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移动通信共性技术商业化中价值主张生成过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16:30

  本文关键词:移动通信共性技术商业化中价值主张生成过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价值主张生成 移动通信共性技术 技术商业化


【摘要】:一方面,移动通信技术对整个社会影响巨大,如何能够更好地实现移动通信共性技术的商业化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商业模式在技术商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广泛认同,而价值主张不仅是商业模式的灵魂,也是其最活跃的创新维度,同时也是其关键起点,因此新技术如何成功地进行商业化,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价值主张的生成与创新。本文主要聚焦于移动通信共性技术商业化中价值主张的生成过程问题。首先,本文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新技术的商业化、共性技术商业化、移动通信共性技术商业化以及价值主张的相关理论研究。其次,本文通过对移动通信共性技术产生到最终市场的梳理,结合Jolly新技术商业化过程,构建了移动通信共性技术商业化过程模型,将移动通信共性技术商业化主要分为构思、标准技术研究、孵化验证及商业应用四个关键过程,这四个关键子过程通过寻求支持、促进合作及市场调动三个衔接环节连接,并对各个过程的主要任务、参与主体、技术状态和期望成果进行了细致分析。再次,本文以Pennine等对价值主张的分层为基础,讨论了移动通信共性技术商业化中产业、公司和业务三个层面价值主张的具体生成过程,认为价值主张的生成主要通过构思和反复验证而形成,分析了这三个层面价值主张生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并提出可行的应对策略。最后,为了验证本文所构建的移动通信共性技术商业化过程及其价值主张生成过程模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本文通过对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无线谷、A公司、B公司进行实地访谈,分析了各层面主体在整个江苏省移动通信共性技术商业化中价值主张生成过程的具体角色。本文结合移动通信共性技术商业化的具体特点构建了移动通信共性技术商业化的过程模型,根据价值主张的分层讨论了移动通信共性技术商业化中三个层面价值主张的生成过程,并以具体的产业主体进行分析,对移动通信共性技术商业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价值主张生成 移动通信共性技术 技术商业化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3.1;F62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3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问题10
  • 1.3 研究意义10
  • 1.4 研究目标及方法10-11
  • 1.5 研究框架11-12
  • 1.6 创新点12
  • 1.7 本章小结12-13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3-21
  • 2.1 新技术及共性技术商业化研究综述13-15
  • 2.2 移动通信共性技术研究综述15-18
  • 2.3 价值主张研究综述18-19
  • 2.4 总结与启示19-21
  • 第三章 移动通信共性技术商业化过程研究21-30
  • 3.1 理论依据与模型构建21-22
  • 3.2 商业化过程的解构与分析22-28
  • 3.2.1 关键子过程的解构与分析22-26
  • 3.2.2 衔接过程的解构与分析26-28
  • 3.3 移动通信共性技术商业化的典型特征28-29
  • 3.4 本章小结29-30
  • 第四章 分层视角下移动通信共性技术商业化中价值主张生成过程研究30-38
  • 4.1 理论依据与模型构建30-32
  • 4.2 价值主张生成过程的解构与分析32-37
  • 4.2.1 产业层面价值主张生成过程32-33
  • 4.2.2 公司层面价值主张生成过程33-35
  • 4.2.3 业务层面价值主张生成过程35-37
  • 4.3 本章小结37-38
  • 第五章 移动通信共性技术商业化中价值主张生成的典型障碍及应对策略分析38-44
  • 5.1 价值主张生成过程影响因素分析38-39
  • 5.2 价值主张生成过程障碍分析39-42
  • 5.2.1 产业层面的障碍40
  • 5.2.2 公司层面的障碍40-41
  • 5.2.3 业务层面的障碍41-42
  • 5.3 应对策略分析42-43
  • 5.4 本章小结43-44
  • 第六章 案例分析44-53
  • 6.1 案例选择及数据收集44
  • 6.2 案例研究对象简介44-46
  • 6.3 江苏省移动通信共性技术商业化过程46-50
  • 6.4 江苏省移动通信共性技术商业化中价值主张生成过程50-52
  • 6.5 本章小结52-53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53-55
  • 7.1 结论53
  • 7.2 展望53-55
  • 致谢55-56
  • 参考文献56-59
  • 作者简介59


本文编号:876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876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c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