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抚顺联通移动通信全业务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01:08

  本文关键词:抚顺联通移动通信全业务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市场份额 通信业务 营销策略 抚顺联通


【摘要】:中国联通在移动通信业务上的运营,并非一帆风顺。虽然中国联通在成立伊始,即已选择当时最为先进的GSM移动网络作为自己的当家支柱,但是由于面临从资金到技术上的,一系列难题,中国联通一直未能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2002年,中国联通开始运营与GSM同属于2G时代的CDMA网络,本想借此突破利润丰厚的高端市场,最终却因经营不善而不得不面对与GSM网络“左右互搏”的局面。在出售了CDMA网络换取大量资金,并获得了全球范围内最为成熟的WCDMA制式3G牌照后,中国联通在移动通信业务上面临着一个扭转竞争局面的良机。品牌战略是谋求发展的一项措施,那么对于现在的联通来说,打造卓越的品牌影响客户的感知是势在必行的。 在过去的三年里,辽宁联通充分发挥全业务运营优势,尤其是2011年,辽宁联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奠基之年。一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集团公司“经营要有新突破、服务要上新台阶、管理要上新水平、队伍要有新活力”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凝心聚力,做大做强,全力推动辽宁联通实现新跨越”的中心任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不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持续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一些主要领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本文通过总结反思中国联通在移动通信业务上的运营历史和经验,并结合分析其近期在3G业务上采取的营销策略,重点打造联通全业务品牌,谋发展,想战略,将3G做大,宽带做强,利用融合业务的优势发挥各项业务的占比,本着力图为抚顺联通打造全业务品牌的想法,从而展开了对抚顺联通发展战略的研究以及希望此文会对今后通信业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第二部分中国通信业市场背景分析。本章主要描述全球移动通信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对抚顺联通通信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抚顺联通移动通信业务运营情况。本章回顾了抚顺联通在移动通信业务市场上运营的历史和现状,并总结分析了抚顺联通目前在移动通信业务运营上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第四部分抚顺联通业务市场定位与提升策略。本章从目标客户角度,对目前抚顺联通所处的市场战略环境进行分析。 第五部分抚顺联通全业务发展战略。本章通过全业务的优势对联通过去一年的贡献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到结论,抚顺联通全业务的营销策略主要在于全业务的优势结合和发挥,带动各项业务的占比,从而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 第六部分对新电信时代通信业务发展的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市场份额 通信业务 营销策略 抚顺联通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626.5
【目录】:
  • 论文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第1章 绪论10-13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11-13
  • 第2章 中国通信行业市场背景分析13-20
  • 2.1 移动通讯主流技术分析13-17
  • 2.1.1 第1代移动通信技术13
  • 2.1.2 第2代移动通信技术13-15
  • 2.1.3 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15-17
  • 2.2 中国3G移动通讯发展态势17-18
  • 2.3 中国移动通讯政策走向18-19
  • 2.4 中国联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9-20
  • 第3章 抚顺联通移动通信业务现状分析20-25
  • 3.1 辽宁联通移动通信业务发展现状20-21
  • 3.2 抚顺联通近期工作重点21-22
  • 3.3 抚顺联通移动通讯业务存在的问题22-25
  • 3.3.1 移动用户ARPU值均偏低22
  • 3.3.2 品牌号召力不足22-23
  • 3.3.3 增值业务发展乏力23
  • 3.3.4 用户有效发展率低23-24
  • 3.3.5 GSM网络无线频谱资源不足24
  • 3.3.6 3G网络覆盖面不足24-25
  • 第4章 抚顺联通市场定位与全业务品牌战略25-38
  • 4.1 抚顺联通移动通信业务市场细分25-27
  • 4.1.1 依据用户年龄所做的市场细分25-26
  • 4.1.2 依据消费能力所做的市场细分26-27
  • 4.2 抚顺联通移动通信业务目标市场定位27-30
  • 4.2.1 GSM业务目标市场定位27
  • 4.2.2 3G业务目标市场定位27-30
  • 4.3 抚顺联通全业务品牌战略的目标30-32
  • 4.3.1 3G做“大”30
  • 4.3.2 宽带做“强”30-31
  • 4.3.3 2G做“稳”31
  • 4.3.4 融合业务做“快”31
  • 4.3.5 集团客户做“深”31-32
  • 4.3.6 渠道做“全”32
  • 4.3.7 网络做“广”32
  • 4.3.8 服务做“细”32
  • 4.4 抚顺联通全业务品牌战略32-38
  • 4.4.1 “沃·家庭”品牌建设33-34
  • 4.4.2 “沃·商务”品牌建设34-38
  • 第5章 抚顺联通全业务发展策略38-51
  • 5.1 业务带动市场份额的提升38-40
  • 5.2 全业务发展策略40-51
  • 5.2.1 全业务发展策略40-41
  • 5.2.2 树立意识41-42
  • 5.2.3 措施42-51
  • 第6章 对新电信时代抚顺联通市场份额提升情况的思考和探讨51-53
  • 参考文献53-57
  • 致谢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传礼;借融合东风 铸破浪大船——记达州联通公司[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0年12期

2 王仲淳;;联通,精彩果真无处不在?[J];现代经济信息;2007年07期

3 高弋坤;;联通iPhone各地脱销 虚火背后还要冷静[J];通信世界;2010年27期

4 乔楠;;中国联通“取缔消费陷阱,投诉限时办结”[J];通信世界;2006年09期

5 ;中国联通:CDMA技术大显身手[J];电子商务;2002年05期

6 ;深信服VPN应用于中国联通重庆分公司[J];通信世界;2006年32期

7 易瓯;;联通海外上市之路[J];资本市场;2000年09期

8 ;中兴:精诚合作,共同成功[J];通信世界;2006年26期

9 晨星;联通迈向国际化[J];企业文化;2001年05期

10 庞微;曹立平;;中国联通大举挺进CDMA[J];中国电信业;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力凡;;中国联通G&G双模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介绍[A];2005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晓明;;向NGN演进过渡的成功实践——中国联通数据、固定、互联网网络建设历程回顾[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夏毅明;;新技术提升客户满意度——联通3G视频客服系统[A];信息让生活更美好——江苏省通信行业信息化案例选编[C];2010年

4 侯士彦;;序言[A];通信电源新技术论坛2011通信电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沈文粹;;中国联通“村村通”VSAT系统介绍[A];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少峰;;关于建立中国联通人才队伍的几点思考[A];中国通信发展与经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孟力;王月;于守洵;潘涠涛;;基于分形理论的通信市场用户发展数量预测[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宝奇;;卫星通信是突发灾害时快捷、有效的通信保障手段——卫星通信在中国联通“汶川”抗震救灾中应用介绍[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专题报告[C];2008年

9 李静;;中国联通面向IMS的网络融合演进的探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李宝奇;;卫星通信是突发灾害时快捷、有效的通信保障手段——卫星通信在中国联通“汶川”抗震救灾中应用介绍[A];中国科协2008防灾减灾论坛特邀报告、专题报告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徐榕蔚;我市启动“信息化下乡”活动[N];威海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杨康;珠海首个3G社区落户诚丰星座[N];珠海特区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张雪楠;爱洒边疆写赤诚[N];图们江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刘晓峰;创造新优势 实现新发展[N];经济日报;2009年

5 记者 刘洋 通讯员 浩新;赵润田会见中国联通山东省分公司总经理霍海峰一行[N];菏泽日报;2009年

6 通讯员 邱少美;将网络优化进行到底[N];人民邮电;2010年

7 记者 周蕊 黄安琪 赵丹丹;“史上最贵微博”是如何出现的[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姚传富;联手合作共创CDMA美好明天[N];人民邮电;2005年

9 杨玲玲;继续深化转型 全力推动公司事业迈上新台阶[N];人民邮电;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龚友国;中国联通 联通灾区人民心[N];中国企业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红;基于顾客满意度的电信运营商竞争优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桂宏新;通信行业移动业务市场机制及效率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3 王斌;基于动态关系的电信企业资源与核心能力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刘志强;电信个人客户价值度量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张成波;我国电信市场竞争模式与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温丹辉;电信业的过度竞争、串谋与资源共享[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7 张立华;我国通信运营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8 蒋红娟;中国电信业的市场化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9 吴艳文;基于制度和技术的产业组织协同演化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10 李荣华;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的有效竞争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中国联通公司(北方)农村地区电信全业务发展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2 沙磊;长春联通3G通信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杨磊;河南联通电子渠道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李引;沈阳联通沈北分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赵峥;北京联通即时通业务平台功能分析和方案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潘丽威;沈阳联通公司3G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陆石标;案例研究:东莞联通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廖治平;西安联通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何松;北京联通3G公交视频监控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高实;吉林联通电子渠道建设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01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801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d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