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二元语义信息处理的群体决策方法
本文选题:群体决策 切入点:二元语义 出处:《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摘要】:针对决策者权重、属性权重和属性值均为语言形式的多属性群体决策问题,给出一种基于二元语义信息处理的群体决策方法。该方法采用二元语义概念对语言评价信息进行处理和集结运算,结合传统的理想点方法对方案进行优选。首先描述了具有语言评价信息的多属性群体决策问题,然后介绍了有关二元语义的定义及其相关性质,给出了基于二元语义的集结算子,并进一步给出了解决该类群体决策问题的具体步骤。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Abstract]:For the multi-attribute group decision making problem where the weight of decision maker, attribute weight and attribute value are all linguistic forms, A group decision making method based on binary seman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s presented, in which the binary semantic concept is used to process and assemble the linguistic evaluation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ideal point method,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problem of multi-attribute group decision making with linguistic evaluation information,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binary semantics and its related properties. The aggregation operator based on binary semantics is given, and the concrete steps to solve this kind of group decision problem are given. Finally, an example is given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作者单位】: 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学院;重庆通信学院;南昌陆军学院;
【基金】: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7AA01Z126)
【分类号】:C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欣荣,樊治平;基于二元语义信息处理的一种语言群决策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2 王欣荣,樊治平;群决策中基于语言信息处理的一种理想点法[J];中国管理科学;2002年06期
3 徐泽水;纯语言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4年07期
4 李洪燕,樊治平;一种基于二元语义的多指标群决策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5 魏峰;刘淳安;刘三阳;;基于不确定信息处理的语言群决策方法[J];运筹与管理;2006年03期
6 陈岩,樊治平;群决策中基于语言评价信息的TOPSIS方法[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7 王洪利,冯玉强;基于云模型具有语言评价信息的多属性群决策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宫琳;孙厚芳;靳勇强;;数字化设备功能建模及其综合评价[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陈岩,樊治平;基于语言判断矩阵的群决策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姜艳萍,樊治平;具有语言信息的多指标群体综合评价[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7期
4 尤天慧;樊治平;俞竹超;;一种具有序区间偏好信息的群决策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5 徐泽水,吴应宇,达庆利;一种改进的行和归一化排序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6 邓慧琼,艾欣,张东英,李渤龙,罗啸;基于不确定多属性决策理论的电网连锁故障模式搜索方法[J];电网技术;2005年13期
7 汪泽焱;王春霞;张金辉;;一种基于理想区间数和熵的多指标评价法[J];工程数学学报;2006年01期
8 章玲,周德群;规范化公式对无关方案独立性的影响[J];系统工程;2005年05期
9 王强;沈永平;陈英武;;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智能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2005年10期
10 张铮;姜敏;;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峰;刘鸿雁;;模糊多属性决策中的理想点法[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2 赵倩;冯光升;孔繁宇;王慧强;;基于PST模型的系统可存活性度量算法及算例研究[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6年
3 黄奇成;;一种混合型判断矩阵的相容性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况冰;谢高权;;基于多目标模糊决策模型的炮兵作战方案优选[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瑜;宋志操;陈志军;;基于混合语言加权平均(HLWA)算子的防空C~3I系统效能评价[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晓波;张俊容;;基于ANP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瑜;;一种基于模糊变量序的语言型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A];第六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志松;;基于Shapley-Choquet模糊积分的多属性合作博弈分析[A];第六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蔡景;左洪福;;基于综合权重的维修性模糊综合评判[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与长三角经济发展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航空维修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Qu Bin Li Cu bin Wang Hui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eijing,P.R.China,102206;Enterprise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Evaluation Based on Rough Set and TOPSIS(ID:K-012)[A];The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Volume B)[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国晨;基于数据挖掘的决策支持系统及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2 王坚强;几类信息不完全确定的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林琳;直觉模糊集在近似推理与决策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唐学文;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理论与应用分析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5 王学军;群体决策中若干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6 龚本刚;基于证据理论的不完全信息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崔勇;产品设计的模糊质量功能配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时岩;异构网络中垂直切换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9 张婕;基于柔性理论的大型工程投资决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10 胡明礼;不完全信息下基于粗糙集的决策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天杰;粗糙集数据分析方法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2 周礼刚;单一准则下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排序方法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3 胡鹏;基于ER的不确定条件下C~4ISR系统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4 何尔雅;关于区间优化模型的算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邹周;模糊多属性群决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孙超;信息不完全的群体语言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7 苏哲斌;FAHP中三类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和排序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8 魏峰;具有语言评价信息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9 夏英;基于直觉模糊集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的模型及其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吴俊峰;现代制造环境下的机械产品选配方法及其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洪燕,樊治平;一种基于二元语义的多指标群决策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2 赵克勤;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J];大自然探索;1994年01期
3 徐泽水;基于模糊语言评估及语言OWA算子的多属性群决策法[J];系统工程;2002年05期
4 陈岩,樊治平;群决策中基于语言评价信息的TOPSIS方法[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5 高峰记,黄咏芳,任晓燕;多指标区间决策的理想点贴近度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6 王欣荣,樊治平;一种基于语言评价信息的多指标群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7 樊治平,肖四汉;基于自然语言符号表示的比较矩阵的一致性及排序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05期
8 王欣荣,樊治平;群决策中基于语言信息处理的一种理想点法[J];中国管理科学;2002年06期
9 邸凯昌,李德毅,李德仁;云理论及其在空间数据发掘和知识发现中的应用[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199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邸凯昌;李德仁;李德毅;;云模型的扩展及其在空间数据发掘中的应用[A];中国图象图形科学技术新进展——第九届全国图象图形科技大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泽水;几类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G·利波特 ,金慰祖;群体力学[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4年04期
2 刘贯文;晋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J];经济问题;1986年06期
3 李纾;;开会中的组织管理心理学问题[J];科学管理研究;1986年02期
4 钟作田;;决策在领导科学中的意义及其运用的探讨[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5 陈新权;社会决策的基本类型[J];领导之友;1987年06期
6 高峰;试论群体决策[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7年02期
7 栾贵勤;组织行为学知识讲座 第三讲 群体行为[J];工业技术经济;1987年02期
8 李云林;;决策劳动的性质与企业家的责权利[J];经济管理;1988年11期
9 李敦志,王宪邦;关于强化建筑产品成本管理提高投资效益的体会[J];基建优化;1989年05期
10 云;;决策思维艺术小辑[J];乡镇论坛;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丽红;吴建林;;群体决策支持系统信息收集流图及其描述[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2 夏国平;;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的几个问题[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3 熊锐;曹锟生;;等级划分中的累加法[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4 李录书;;Fuzzy偏好关系及其在群体决策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5 秦志林;;赋权强度Borda数群体决策规则[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6 王辉;;信息分配与领导因素对团体决策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张宛平;王绍智;;一个模糊多目标群体决策方法[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8 杨雷;席酉民;;模糊判断与群体决策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9 孔恒;;AHP群组判断矩阵权向量求解的群体决策模糊协调评判方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10 刘永清;蔡广基;刘泉宝;;群体决策中最优权重向量的计算[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洁;当代行政管理趋势[N];团结报;2000年
2 张启跃;构建国企决策监督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徐建中;善于创新的企业家[N];中国化工报;2001年
4 杨飞龙;指挥决策新变化[N];解放军报;2002年
5 韩世坤 陈继勇;构建企业跨国并购智力支持体系[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6 ;“群体决策”可能风险更大[N];人民政协报;2003年
7 黄潜;你会和日本人谈判吗?[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3年
8 黄潜;商务谈判:关注日本特色[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刘芬;谁在动摇我的意志[N];北京科技报;2004年
10 编译 紫萱;从众心理导致集体盲思[N];北京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梅;基于Internet/Intranet和Multi-Agent的企业经营战略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2 王志鹏;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3 辛明军;面向协同设计系统的分布式群体决策支持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4 朱卫东;面向互联网基于证据理论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5 王小林;农业项目投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6 兰勇;面向多任务的智能群体决策支持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7 鲁成树;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周轩伟;群体决策和多目标决策的若干理论和方法[D];上海大学;2004年
9 吴江;基于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多属性决策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龚晓光;研发人员行为激励模拟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向前;现阶段影响建立和完善新闻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办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张菁;基于CSCW的战略信息系统[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1年
3 吴祺斌;基于OIL的群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实践[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4 秦如玉;基于组件模型库的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5 郑旭玲;面向机器翻译的汉语短语语义模式规则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王波;基于群体决策的供应链管理[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7 何刚;可持续发展的公路网主骨架标准确定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8 张黎;基于多Agent的企业群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9 李向军;群体决策中的一致性若干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10 柳又兵;战场多主体协作信息处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64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664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