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i公司的战略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08:26

  本文关键词:i公司的战略转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服务外包 产业模式 战略转型


【摘要】:随着以云服务、移动设备、社交网络、以及大数据而设的IT系统平台的出现,IT服务外包的产业模式正在被颠覆,与此同时规模化降成本的传统IT服务外包产业模式面临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一种基于智能化、互联网化为核心的新型服务外包产业模式,在这种趋势下,IT服务外包企业要在模式上进行创新,在战略上实施转型。i公司经过十四年的发展,规模已经超过两万人,跻身国内IT服务外包行业的第一集团。本文对i公司的业务现状进行了解读,发现其随着人员规模的增长其盈利能力反而出现下降的现实情况,分析经营活动中面临的成本快速上涨生产效率下降、服务价值低且可替代、解决方案同质化和行业能力下滑、行业竞争激烈议价能力差的问题,提出i公司战略转型的要求。通过对全球以及中国的IT服务外包产业环境分析、市场和竞争对手分析,战略转型势在必行。通过SWOT分析,指出i公司的优势在于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创新文化、引进资源帮助城市进行产业升级的能力、拥有清晰的城市战略和成熟的城市平台、以及成为城市产业创新驱动者的潜力,提出业务模式需要改进、现金流压力大和缺少优秀人才的劣势,但与此同时可利用新兴技术变革、新型城镇化、产业升级和本土厂商的机会,规避人才成本上升、人才短缺和跨行业竞争对手的威胁。i公司需要把握近期产业发展的窗口期,发力本土市场推进产业的跨界融合,主动调整市场策略、业务模式和治理结构,优化ITO业务,落地城市平台战略,开拓智慧城市和产业互联网创新业务的战略转型思路。最后研究i公司战略转型的实施措施包括重树品牌形象,设计智慧业务的管理结构,加强企业文化和干部管理,构筑基于平台战略共享服务,打造政企学研一体化的具体措施,探讨IT服务外包企业在智慧城市及产业互联网领域开拓业务的新模式。i公司作为该行业的领军企业,具备规模并具有充分的研究数据,本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出思路举措,对于日后外包企业的成功转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服务外包 产业模式 战略转型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2;F49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引言12-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3
  • 1.2 研究思路13
  • 1.3 本文的创新13-14
  • 第2章i公司管理现状分析14-19
  • 2.1 公司现状和发展历程14-15
  • 2.2 主营业务构成和经营业绩15-16
  • 2.2.1 主营业务及专注的行业领域15-16
  • 2.2.2 经营业绩16
  • 2.3 公司组织架构和人员构成16-19
  • 第3章 i公司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9-26
  • 3.1 外部经营活动中的问题和挑战19-21
  • 3.1.1 对客户需求的被动接受19
  • 3.1.2 服务的低价值和可替代19-20
  • 3.1.3 议价能力弱20
  • 3.1.4 与非关键部门或非决策者打交道20-21
  • 3.2 内部经营活动中的问题和挑战21-26
  • 3.2.1 人员工资的快速上涨与生产率的下降21
  • 3.2.2 项目周期缩短交付地点变化导致成本上升21-22
  • 3.2.3 小项目和碎片化弱化公司行业能力22
  • 3.2.4 人力资源的恶性竞争22-23
  • 3.2.5 低附加值和解决方案的同质化23
  • 3.2.6 现金流压力和盈利能力下滑23-26
  • 第4章 IT服务外包产业环境分析26-33
  • 4.1 全球IT服务外包产业环境26-27
  • 4.1.1 2013年全球IT服务支出稳步增长26-27
  • 4.1.2 新兴垂直行业和亚太市场驱动全球IT支出增长27
  • 4.2 中印IT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路径比较27-28
  • 4.3 中国IT服务外包产业分析28-31
  • 4.3.1 中国IT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的挑战28-29
  • 4.3.2 中国IT服务外包产业存在的机遇29-30
  • 4.3.3 中国IT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趋势30-31
  • 4.4 IT服务外包产业竞争结构31-33
  • 第5章i公司SWOT分析33-42
  • 5.1 优势分析33-37
  • 5.1.1 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创新理念33-34
  • 5.1.2 引进资源带动产业升级的能力34-35
  • 5.1.3 清晰的城市战略和成熟的城市平台35-36
  • 5.1.4 成为城市产业创新驱动者的潜力36-37
  • 5.2 劣势分析37-38
  • 5.2.1 业务模式需要改进37
  • 5.2.2 现金流压力大37-38
  • 5.2.3 缺少优秀人才和干部管理38
  • 5.3 面临的潜在机会38-39
  • 5.3.1 新兴技术的变革38
  • 5.3.2 新型城镇化带来机会38-39
  • 5.3.3 产业转型升级39
  • 5.3.4 本土厂商业务机会激增39
  • 5.4 威胁分析39-41
  • 5.4.1 人力成本上升和人才的短缺39-40
  • 5.4.2 竞争对手40
  • 5.4.3 传统业务萎缩40-41
  • 5.5 i公司SWOT综合分析41-42
  • 第6章 公司战略转型思路42-48
  • 6.1 把握近期产业发展的窗.期42-43
  • 6.2 发力本土市场推动产业的跨界融合43
  • 6.3 面对环境变化调整策略模式43-45
  • 6.3.1 市场策略调整43-44
  • 6.3.2 业务模式调整44
  • 6.3.3 公司治理结构调整44-45
  • 6.4 优化ITO业务45
  • 6.5 聚焦城市平台战略45-46
  • 6.6 开拓智慧城市和产业互联网创新业务46-48
  • 6.6.1 拓宽融资渠道46
  • 6.6.2 创新运营模式46-47
  • 6.6.3 打造共赢的生态系统47-48
  • 第7章 公司战略转型实施措施48-58
  • 7.1 构建平台型组织架构48-49
  • 7.2 树立品牌形象49-51
  • 7.2.1 创新体验中心49-50
  • 7.2.2 创新论坛50-51
  • 7.2.3 市场推广51
  • 7.3 设计智慧业务管理结构51-52
  • 7.4 加强企业文化及干部管理52-54
  • 7.5 构筑基于平台战略的共享服务54-55
  • 7.6 打造政企学研一体化55-58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58-59
  • 参考文献59-60
  • 致谢60-61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1-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凤云;;区域间文化产业模式比较与天津发展模式选择[J];商业时代;2009年29期

2 ;文化产业进入黄金十年[J];硅谷;2010年14期

3 刘轶;;文化产业模式[J];上海人大月刊;2009年10期

4 张瑞珍;;内蒙古生态农牧业产业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年01期

5 陈华;中西部地区在东西合作中的产业模式选择[J];党政干部论坛;2001年03期

6 梁玉芬;城市产业模式研究[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7 刘志祥;;看准结合点 打造新亮点——江苏京海禽业集团“3+2”产业模式启示录[J];中国畜禽种业;2008年02期

8 刘馨蔚;;文化产业模式寻突破[J];中国对外贸易;2014年02期

9 李惠芬;;深圳文化产业模式探微[J];江苏商论;2009年04期

10 胡红安;仲会;;国防高科技产业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良山;杨玉辉;马跃;杨光;龚娜;孙占祥;郑家明;刘洋;杨宁;;浅谈绿色环保BFA技术及其循环产业模式[A];第八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健林 本报记者 杜丽娟 整理;王健林:进军文化产业模式要创新[N];中国经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胡从意;产业转移呼唤2.5产业模式[N];东莞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万斯琴;旅游产业模式困局待解[N];中国企业报;2012年

4 本报通讯员 杜宇 张晔丹 王其伦;创模带来经济产业模式深度转型[N];中国环境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唐湘岳 龙军 特约记者 禹爱华;建设文化强省 助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N];光明日报;2009年

6 廖翊;文化贸易产品先行[N];国际商报;2012年

7 记者 徐行翔邋汪莹 实习生 林科;“榕树”型产业模式显山露水[N];嘉兴日报;2008年

8 北京商报记者 陈杰;龙头企业是文创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N];北京商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李韵;农民小手艺 产业大市场[N];光明日报;2011年

10 李韵;山东:农民小手艺 产业大市场[N];中国特产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晓晨;i公司的战略转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2 张君丽;拉萨市蔬菜产业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3 王生霞;绿洲沙漠化地区生态产业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方靓雯;云霄枇杷产业化发展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48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848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b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