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株洲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8 17:20

  本文关键词:株洲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株洲市 城市管理 数字化


【摘要】:数字化城市管理是解决传统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不及时、政府管理缺位等弊端的有效和可持续的模式。美国、新加坡以及国内的北京东城区、深圳市、扬州市等地区通过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利益。株洲市作为国家建设部批准的41个数字城市管理试点城市之一,创新建立了株洲市的城管运作模式。在株洲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三年多中,系统运行稳定,总体效果良好,绩效日益明显。但仍然存在着数字城管系统功能少、数字化城市管理范围窄、城市管理公共资源使用率不高和信息采集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推动株洲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务流程重组,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结合参与株洲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多年经验,提出了改进对策。完善数字城管信息系统平台以提高信息采集范围及准确率,,升级系统软件以达到灵活制定工作流程、进行数据统计和实行多级派遣的目标,增加数字园林绿化综合管理系统、数字化市政管理系统和数字照明监控等系统以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建立县区级平台,建设以加强市级平台与县(区)级平台之间的纵向联系,避免县区与县区之间、县(区)与市之间的相互封闭,实现市县互通和资源共享,高效整合全市资源,避免出现“信息孤岛”;建立株洲市数字化管理评价体系以推进城市管理运行长效化,健全“城管通”实时传输设备制度以实现监管无缝隙、指挥高效率、考评全自动;扩大数字管理考评范围以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加强监督。为保障数字化城市管理升级方案的顺利实施,作者从资金、技术、人员和项目服务与维护四个方面探索保障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株洲市 城市管理 数字化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99.27;F4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11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3.1 国外数字化城市管理研究现状13-14
  • 1.3.2 国内数字化城市管理研究现状14-16
  • 1.4 论文思路与方法16-17
  • 1.5 论文结构安排17-19
  • 第2章 数字化城市管理相关理论概述19-28
  • 2.1 数字化城市管理涵义及其基本构架19-25
  • 2.1.1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涵义19
  • 2.1.2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理论架构19-20
  • 2.1.3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要件20-22
  • 2.1.4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工作流程22-23
  • 2.1.5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方法23-25
  • 2.2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理论基础25-28
  • 2.2.1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三维结构体系”25-26
  • 2.2.2 信息化理论26
  • 2.2.3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26-27
  • 2.2.4 服务型政府理论27
  • 2.2.5 城市竞争理论27-28
  • 第3章 国内外数字化城市管理实践经验研究28-35
  • 3.1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国际实践28-29
  • 3.1.1 美国“第一政府”网站28-29
  • 3.1.2 新加坡 PPGIS 系统29
  • 3.2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国内实践29-33
  • 3.2.1 北京东城区网络化城市管理新模式29-31
  • 3.2.2 成都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31-33
  • 3.3 经验与启示33-35
  • 第4章 株洲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5-42
  • 4.1 株洲市城市发展简介35
  • 4.2 株洲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概况35-40
  • 4.2.1 株洲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发展历程35-36
  • 4.2.2 株洲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主要内容36-37
  • 4.2.3 株洲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初步成效37-39
  • 4.2.4 株洲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主要经验39-40
  • 4.3 株洲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40-42
  • 第5章 株洲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改进对策42-54
  • 5.1 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42-48
  • 5.1.1 升级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42-46
  • 5.1.2 加强县区级平台建设46-48
  • 5.2 建设株洲市城市管理考评信息系统48-50
  • 5.2.1 建设目标49
  • 5.2.2 系统特点49
  • 5.2.3 系统功能49-50
  • 5.3 扩大数字化城市管理考评范围50-52
  • 5.3.1 基本原则50
  • 5.3.2 明确职责50-51
  • 5.3.3 考评系统运行51-52
  • 5.4 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保障措施52-54
  • 5.4.1 资金保障52
  • 5.4.2 技术保障52-53
  • 5.4.3 人员保障53
  • 5.4.4 项目服务与维护53-54
  • 结论与展望54-56
  • 参考文献56-59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59-60
  • 致谢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存玲;马飞虎;胡庆武;朱李忠;;基于移动道路测量技术的城市管理部件数据采集[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8年06期

2 杨宏山;;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制度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1期

3 杨宏山;;美国城市运行管理及其启示——以巴尔的摩市的CitiStat项目为例[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8年06期

4 杨宏山;严岩;;城市绩效管理模式比较研究——以北京市DUM模式与美国巴尔的摩市CitiStat项目为例[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年05期

5 常晋义,沈健,周蓓;构建数字城市的技术体系[J];常熟高专学报;2002年04期

6 赖明;加快建设事业信息化与数字城市建设[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4期

7 宋刚;;英国游牧项目打造移动政务[J];科技潮;2006年07期

8 杨国清,祝国瑞,张立亭;数字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12期

9 陈群民,白庆华;新世纪中国城市信息化管理的探索[J];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04期

10 史永亮 ,刘革生;基于数字城市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J];现代城市研究;200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轶;我国城市管理模式沿革及其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涛;昆明市城市管理数字化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任志儒;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4 徐峰;基于信息化的政府机关绩效管理改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王洁华;浙江省诸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李舒;城市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黄金龙;六安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95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695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f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