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产业的溢出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14 22:09
本文关键词:我国互联网产业的溢出效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互联网产业的规模逐步扩大,截至2013年,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在用户规模数、信息资源和产业规模等方面迅猛发展。但是迄今对互联网产业的溢出效应还没有较为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在分析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的情况下,研究影响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因素,并探讨互联网产业产生的实际产出、出口和工资溢出效应。 本文选取2003-2011年全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先利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研究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影响因素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再利用区域间贸易关联空间权重矩阵,系统地测算了互联网产业对其他区域所产生的GDP水平、出口水平和工资水平的溢出效应。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程度水平、对外开放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与互联网产业人力资源规模是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产业增加值的主要因素,但是居民消费水平和互联网基础设施水平两因素的影响不显著。 (2)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中国互联网产业在东部地区发展较好,而在中西部则相对发展欠佳,而且中国东、中、西部的互联网产业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 (3)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对本地区及其他地区的GDP增长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互联网产业带动了本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出口;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对本地区的实际工资改善具有消极作用,但是对其它地区的实际工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最后,对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产业 面板数据 影响因素 空间权重矩阵 溢出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图表目录9-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选题背景10-11
- 1.1.2 选题意义11-12
- 1.2 论文内容与框架12-17
- 1.2.1 论文内容12-14
- 1.2.2 研究方法14-15
- 1.2.3 本文创新点15-17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17-25
- 2.1 相关理论17-19
- 2.1.1 互联网17-18
- 2.1.2 网络经济18-19
- 2.1.3 溢出效应19
- 2.2 文献综述19-23
- 2.2.1 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的研究19-21
- 2.2.2 互联网产业的影响因素21-22
- 2.2.3 溢出效应的研究22
- 2.2.4 互联网的溢出效应22-23
- 2.3 互联网产业的概念界定23-25
- 第三章 我国互联网产业的现状分析25-38
- 3.1 互联网基础情况25-29
- 3.1.1 互联网基本状况25-28
- 3.1.2 互联网应用情况28-29
- 3.2 互联网产业的就业现状29-30
- 3.3 互联网消费现状30-33
- 3.3.1 电子商务发展状况30-31
- 3.3.2 我国网购市场规模31-33
- 3.4 联网企业发展现状33-35
- 3.5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35-38
- 3.5.1 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35
- 3.5.2 移动互联网应用情况35-36
- 3.5.3 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36-38
- 第四章 互联网产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38-48
- 4.1 实证研究设计38-42
- 4.1.1 研究假设与变量选取38-40
- 4.1.2 实证模型设计40-42
- 4.2 实证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42-47
- 4.2.1 全国地区的互联网产业影响因素分析42-44
- 4.2.2 分区域的互联网产业影响因素分析44-47
- 4.3 本章实证结论47-48
- 第五章 互联网产业地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48-60
- 5.1 实证研究设计48-53
- 5.1.1 研究假设48-50
- 5.1.2 实证模型设计50-53
- 5.1.3 变量的选取与说明53
- 5.2 实证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53-58
- 5.2.1 互联网产业对GDP水平的溢出效应分析53-55
- 5.2.2 互联网产业对出口水平的溢出效应分析55-57
- 5.2.3 互联网产业对工资水平的溢出效应分析57-58
- 5.3 本章实证结论58-60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60-67
- 6.1 论文结论60-64
- 6.1.1 我国互联网产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论60-62
- 6.1.2 我国互联网产业地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结论62-64
- 6.2 政策建议64-66
- 6.2.1 加强互联网产业的规划与立法64
- 6.2.2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64-65
- 6.2.3 增强互联网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65
- 6.2.4 实施利于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人才战略65-66
- 6.3 研究贡献与不足66-67
- 参考文献67-70
- 致谢70-7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湖;张璇;;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区域差异与政策治理[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孙中伟;金凤君;王杨;;信息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作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4期
3 刘文新,张平宇;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03年04期
4 杨栋梁;;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05期
5 邓效;发展中的信息技术对国际电子贸易的影响[J];对外经贸实务;2002年07期
6 邱娟;汪明峰;;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05期
7 余鹏;;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地区比较——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实证分析[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04期
8 王宏伟;;信息产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11期
9 徐升华,毛小兵;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10 李强;刘强;陈宇琳;;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及其建设思路[J];北京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茂红;中国互联网产业组织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互联网产业的溢出效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6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366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