历史文化18-20
- 二、自然文化20-21
- 三、节日文化21-22
- 四、公园文化22-23
- 五、饮食文化23-24
- 六、民俗文化24
- 第三节 齐齐哈尔市可利用开发的文化资源24-25
- 第四节 旅游文化传播的媒介方式25-26
- 一、传统旅游文化的传播方式25
- 二、新媒体时代旅游文化的传播方式25-26
- 三、二者融合的旅游文化的传播方式26
- 第五节 新时代的传播技术手段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26-27
-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旅游APP的现状初探28-36
- 第一节 APP的发展28-31
- 一、APP的产生28
- 二、APP的分类28-29
- 三、APP的发展趋势29-31
- 第二节 旅游APP应用的类型31-32
- 第三节 旅游APP应用对齐齐哈尔市旅游文化传播的影响32-34
- 一、旅游APP应用推进了齐齐哈尔市旅游文化传播的发展32-33
- 二、旅游APP应用改变了齐齐哈尔市“预定旅游”的方式33
- 三、旅游APP应用深化了齐齐哈尔市“导游”的定义33-34
- 四、旅游APP应用让分享变得“随时随地”34
- 第四节 有效开发旅游APP应用的策略34-35
- 一、注重地域特色文化34
- 二、注重特色信息服务34-35
- 本章小结35-36
- 第四章 基于齐齐哈尔市旅游文化下的APP应用设计36-42
- 第一节 齐齐哈尔市旅游文化APP的视觉设计原则36-37
- 一、简捷性36-37
- 二、统一性37
- 三、个性化37
- 第二节 齐齐哈尔市旅游文化APP的界面要素设计37-39
- 一、文字设计37-38
- 二、色彩设计38
- 三、图标设计38
- 四、布局设计38-39
- 第三节 齐齐哈尔市旅游文化APP的情感因素表达39-40
- 第四节 齐齐哈尔市旅游文化APP的交互因素40
- 本章小结40-42
- 第五章 设计实践——“鹤城之旅”的开发设计42-58
- 第一节 项目背景42-45
- 一、齐齐哈尔市旅游文化的APP市场现状42-43
- 二、齐齐哈尔市旅游文化的APP开发设计潜质43
- 三、齐齐哈尔市鹤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43-44
- 四“鹤城之旅”APP应用的可行性分析44-45
- 第二节 设计构思和创意来源45-46
- 一、设计构思45-46
- 二、创意来源46
- 第三节 设计目标和定位人群46-47
- 一、设计目标46
- 二、定位人群46-47
- 第四节 用户分析47-49
- 一、目标用户分析47-48
- 二、用户需求分析48-49
- 第五节“鹤城之旅”的总体构思49-51
- 一、信息构架49-50
- 二、“鹤城之旅”APP流程导图50-51
- 三、操作流程图51
- 第六节 设计作品展示51-56
- 一、启动界面设计51-52
- 二、欢迎界面设计52-53
- 三、首页设计53-54
- 四、定位导航54-55
- 五、信息查询55-56
- 本章小结56-58
- 结论58-60
- 附录A60-61
- 附录B61-63
- 注释63-64
- 参考文献64-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66-67
- 致谢67-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颖娟;;论旅游文化与阳朔西街[J];职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刘江;旅游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J];技术与市场;2005年02期
3 侯月洁;;旅游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J];甘肃农业;2006年02期
4 安智海;;对中国特色旅游文化建设的深度思考[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郭栩东;傅吉新;;基于旅游文化是一种概念的理解[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6 唐建军;;旅游文化主体是旅游文化研究的中心[J];潍坊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戴晓丹;;试论旅游文化的特征——基于文化与旅游的视角[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12期
8 桓占伟;;旅游文化及其主流研究反思——基于旅游文化概念的分析[J];人文地理;2007年04期
9 郑昌盛;;连云港市旅游文化建设探讨[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渠铭;;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波;;南京六朝旅游文化发展之我见[A];南京区域文化与旅游产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张延华;;以旅游文化为依托发展文化产业[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3 郑焱;李朝军;;旅游文化学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研究述评:回顾与展望[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兰宗荣;;略论古代闽北的旅游文化[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朱光媛;;浅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文化建设[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郝建平;;关于包头市旅游文化建设的思考[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芳宁;;乡村旅游文化初探——以福建省龙岩市为例[A];农村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C];2009年
8 杜一力;;传承霞客精神 建设新时期旅游文化[A];徐霞客研究(第14辑)[C];2006年
9 范今朝;;试论“主题山水”的构思与营建——兼论嘉兴市的旅游文化建设方略[A];徐霞客在浙江·续二——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申萍;孙健;;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旅游文化创新发展研究[A];201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冰凌;大力加强旅游文化建设[N];阿坝日报;2005年
2 山姗;提高旅游文化品位[N];中国旅游报;2004年
3 桓占伟;人文景观与旅游文化载体[N];中国旅游报;2004年
4 郭胜;旅游文化塑造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5年
5 张华;努力发掘和倡导旅游文化[N];中国特产报;2003年
6 师振亚;旅游文化的雅与俗[N];中国文化报;2005年
7 李永林;浅谈旅游文化特色建设[N];云南日报;2000年
8 曹玉成;兰州“相中”旅游文化[N];中国信息报;2003年
9 记者 刘文凤;为旅游文化宣传献计策[N];安阳日报;2006年
10 牛元 白祥;第三届成吉思汗旅游文化周再添三大亮点[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正超;旅游文化学课程内容整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晓琳;旅游文化研究方法体系探讨[D];兰州大学;2008年
3 刘志颐;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开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刘学娟;临沂市红色旅游文化产品的定位与开发[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5 迟妮娜;青岛旅游文化开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6 郑向春;民族旅游文化符号系统构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桓占伟;佛教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8 刘畅;鄂尔多斯市旅游文化发展与管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9 伍姚;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红色旅游文化建设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4年
10 曾玮;电视传播对旅游文化的影响与导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齐齐哈尔市旅游文化的APP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0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350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