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链构建及发展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13:09

  本文关键词: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链构建及发展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江苏 三网融合 产业链 灰色关联分析法 因子分析


【摘要】:2010年国务院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并于2010年7月和2011年12月分两批公布了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江苏省内宁、苏、锡、常、镇、扬、通、泰8市入选。三网融合对于促进江苏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三网融合将刺激电子信息产业升级,推动江苏经济的战略转型。因此,把握好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现状,研究构建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链,提出江苏省三网融合发展策略,意义深远。 本文结合江苏省经信委项目,以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参考大量研究文献,系统分析国内外三网融合发展经验和现状,然后通过调研了解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现状,探讨其优势与不足;接着构建符合江苏省情的三网融合产业链,认真研究省内布局;最后通过实证计算,提出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发展建议,推动江苏三网融合进程。 本文主要研究以下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对三网融合概念、含义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国外发展经验和国内最新进展;二是通过调研发现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整体发展良好,产业链条完备,电子信息制造业优势明显,但自主创新研发能力较弱;三是构建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链体系结构,省内呈现“南强北弱”的布局;四是通过实证分析确定电信和广电运营商是江苏三网融合产业链中的战略环节,服务质量是三网融合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五是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先发展电信、广电事业,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用户体验等策略。 本文以江苏省内三网融合相关企业为调研对象,综合使用查阅统计年鉴、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各种方法,获取一手资料和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构建模型进行定量计算,并对进一步深入探究江苏三网融合产业的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江苏 三网融合 产业链 灰色关联分析法 因子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626;F49;G229.2-F;F2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
  • 1.2.2 研究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12-16
  • 1.3.1 国外研究概述12-14
  • 1.3.2 国内研究概述14-16
  • 1.3.3 国内外研究小结16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16-17
  • 1.4.1 研究方法16-17
  • 1.4.2 研究框架17
  • 1.5 创新之处17
  • 1.6 本章小结17-19
  • 第二章 三网融合产业链相关理论19-28
  • 2.1 三网融合19-22
  • 2.1.1 三网融合的概念19-20
  • 2.1.2 三网融合的内涵20-21
  • 2.1.3 三网融合现有政策21-22
  • 2.2 产业22-23
  • 2.3 产业链23-24
  • 2.3.1 产业链研究现状23-24
  • 2.3.2 产业链的概念24
  • 2.4 三网融合产业24-25
  • 2.4.1 三网融合产业的定义24
  • 2.4.2 三网融合产业体系24-25
  • 2.5 三网融合产业链25-27
  • 2.5.1 三网融合产业链的定义25-26
  • 2.5.2 相关产业链研究26-27
  • 2.6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现状调查28-43
  • 3.1 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调查28-29
  • 3.1.1 调查对象28
  • 3.1.2 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类别表28-29
  • 3.1.3 调查方法29
  • 3.1.4 调查内容29
  • 3.2 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基础29-35
  • 3.2.1 计算机相关设备29-30
  • 3.2.2 网络和传输相关设备30-31
  • 3.2.3 融合终端相关设备31-32
  • 3.2.4 三网融合相关软件32-33
  • 3.2.5 集成电路芯片33
  • 3.2.6 三网融合增值业务产品33-35
  • 3.3 江苏省分区域三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35-39
  • 3.3.1 苏南地区35-37
  • 3.3.2 苏中地区37-38
  • 3.3.3 苏北地区38-39
  • 3.4 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39-42
  • 3.4.1 从三网融合产业类别表进行分析39-41
  • 3.4.2 江苏分区域的三网融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41-42
  • 3.5 本章小结42-43
  • 第四章 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链构建及实证分析43-63
  • 4.1 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链43-46
  • 4.1.1 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链构建43-44
  • 4.1.2 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链分析44-46
  • 4.2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链战略环节确定46-54
  • 4.2.1 产业链中战略环节确定的经济学原理46-47
  • 4.2.2 灰色关联模型构建47-48
  • 4.2.3 层次分析法概述48-49
  • 4.2.4 实证计算过程49-53
  • 4.2.5 结论53-54
  • 4.3 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链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研究54-62
  • 4.3.1 因子分析原理54-55
  • 4.3.2 调查问卷设计55-56
  • 4.3.3 问卷调查样本的确定56-57
  • 4.3.4 数据预处理57-58
  • 4.3.5 因子分析过程58-61
  • 4.3.6 结论61-62
  • 4.4 本章小结62-63
  • 第五章 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发展策略建议63-68
  • 5.1 优先发展电信业与广播电视业63-64
  • 5.1.1 积极推进“光纤到户”63
  • 5.1.2 促进江苏广电部门和电信运营商的合作63-64
  • 5.2 提升三网融合服务,,加强用户体验64-66
  • 5.2.1 鼓励江苏相关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三网融合技术64-65
  • 5.2.2 推出江苏三网融合“四大民生示范工程”65-66
  • 5.3 尽快制定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发展政策66
  • 5.4 带动三个基本面,遴选五个省级三网融合重点推进城市66-67
  • 5.5 本章小结67-68
  • 结束语68-70
  • 致谢70-72
  • 参考文献72-75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情况75-76
  • 附录76-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丹华;陆红伟;王润润;;网上营业厅服务质量评价实证研究——以江苏移动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李心芹,李仕明,兰永;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4期

3 朱金善;章文俊;尹建川;孙立成;;基于统计分析软件的海上光污染调查问卷设计[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姜智峰;唐雄燕;;三网融合产业发展探析[J];电信网技术;2010年10期

5 ;国务院决定推动电信网广电网及互联网三网融合[J];电子政务;2010年01期

6 张铁男;罗晓梅;;产业链分析及其战略环节的确定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6期

7 杨秀玉;孙嘉;;我国电信行业三网融合问题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倪兰;赵经纬;陈琛;李正豪;;专家热议三网融合进展 电信运营商可借鉴互联网模式[J];通信世界;2010年21期

9 黄海峰;;三网融合“上海样板”分歧渐显[J];通信世界;2011年03期

10 储成祥;戴啸涛;杨晓冬;;我国农业信息化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需求评价与对策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翁佳焰;[N];通信信息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其华;湖南广电三网融合下业务拓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王朴;3G产业链中电信运营商定位与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3 蒋霞美;我国信息产业链的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4 曾建;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合作竞争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5 孙星;因子分析法在江苏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麻礼念;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三网融合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45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645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d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