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统计学论文 >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河南省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2 02:4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的人们对自身生活水平的要求会变得更高,国家所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也会随着人们需求的转变而发生变化,主要矛盾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于高质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因此,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些需求就需要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在此过程中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消耗剧增和环境污染加剧。在此情景下,如何实现地区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变成了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河南省为例,首先将以“全球公顷”为单位计算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通过一些方式转换成了以“国家公顷”为单位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以便可以更加接近我们所研究的实际情况。在这个理论框架上,我们根据传统的生态足迹模型建立了符合河南省实际情况的生态足迹账户,并计算了其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状况,通过计算结果我们发现:河南省耕地、牧草地、化石能源用地和建设用地的生态供需常年处于赤字状态,只有水域的生态供需处于盈余状态,而且这种发展的不可持续性随着年份的增长会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一结果也从侧面说明了河南省可持续发展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其次,我们在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又添加了足迹广度和足迹深度这两个测度指标... 

【文章来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河南省可持续发展研究


水产品国家平均产量在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中,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生态足迹,历时性,足迹,河南省


图 3-2 2006-2017 年河南省各类土地人均足迹(1)人均生态足迹历时性分析在计算人均生态足迹时,我们将资源分为两大类:生物资源和能源资源。资源包括:谷物、豆类、薯类、油料、麻类、甘蔗、烟叶、禽肉、猪肉和蔬菜林地中本文所考虑的生物资源包括:木材、茶叶、水果和蚕茧;在牧草地中所考虑的生物资源包括:牛肉、羊肉和奶类;在水域中本文所考虑的生物资括:鱼类、甲壳类、贝壳和其它的水域生物;在化石能源用地中本文所考虑源资源包括:焦炭、原煤、燃料油、柴油、汽油和天然气;在建设用地中本考虑的能源资源是电力。它们所占总人均生态足迹的比例如图 3-3 所示。从图 3-3 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2006-2017 年河南省人均生态足迹占比的一直都是生物资源的人均生态足迹,且生物资源的人均生态足迹占比远远能源资源的人均生态足迹占比,其所占比例基本趋于稳定,这说明人们对生源的需求近 12 年来基本趋于平稳且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2007 年河南省的资源人均生态足迹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低,这主要是因为 2007 年河南省出现为恶劣的天气状况对整个河南省农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能源资源的

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图 3-3 各类型人均生态足迹所占比例(2)人均生态足迹动态分析在人均生态足迹中,占比前三位的分别是耕地、牧草地和化石能源用们将着重分析其与总人均生态足迹之间的关系。从图 3-4 中可以看到,耕地的人均生态足迹和总的人均生态足迹的变化相似,都是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但增长幅度不大。2007 年总的人迹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降低,这主要是因为 2007 年河南省出现了较为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分析[J]. 吴晓燕.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24)
[2]林地资源保护与生态林业建设研究[J]. 黄云波.  江西农业. 2018(02)
[3]对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管理的探讨[J]. 杜太云.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7(05)
[4]基于改进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张家口市生态可持续性评价[J]. 刘超,许月卿,孙丕苓,刘佳.  水土保持通报. 2016(06)
[5]“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计算——以福建省为例[J]. 薛若晗.  安徽农业科学. 2016(25)
[6]生态环境数据预测方法研究[J]. 罗桂兰,张梅,冯立波,邓寿容,李雨.  大理学院学报. 2015(06)
[7]陕西省自然资本核算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应用研究[J]. 高子轶,李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8]河南 豫[J]. 晓然.  中国工会财会. 2013(04)
[9]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综合分析[J]. 于震.  现代商业. 2011(33)
[10]生态足迹模型及其改进模型在耕地评价中的应用[J]. 王国刚,杨德刚,苏芮,唐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05)

硕士论文
[1]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 程帆.东北农业大学 2018
[2]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自然资本核算研究[D]. 王萌.河北大学 2017
[3]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重庆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 白婷.西南大学 2017
[4]河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杨聪敏.河北农业大学 2013
[5]中国省级区域生态占用的计算与分析[D]. 鲁丰先.河南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58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3058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9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