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新疆联通乌昌地区GSM无线设备替换搬迁项目进度管理

发布时间:2017-08-06 20:27

  本文关键词:新疆联通乌昌地区GSM无线设备替换搬迁项目进度管理


  更多相关文章: 无线设备 替换搬迁 进度管理


【摘要】: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项目的进度管理是决定一个项目是否能够按期完成的关键,由于受到项目内外部环境等变化因素的影响,致使项目的工期进度并不一定能够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实施,如何在项目周期内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修正项目计划,确保整个工期按既定的计划保质保量的完成,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这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项目的进度控制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否则盲目的追求工程进度,势必将造成工期延长,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项目的进度管理的涉及面很广,影响因素也很多,其技术性和综合性很强。但由于各种原因,项目的进度控制在国内的移动通信工程项目中并没有得到非常充分的重视和应用,尤其涉及在移动网络整网设备替换搬迁的项目当中,并没有一套完整的项目进度控制的系统方法。 随着中国3G移动通信的建设和发展,国内三大运营商同时面临着如何协调23G网络的项目投资,做到即要保护现有2G网络的投资收益,又要对3G网络扩容建设做到有的放矢,在此期间涉及到大规模的移动网络设备的更新改造、搬迁替换等一系列工程项目,由于搬迁规模大、并且影响现网在用业务,搬迁期间对网络质量的影响较大,如何将对网络质量的影响面控制到最小,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这对整个工程的项目进度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移动通信工程项目实施进度控制的一个有利条件。 本文作者长期从事移动网络的运行维护和新建扩容工程项目的网络规划和优化实施,在总结移动网络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2011年亲身参与的中国联通新疆分公司乌昌地区GSM移动网络设备搬迁替换工程,结合移动通信设备搬迁替换工程项目的特点,尝试将项目进度控制的理论和方法用于工作实践,并对此实践过程的进度管理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而希望能够为移动通信设备搬迁替换类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并为后期从事此类工程项目管理的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无线设备 替换搬迁 进度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626;TN929.53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11-13
  • 1.2. 文献综述13-16
  • 1.3. 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6-17
  • 1.4. 文章结构17-18
  • 第二章 项目进度管理的相关理论18-31
  • 2.1. 移动通信工程的项日管理18-21
  • 2.1.1. 项目的定义18-19
  • 2.1.2. 项目的特点19-21
  • 2.2. 移动通信工程的进度管理21-31
  • 2.2.1. 相关理论21-28
  • 2.2.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28-31
  • 第三章 乌昌地区GSM无线设备替换搬迁项目综述31-39
  • 3.1. 项目背景介绍31-34
  • 3.1.1. 乌昌地区GSM网络概况31-32
  • 3.1.2. 设备搬迁的必要性分析32-34
  • 3.2. 设备搬迁替换原则和思路34
  • 3.2.1. 替换原则34
  • 3.2.2. 替换思路34
  • 3.3. 项目搬迁的初步方案34-36
  • 3.4. 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36-39
  • 第四章 GSM无线设备替换搬迁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39-50
  • 4.1. 范围及工作分解结构39-42
  • 4.1.1. 搬迁项目工作目标39-40
  • 4.1.2. 工作任务分解40-42
  • 4.2. 搬迁项目责任分工和组织矩阵42-46
  • 4.3. 项目的进度安排46-50
  • 4.3.1. 进度计划分析46-48
  • 4.3.2. 重大里程碑48
  • 4.3.3. 项目的进度计划48-50
  • 第五章 GSM设备替换搬迁项目的进度控制50-59
  • 5.1. 项目搬迁前期的进度控制50-53
  • 5.1.1. 资源配备和调度50
  • 5.1.2. 搬迁项目的工作流程是否合理50
  • 5.1.3. 人员的培训50
  • 5.1.4. 工作任务的进一步细化50-53
  • 5.2. 施工过程中进度控制53-58
  • 5.2.1. 建立日报制度53-55
  • 5.2.2. 确定沟通机制55
  • 5.2.3. 重点工作实现24小时监控55-58
  • 5.2.4. 突发问题的及时处理58
  • 5.3. 施工完毕后的进度控制58-59
  • 第六章 乌昌GSM设备替换搬迁项目的效果评价59-62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62-64
  • 参考文献64-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静;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山西电子技术;2000年04期

2 周仁杰;中国联通上海分公司电信业务的发展[J];电信科学;1999年07期

3 谢青海;高速发展的联通福建通信网[J];电信科学;2000年07期

4 王明松;安徽省移动短消息的建设和持续发展[J];电信科学;2001年03期

5 周猛,李默芳,黄宇红,丁海煜;“十五”期间中国移动频谱最小需求预测[J];电信科学;2001年04期

6 蔡玉红,黄丽;电信新技术推广成功的影响因素[J];广东通信技术;2003年07期

7 ;一项新兴的增值业务——小区广播服务[J];电子科技;2001年22期

8 金峰;浅析短信息技术在邮政企业中的应用[J];邮政研究;2003年05期

9 李宝华;香港的移动电话市场[J];广东通信技术;1998年04期

10 王磊,董晖;EDGE技术发展综述[J];电信科学;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远锋;;GSM-TD互操作优化探讨[A];广东通信2010青年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2 倪世昆;;浅谈几种GSM-R网络影响C3列控业务的情况[A];郑州铁路局“十百千”人才培育助推工程论文集[C];2011年

3 王洪安;;GSM无线网络覆盖综合解决方案[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张文静;;TD网络分流GSM网络业务的方案研究[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健;李方村;;GSM无线网络质量影响因素分析[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沈敏;;不同场景GSM插花基站优化控制策略的研究[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炎俊;;GSM公共控制信道优化分析[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吴立文;;GSM网络中的掉话问题浅析[A];湖北省通信学会、武汉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曹禄;王星;钟震宇;;一种GSM网络话务密集区域基站建设与载频扩容方法[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周家屹;;GSM半速率在成都的使用分析和建议[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摩托罗拉多载波功放基站焕发GSM新活力[N];人民邮电;2010年

2 姚传富;从GSM到WCDMA:实现无缝平滑过渡[N];人民邮电;2009年

3 本报记者 安勇龙;一定要处理好GSM网络和WCDMA网络互联互通[N];中国电子报;2009年

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曾文豪;中国移动TD/GSM互操作实施解析[N];通信产业报;2009年

5 上海百林通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门 成彪 薛真;百林通信GSM网络MOS拉升优化解决方案[N];通信产业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伊佳;中国联通:让WCDMA媲美GSM[N];通信产业报;2009年

7 ;系统集成助力GSM——R系统建设[N];中国电子报;2009年

8 ;诺西为武广高铁提供GSM——R方案[N];人民邮电;2010年

9 杨冰;GSM协会公布2012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进展情况[N];人民邮电;2011年

10 ;展讯联合锐合通信发布可视TD/GSM模块[N];人民邮电;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晔;GSM-R系统时间分布模型及切换决策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徐珊珊;1800MHz GSM移动电话射频电磁场敏感细胞筛选及生物学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李磊;移动通信GSM中密码算法安全性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4 孙耀吾;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张成;应用于2G/3G移动通信的数字辅助单通道多模接收机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杨于村;基于公众移动通信网的端到端加密语音传输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7 韩科锋;应用于2G/3G移动通信的多模发射机芯片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赵新辉;无线光通信中旋光调制技术及偏振传输理论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赵新辉;无线光通信中旋光调制技术及偏振传输理论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马捷;无线通信系统中天线的优化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霞;GSM-R高级语音呼叫业务在铁路调度通信中应用的建模与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丁s,

本文编号:631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631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8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