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移动同步软件营销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13:21
本文关键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移动同步软件营销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移动同步软件 社会网络分析 营销策略 应用客户网络
【摘要】: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应用也更为普及,手机作为用户的移动终端承载了越来越多的用户个人信息。囿于当时手机存储空间、移动网络和手机功能的局限性,并且出于安全考虑,用户对于手机上的个人信息具有强烈的备份需求,这就决定了现在以及未来较长时期内,移动同步软件都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产品市场上,如何成功推销移动同步软件、取得市场份额并保证市场占有率,对移动同步软件企业获取竞争优势至关重要。本研究从移动同步软件应用客户网络视角从发,基于应用客户网络的实证量化研究结论,制订可行、合理的软件营销策略,为移动同步软件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具体开展的研究内容和得到的主要结论总结如下。 首先,介绍了选题开展研究的背景,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制订可行研究框架。梳理了移动同步软件的发展需求,提出开展研究的现实背景;基于移动同步软件和社会关系网络两个主题的文献研究,指明本研究的可行性;确定可行的研究技术路径、制订研究框架图。 其次,为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理论基础。分别从研究开展所涉及的两大理论范畴,即营销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入手,理顺现代营销理论的发展脉络、并做简要评述,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为研究的深入开展寻找可行研究工具。 再次,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开展移动同步软件应用客户网络的实证量化研究。以笔者所在互联网公司的移动同步软件产品为研究对象,开展的应用客户网络实证网络分析结果表明,移动同步软件应用客户网络存在鲜明的结构特点:网络密度较小、网络分群现象显著,无联系、小团体和大团体三个代表性网络群体各自具有显著的网络特点;移动同步软件应用客户网络中心性不均衡特征显著;应用客户网络中个体客户的结构洞水平差异较大。实证结果说明在已经开发的应用客户网络存在明显的不足,同时也为移动同步软件的营销提供了更广的空间。 最后,依据移动同步软件的市场特点、结合实证研究结论,为移动同步软件营销制订营销策略。分别制订了针对产品研究的数据银行策略,以及针对应用客户网络的定位策略、稳定策略、成长策略和互动策略,为移动同步软件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移动同步软件 社会网络分析 营销策略 应用客户网络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9;F2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3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9-10
- 1.2 相关研究简述10-11
- 1.2.1 移动同步软件的相关研究10
- 1.2.2 社会网络的应用研究10-11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1.4 研究技术路径12-13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13-20
- 2.1 现代营销理论简述13-16
- 2.1.1 顾客导向的营销理论13-15
- 2.1.2 基于网络的营销理论15
- 2.1.3 现代营销理论的简评15-16
- 2.2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概述16-19
- 2.2.1 社会网络的基本内容16-17
- 2.2.2 社会网络的理论基础17-18
- 2.2.3 社会网络分析基本方法18-19
- 2.2.4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营销领域的应用19
- 2.3 小结19-20
- 第3章 移动同步软件应用客户的社会网络分析20-34
- 3.1 移动同步软件的兴起与发展20-21
- 3.1.1 移动同步软件的兴起20
- 3.1.2 移动同步软件的发展20-21
- 3.1.3 移动同步软件应用客户网络分析的优势21
- 3.2 移动同步软件应用客户网络分析的设定21-24
- 3.2.1 应用客户网络分析的基本内容22
- 3.2.2 中心性分析的关键指标22-24
- 3.3 移动同步软件社会网络分析的准备工作24-27
- 3.3.1 研究范围及样本选取24
- 3.3.2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24-27
- 3.4 移动同步软件社会网络分析结果27-32
- 3.4.1 应用客户网络的总体特征27-29
- 3.4.2 应用客户的自我中心网络分析29-30
- 3.4.3 应用客户网络中心性分析30-31
- 3.4.4 同步软件应用网络结构洞分析31-32
- 3.5 小结32-34
- 第4章 移动同步软件营销现状及策略设计34-41
- 4.1 实现移动同步软件营销的前提34-35
- 4.1.1 移动同步软件的特点34
- 4.1.2 移动同步软件的营销特点34-35
- 4.2 移动同步软件的营销现状及问题35-36
- 4.2.1 移动同步软件的营销现状35
- 4.2.2 移动同步软件营销中的主要问题35-36
- 4.3 移动同步软件营销策略的设计36-40
- 4.3.1 针对性产品研发创新——数据银行策略36
- 4.3.2 回应应用客户的分众需求——定位策略36-37
- 4.3.3 锁定网络核心客户——稳定策略37-38
- 4.3.4 挖掘网络潜力客户——成长策略38
- 4.3.5 增强网络粘性——互动策略38-40
- 4.4 小结40-41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41-43
- 5.1 总结41
- 5.2 展望41-43
- 参考文献43-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小平;吕益贤;;关系网络与中国乡村社会关系变迁[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2 杨学成;隋越;岳欣;;机构微博的社会关系网络构建——以腾讯商学院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樊金娥,金楠;弱势群体: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孤独者[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卜长莉;社会关系网络是当代中国劳动力流动的主要途径和支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阮宁君;沈林;;2个数据库之间数据同步的软件设计[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8年04期
6 包福存;;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妇女社会关系网络问题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8期
7 雷宏振;郭庆;张子超;;社会关系网络对组织知识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崔驰;金喜在;;劳动力社会关系网络构建的新视角[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林民书;牢铖强;;社会关系网络转换与企业的发展——一个关于企业走向成熟的制度演化分析框架[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3期
10 杨学成;张晓航;;社会网络分析在市场营销学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6期
,本文编号:803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803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