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我国三网融合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8 15:21

  本文关键词:我国三网融合问题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融合 三网融合 技术创新 管制政策 产业组织


【摘要】:产业融合是由于新技术的出现而引起的产业交叉的现象,其作为一种新的产业演进和创新的方式,对传统的产业分工和产业组织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产业融合现象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渗透与融合日渐加速,上世纪70年代开始学术界对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由于产业融合的复杂性,对其内涵仍未有统一的定论。 三网融合作为信息产业内部一种典型的融合现象,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三大网络出现技术边界、业务边界的模糊化,从国外三网融合的进程来看,三大网络之间运营商已经可以相互进入竞争,融合的产品如IPTV、移动电视等用户规模也正在快速扩大。三网融合已经作为电信行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我国,由于历史的沿革,电信网与广播电视网目前仍然处于分业监管的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数字技术的发展,市场需求正在不断扩大,原有的传统电信业务受到挑战,三网融合作为电信行业演进的趋势,在我国已初步显现。1998年出现了“三网融合”与“三网合一”的大讨论,随后在国家“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和去年的“十二五”规划都作出了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的决定,特别是2010年1月份的国务院关于三网融合专项常务会议以来,三网融合从概念层面转向实质发展的阶段。 然而基于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认为,产业融合是一个包括技术、业务、市场等多维渗透和交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就我国目前三网融合的进程来看,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整体还停留在试点阶段,实质性突破比较少,众多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三网融合的发展。 那么,三网融合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程度?融合的现状如何?三网融合的内在机制是什么?是哪些因素推动或阻碍着融合的发展?三网融合的演进方式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国内的学者还并未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基于产业融合和目前我国三网融合进程的背景,回顾了近年来对于产业融合的研究文献,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梳理了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随后,本文对我国三网整合的历程,现状进行了回顾和评析。并在之前梳理的框架基础上分析了国内三网融合的内在机理,主要包括三网融合的动力、形成和障碍因素。文章的最后从产业链视角和产业组织结构视角浅析了三网融合的效应,并分别针对运营商和政策制定者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 一、产业融合是一种新的产业演进方式,是技术、业务、产品等多维交叉渗透的结果。技术、市场、规制、企业自身共同作用影响着产业的融合发展。渗透、交叉、重组作为融合的演进方式,贯穿融合的全过程。 二、三网融合是一种典型的产业融合实例。自我国将三网融合上升到政府规划层面后,三网融合的工作开始推动。表现为:一、三网融合试点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二、融合业务和产品开始出现并推广;三、电信企业与广电企业开始探索不同的合作方式,双向进入工作正在开展;四、IPTV、机顶盒、移动电视等融合型的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产业规模正在扩大。但从三网融合试点来看,融合进程并不十分顺利,表现在:一、基于自组织和系统论的视角,三网融合目前还处于从无到有的阶段,需要向从差到好阶段发展;二、从技术、业务的交叉渗透来看,目前互联网技术正在逐步实现对其他两大网特别是电信网的技术交叉与渗透,但电信与广电的交叉渗透还停留在企业之间不同分工上。三、从产品、业务的融合程度来看,试点城市背景的特殊性,使得融合模式还无法扩大到全国。 三、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①IP网络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试点地区(城市)电信与广电双向进入的尝试(管制政策的放松)、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服务提供商、终端及设备制造商之间的竞合关系共同成为三网融合的推动因素;②三网融合过程的演进方式主要是互联网向电信与广电之间的技术渗透与扩散,重组目前还未出现,产业融合度还比较低;③试点地区(城市)双向进入的尝试(管制政策的放松)并未改变分业监管的监管体制,电信与广电企业运营体制、能力的差异性所导致的核心能力与创新学习能力,成为三网融合的最大障碍。 四、三网的融合,将使得原先电信产业的产业链复杂化,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对于电信运营商,应采用产业链复合的竞争战略,将纵向链作为业务支撑链,将横向链作为业务扩展链;同时,对于与信息网络平台相关联的其他产业,应加强与其行业内研究机构、服务提供商等的合作,实现关联产业链的价值增值。而对于广电的企业,应采用产业融合创新战略,首先应该加强管理和运营体制的创新,加强市场化运作水平,尽快向集团化发展,成立全国统一的集团公司,整合资源与服务。其次,应该加大技术的投入力度,加快现有网络的双向化改造,并加快下一代广电网(NGB)的建设与推广。对于规制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变现有的体制,适应三网整合的进程和融合后新的市场结构。第一,尽快建立统一的电信法律体系。三网整合的制度需要“项层设计”,从“立法为上”的角度讲,这个“顶层”应该是统一法律体系的建设,使得三网融合有法可依,而不是现在的各自为政,相互“讨伐”。第二,尽快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可以借鉴英国、日本的经验,将电信与广电的监管和运营部门实施合并、重组。第三,在第二的基础上,加快网络运营与内容播控的分离监管等。
【关键词】:产业融合 三网融合 技术创新 管制政策 产业组织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626;F49;G229.2-F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1. 导论11-17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11-12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12-14
  • 1.3 研究方法与相关概念14-17
  • 1.3.1 研究方法14-15
  • 1.3.2 产业的概念15
  • 1.3.3 产业的边界15-16
  • 1.3.4 三网融合的涵义16-17
  • 2. 相关文献综述17-32
  • 2.1 产业融合理论综述17-30
  • 2.1.1 产业融合的内涵17-18
  • 2.1.2 产业融合特征及类型18-19
  • 2.1.3 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19-25
  • 2.1.4 产业融合的演进方式与过程25-28
  • 2.1.5 产业融合的阻力28-30
  • 2.2 国内三网融合的研究现状30-32
  • 3. 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与现状32-41
  • 3.1 “三网”的特征与现状32-36
  • 3.1.1 “三网”的特征32-34
  • 3.1.2 “三网”的发展现状34-36
  • 3.2 我国三网融合的历程与现状36-41
  • 3.2.1 我国三网融合的历程36-37
  • 3.2.2 我国三网融合的现状37-40
  • 3.2.3 对融合进程的简单评析40-41
  • 4. 三网融合的内在机理——对现状的评析41-50
  • 4.1 我国三网融合的动力41-44
  • 4.1.1 IP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41-42
  • 4.1.2 产业政策的推动42-43
  • 4.1.3 市场的多样化需求43
  • 4.1.4 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作43-44
  • 4.2 三网融合的演进方式与过程44-46
  • 4.2.1 三网融合的演进方式44-45
  • 4.2.2 三网融合的过程45-46
  • 4.3 我国三网融合的阻力46-50
  • 4.3.1 监管政策与法律因素46-48
  • 4.3.2 企业自身因素48-50
  • 5. 三网融合的效应及对策建议50-62
  • 5.1 产业组织结构整合效应50-55
  • 5.1.1 三网融合与市场结构51-52
  • 5.1.2 三网融合与企业行为52-54
  • 5.1.3 三网融合与市场绩效54-55
  • 5.2 产业链网状化效应55-57
  • 5.2.1 纵向链55-56
  • 5.2.2 产业链网状化——横向链整合56-57
  • 5.3 基于三网融合效应的战略对策——运营商视角57-59
  • 5.3.1 对于电信运营商——产业链复合竞争战略57-58
  • 5.3.2 对于广电运营商——产业融合创新战略58-59
  • 5.4 基于三网融合效应的监管对策——政府视角59-62
  • 5.4.1 建立统一的法律体系59-60
  • 5.4.2 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60-61
  • 5.4.3 运营与内容的分离监管61-62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62-65
  • 6.1 主要研究结论62-64
  • 6.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69
  • 后记69-70
  • 致谢70-71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利;;产业融合如何影响西方传媒业——评《西方传媒业的融合、竞争与规制》[J];传媒;2011年07期

2 赖鲜;;三网融合背景下电信业与传媒业的竞争与联姻[J];新闻世界;2011年07期

3 ;三网融合试点一年再起步[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1年16期

4 刘绍春;;浅谈影响三网融合发展的因素[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0期

5 ;工信部:三网融合试点年内实质性启动[J];计算机与网络;2010年02期

6 ;杭州成为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J];杭州(生活品质版);2011年Z1期

7 沈加军;;三网融合博弈真相:广电市场准入过分谨慎[J];旅游时代;2011年07期

8 雁鸣;;换个思路[J];中国数字电视;2011年06期

9 梁光海;;内化:三网求“融合”[J];现代商业银行;2010年06期

10 雁鸣;;三网融合向何处去?[J];中国数字电视;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萌;程振宇;胡桃;;我国三网融合与政府规制框架体系研究[A];融合与创新——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2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大永;郑宏剑;;三网融合试点中凸显问题之思考[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体斌;;三网融合下网络电视机产业链风险分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琳;;从视频之争看三网融合的演进策略与媒体机遇[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11年

5 刘体斌;;三网融合双向进入最优策略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姜芳;;三网融合——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网络未来之路[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陶蒙华;崔亚娟;;电信和广电的业务和网络融合技术探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8 范涤;韩端品;;基于电信网的三网融合关键技术——本地直播频道引入解决方案[A];湖北省通信学会、武汉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梁平;;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战略[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2年

10 郑大永;;实现广义的三网融合及其带来的思考[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春辉;英特尔公司中国区总裁杨叙 三网融合将开创产业融合新机遇[N];人民邮电;2010年

2 本报记者 唐红丽;我国三网融合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刘春辉;产业融合开启车联网新纪元[N];人民邮电;2011年

4 周怞;产业融合大潮方兴未艾[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5 钟纪;产业融合方兴未艾[N];通信产业报;2006年

6 赛迪顾问总裁助理 刘法旺 本报记者 王慧芳 整理;三网融合开创新营销需求[N];中国电子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余祖江;姜奇平:广电电信双向进入还需进一步破除部门利益障碍[N];通信信息报;2009年

8 杨泽民邋续俊旗;三网融合的经济分析与思考[N];人民邮电;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晓涛;用创新之手托起产业融合的“金矿”[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安飞;三网融合鸣枪 外资不甘寂寞[N];国际商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剑;我国三网融合上下游产业有效竞争关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严奇春;基于知识创新视角的三网融合影响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郑明高;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肖岚;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机制及其自组织创新模式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5 王晓昕;基于产业融合的金融资讯产业演进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刘体斌;服务转型与三网融合下家电企业运营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单元媛;高技术产业融合成长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胡涛;三网融合视角下我国广电运营商的TIMES融合运营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周勇;面向产业融合的企业创新投资决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刘徐方;现代服务业融合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阳升;“三网融合”背景下传媒上市公司经营模式现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卫华;三网融合背景下手机电视发展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戴俊;三网融合下我国通信市场竞争格局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吴丹;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产业发展策略探析[D];暨南大学;2011年

5 林曦;三网融合时代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的营销策略[D];重庆大学;2010年

6 高佳;从全球网络互动电视发展看中国“三网融合”下网络互动电视前景[D];西北大学;2011年

7 李一隽;基于三网融合的我国IPTV产业博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娟;三网融合背景下的W公司战略分析与制定[D];兰州大学;2011年

9 邓寅;中国“三网融合”发展进程与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10 陈兰;我国三网融合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36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936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0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