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世界交往行动的理论研究
本文关键词:虚拟世界交往行动的理论研究
【摘要】:在互联网及其应用技术基础上出现的虚拟世界,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主体、社会和文化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造成了交往行动的合理化的危机。对虚拟世界交往行动进行理论分析,不仅能够为缓解交往行动危机提供出路,而且能够为实现虚拟世界交往行动合理性提供理论反思和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论文研究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首先,阐述了论文写作的来源、背景和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加以评价,以及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对以往研究有所认知;其次,分析了交往行动的本质规定。通过对交往行动本质规定的分析,为认识虚拟世界的交往行动和进行理论研究奠定基础;再次,对虚拟世界的交往行动进行研究,认识虚拟世界技术特征下的交往行动在主体、社会和文化方面影响的现实表现;然后,以交往行动理论为依据对虚拟世界交往行动在主体、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影响进行理论反思;最后,在对虚拟世界交往行动的理论反思的基础上,得到反思为实现虚拟世界交往行动合理性提供的启迪。 论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对有关交往行动理论的书籍原著进行分析理解,对虚拟世界交往行动的认识和分析打下理论基础;(2)比较研究法。根据与现实世界交往行动的比较研究,实现对虚拟世界交往行动的认识和分析;(3)因果分析方法。由于虚拟世界不合理的交往行动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借助交往理论给予分析指导。
【关键词】:虚拟世界 交往行动 虚拟世界的交往行动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49;C91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课题的来源、背景与意义10-12
- 1.1.1 课题来源10
- 1.1.2 课题背景10-11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2.3 对国内国外研究成果的评价14-15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5-17
- 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5
- 1.3.2 课题研究程序与方法15-17
- 第2章 交往行动的本质规定17-23
- 2.1 交往行动的概念分析17-19
- 2.1.1 交往行动的内涵17-18
- 2.1.2 交往行动的特点18-19
- 2.2 交往行动的历史和理论演化19-20
- 2.2.1 交往行动的历史发展19-20
- 2.2.2 交往行动的理论演化20
- 2.3 交往行动的动因20-22
- 2.3.1 社会因素20-21
- 2.3.2 心理因素21-22
- 2.4 本章小结22-23
- 第3章 虚拟世界的交往行动23-35
- 3.1 交往行动新世界:虚拟世界23-26
- 3.1.1 虚拟世界:交往行动的技术支撑23-24
- 3.1.2 虚拟世界交往行动的新突破24-25
- 3.1.3 虚拟世界交往行动的特点25-26
- 3.2 虚拟世界交往行动的社会状况26-29
- 3.2.1 虚拟世界中的社会冲突27
- 3.2.2 利益纷争的新表现27-28
- 3.2.3 制度规范的价值缺失28-29
- 3.3 虚拟世界交往行动主体的变化29-31
- 3.3.1 情感的淡漠29-30
- 3.3.2 自我认同危机30
- 3.3.3 主体的自我异化30-31
- 3.4 虚拟世界交往行动中的文化嬗变31-33
- 3.4.1 语言地位的改变31-32
- 3.4.2 沟通及其环境的变化32-33
- 3.4.3 道德责任意识的衰退33
- 3.5 本章小结33-35
- 第4章 虚拟世界交往行动的理论反思35-44
- 4.1 虚拟世界中主体的交互能力35-37
- 4.1.1 主体的交往能力35-37
- 4.1.2 交往主体的交往素质37
- 4.2 虚拟世界中的社会统一37-40
- 4.2.1 规范的认同38
- 4.2.2 虚拟社会制度规范的形成38-39
- 4.2.3 主体与社会统一39-40
- 4.3 虚拟世界中的文化的连续40-43
- 4.3.1 共通的文化观念40
- 4.3.2 文化、利益和规范40-41
- 4.3.3 主体能力、社会整合和文化的联合41-43
- 4.4 本章小结43-44
- 第5章 虚拟世界交往行动的现实启迪44-53
- 5.1 虚拟世界交往行动的合理性44-46
- 5.1.1 语言在社会交往中的基础地位44-45
- 5.1.2 理解促进沟通的实现45
- 5.1.3 理性确立交往行动遵循的准则45-46
- 5.2 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46-49
- 5.2.1 提供祛除异化的新出路47
- 5.2.2 人的本质获得进一步发展47-48
- 5.2.3 促进科学技术与现实生产力的结合48-49
- 5.3 社会整合对制度规范的需要49-51
- 5.3.1 制度规范的重要性49-50
- 5.3.2 合理形成有效的制度规范50-51
- 5.4 文化对交往行动的价值指引51-52
- 5.4.1 主流价值观的确定51-52
- 5.4.2 文化传统的延续52
- 5.5 本章小结52-53
- 结论53-55
- 参考文献55-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58-59
- 致谢59-60
- 作者简介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ndre Dua;Kerrin Heil;Jon Wilkins;;企业如何与政府打交道[J];当代经理人;2010年03期
2 袁正清;;交往行为理论与国际政治研究——以德国国际关系研究视角为中心的一项考察[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09期
3 鲍柯帆;;浅析哈贝马斯的科技伦理思想[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4 王晓华;范舒;;少年司法中的商谈、共识与社会和谐[J];魅力中国;2010年13期
5 王晓升;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和物化——评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劳动二重性思想的批评[J];求是学刊;2004年05期
6 唐丽娜;;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主体间性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王文彬;周莹;;转型时期社会资本对人力资本影响变化的理论认识[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蒋国林;市场经济中的交往特征[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08期
9 施文洁;试析学分制下的主体交往模式[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6期
10 张锦智,吴翠花;新制度经济学思想中的主体间性视角[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卫民;;西方协商民主发展的分析及其启示[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2 牛静;;视觉时代的奥运会开幕式研究——应对和困惑[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刘宏展;梁瑞生;;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交往[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魏名国;;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和谐社会[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5 何霞红;;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对话永远是一种冒险[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2 梁捷;对话永远是一种冒险[N];中国保险报;2005年
3 陈娟;哈贝马斯与现代性理论[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4 ;解读信息化战争的思维钥匙[N];解放军报;2005年
5 华东师范大学 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盛洪;布坎南与宪政经济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7 胡润忠;哈贝马斯的话语民主理论[N];学习时报;2008年
8 成彩平;交往中成长 合作中成才[N];光明日报;2005年
9 清华大学 万俊人;跨世纪的“现代性”规划[N];社会科学报;2001年
10 韩庆祥;研究马克思: 值得注意的几种倾向[N];学习时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卓红;川西茶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生成和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金萍华;网络交往中的身体嵌入[D];复旦大学;2009年
3 时立荣;社团交往成本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卢斌;哲学视域下的网络社会交往[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吴宏政;历史生存论的观念[D];吉林大学;2004年
6 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董才生;社会信任的基础:一种制度的解释[D];吉林大学;2004年
8 陈秋珠;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D];吉林大学;2006年
9 胡凡刚;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汪怀君;人伦背景下的交往伦理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芸;中国网络自媒体时代下的交往行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龙婷婷;虚拟世界交往行动的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3 姚峰;走向“交往”的议程设置——博弈的视角[D];苏州大学;2004年
4 成孝良;中学生成长中的主体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5 李爱华;网络交往主体的行为失范与规范建设[D];兰州大学;2010年
6 徐震;简论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和改造[D];苏州大学;2003年
7 孟香云;师幼交往的主体间性特点及实现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景剑锋;大众传播中人的异化问题[D];内蒙古大学;2005年
9 付雨鑫;社会交往视域下的人的全面发展问题[D];兰州大学;2009年
10 于海艳;网络交往的伦理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39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839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