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模糊系统多层次多目标多人决策理论模型方法与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复杂模糊系统多层次多目标多人决策理论模型方法与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复杂 模糊 系统 多层次 目标 多人 决策 理论 模型 方法 应用 研究
【摘要】:考虑到大系统的复杂性、模糊性与随机不确定性,本文对多层次多目标多人决策同题的有关理论、模型、方法与应用作了系统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提出和建立了不少新颖的理论与方法,为解决现实复杂系统决策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与实际应用价值。 权重是多目标决策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一个相当难于确定的问题。在对权重的本质属性与定权方法作了简单论述后,提出和建立了确定权重的有序二元链式比较法和有序二元链式比较区间数法。这两种方法原理简单、易操作且不需作一致性检验。同时,对新目标元素导入的保序性问题和权重的计算方法作了探讨。 隶属度是模糊集与模糊多目标决策中的重要概念,是模糊数学的奠基石。减少甚至消除隶属度确定过程中人的主观任意性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基于这一原因,对绝对隶属度与相对隶属度作了比较分析,提出了确定目标相对隶属度的有序二元链式比较方法。 针对现实中的许多决策问题都是带有时间因素这一特点,提出了时序多目标决策概念,建立了模糊线性加权平均综合评判模型和模糊综合优选模型。并对这两种模型作了理论比较分析。 现实中的许多决策问题大多致都是决策者偏好信息(即目标权重)未事先确知的。从这一实际需要出发,提出和建立了有限个方案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模糊迭代法与模糊神经网络综合优选方法。模糊迭代法通过交叉迭代能同时获得目标权重与方案优属度,其收敛性得到了严格的证明。模糊神经网络优选方法是在消化吸收传统BP学习算法的误差反向传播思想基础上,结合模糊优选理论模型而提出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能自动获取人的知识经验,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自学习功能,便于操作,易于实现。 根据现实中的许多决策都是面向多个决策者的群决策问题这一实际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1995
【分类号】:C934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11-23
- §1.1 引言11-12
- §1.2 有限个方案多目标决策12-16
- §1.3 无限个方案多目标决策16-19
- §1.4 多目标群决策方法19
- §1.5 小结与本文主要研究工作19-23
- 第二章 权重的确定方法23-37
- §2.1 引言23
- §2.2 权重的概念与定权方法23-24
- §2.3 一致性排序24-27
- §2.4 新目标元素导入的保序性问题27-29
- §2.5 确定权重的有序二元链式比较法29-32
- §2.6 新目标元素导入的权重计算方法32-33
- §2.7 确定权重的有序二元链式比较区间数方法33-35
- §2.8 小结35-37
- 第三章 相对隶属度的确定方法37-42
- §3.1 隶属度的客观属性37
- §3.2 相对隶属度的概念37-39
- §3.3 定性目标相对隶属度有序二元链式比较确定法39-40
- §3.4 定量目标相对隶属度有序二元链式比较确定法40-41
- §3.5 结束语41-42
- 第四章 时序多目标决策模糊综合优选理论模型42-52
- §4.1 问题的提出42-43
- §4.2 时序多目标决策及其相对隶属度公式43-44
- §4.3 时序多目标决策模糊线性加权平均综合评判模型44-45
- §4.4 时序多目标决策的模糊综合优选理论与模型45-46
- §4.5 时序多目标决策模糊综合优选理论模型的合理性检验46-47
- §4.6 两种模糊决策模型的理论比较分析47-48
- §4.7 应用举例48-50
- §4.8 结束语50-52
- 第五章 有限个方案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模糊迭代方法52-64
- §5.1 问题的提出52
- §5.2 模糊迭代方法的基本原理52-56
- §5.3 模糊迭代方法的收敛性56-61
- §5.4 应用实例61-63
- §5.5 结束语63-64
- 第六章 有限个方案多目标决策的模糊神经网络优选方法64-77
- §6.1 引言64-65
- §6.2 神经网络BP学习算法65-68
- §6.3 模糊神经网络节点激励函数的选取68-69
- §6.4 基于神经网络权重调节模型的模糊综合决策方法69-72
- §6.5 与模糊优选模型的理论比较分析72-73
- §6.6 应用实例分析73-76
- §6.7 结束语76-77
- 第七章 有限个方案多目标群决策的线性分配法77-84
- §7.1 引言77
- §7.2 有限个方案多目标群决策问题的系统描述77-78
- §7.3 群偏好的集结方法78-79
- §7.4 群决策的线性分配法79-82
- §7.5 应用实例82-83
- §7.6 结束语83-84
- 第八章 大连市宏观经济水资源发展规划多目标群决策模型与方法84-100
- §8.1 实际背景84-85
- §8.2 大连市宏观经济水资源发展规划多目标决策模型85-90
- §8.3 模糊多目标群决策方法90-96
- §8.4 实际应用96-98
- §8.5 结束语98-100
- 第九章 多人递阶资源配置问题研究100-110
- §9.1 引言100-101
- §9.2 多人递阶资源配置问题的理论与模型101-105
- §9.3 合作联盟利益分配的核心分配向量集105-106
- §9.4 核心分配向量集的非空性106-107
- §9.5 应用举例107-109
- §9.6 结束语109-110
- 第十章 模糊随机多目标运输问题决策模型与方法110-118
- §10.1 引言110
- §10.2 具有预算费用限制的确定型运输问题目标规划模型110-112
- §10.3 具有预算费用限制的模糊随机运输问题目标规划模型112-114
- §10.4 具有预算费用限制的模糊随机运输问题均衡协调模型114-115
- §10.5 应用举例115-117
- §10.6 结束语117-118
- 第十一章 总结与展望118-121
- 致谢121-122
- 作者近几年发表的学术论著一览表122-124
- 参考文献124-13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登峰;具有一般信息结构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1998年03期
2 朱天娟,李峰;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及其在粉土液化程度判定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2001年03期
3 王建明,童幼堂,李登峰,汪德虎;群决策监督模糊模式识别模型[J];控制与决策;2002年S1期
4 陈守煜,黄宪成,李登峰;大连市水资源利用与宏观经济协调发展规划多目标群决策模型与方法[J];水利学报;2003年03期
5 王国利;梁国华;;地下水系统决策的时序多层次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与应用[J];水文;2009年06期
6 夏英;易程;;缺损属性权重信息下群决策的模糊迭代法[J];统计与决策;2008年02期
7 李登峰,陈守煜;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模糊交叉算法与收敛性[J];应用数学;1997年03期
8 刘金华;汪党献;龙爱华;;基于熵理论的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夏惠诚;李泉;;导弹系统模型仿真与性能评估[A];'200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姜宁;电子对抗仿真系统中的多属性决策理论模型与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2 孙翱;基于网络环境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理论及应用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3 王小林;农业项目投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4 于义彬;水资源系统风险管理与优化决策理论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5 聂相田;水资源管理系统模糊与随机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1999年
6 李亚伟;水资源系统模糊决策、评价与预测方法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陈敬武;项目融资能力的综合集成评价方法和风险管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郝维梅;模糊层次分析法在船舶融资风险分析中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夏英;基于直觉模糊集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的模型及其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李雅;基于参与方的项目融资风险评价方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王炳权;多层次多目标航道规划方案模糊优选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5 曲秋屹;顶管工程工作井布置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周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优选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08年
7 蒋红根;单轨交通轨道梁桥养护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杨增文;寿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9 赵洁珏;面板数据的灰色聚类方法研究及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03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003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