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水平模型的我国城乡基础教育质量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14 04:08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教育对于提升国民素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如同盖房子要打好地基一样,基础教育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助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逐步取缔了原有的城乡二元制体制制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步受到重视,城乡一体化进程获得了重大进展,城乡基础教育不均衡的状况逐步得到了改善。然而积重难返,历史的遗留问题尚未解决又出现了更多的问题,受到“城市中心”、“教育移民”等问题的制约,教育“城镇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这对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研究城乡基础教育质量是否存在差距,同时考察这种城乡差距是否会造成学生学业表现的差异及差异的影响因素,本文基于两水平模型进行研究,水平一为学生,水平二为学校。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库(CEPS)数据,从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两方面来衡量教育质量。基于现有的研究和数据可得性,选取了6个学生特征变量,包括性别、家庭文化资本、家庭阶层、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教育期望、自我教育期望;5个学校特征变量,包括教师学历指数、教师职称指数、生均财政拨款、学校所属行政级别、学校所在地。从教育...
【文章来源】: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与框架
一、论文的基本结构
二、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三节 文章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研究综述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章 多水平模型理论
第一节 多水平模型形式
一、空模型
二、条件两水平模型
第二节 多水平模型的参数估计
第三节 多水平模型的假设检验
第四节 多水平模型的建模步骤
第四章 实证分析
第一节 数据说明与变量选择及定义
一、被解释变量
二、解释变量
第二节 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空模型
二、协方差分析模型
三、随机系数回归模型
四、以平均数为结果变量模型
五、完整模型
第三节 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空模型
二、协方差分析模型
三、随机系数回归模型
四、以平均数为结果变量模型
五、完整模型
第四节 城乡基础教育质量差异的实证分析
一、认知能力
二、非认知能力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公平的累积效应——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的实证分析[J]. 张文宏,蔡思斯.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04)
[2]“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用吗——基于CEPS2014调查数据的经验研究[J]. 方晨晨. 上海教育科研. 2018(02)
[3]教育财政投入能否有效降低教育结果不平等——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J]. 陈纯槿,郅庭瑾. 教育研究. 2017(07)
[4]家庭背景、文化资本对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J]. 李丽,赵文龙. 东岳论丛. 2017(04)
[5]义务教育均衡化能否有效降低家庭校外教育支出[J]. 贾男,刘国顺.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7(01)
[6]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及其影响因素[J]. 唐丽娜,王记文. 青年研究. 2016(03)
[7]中国教育财政缺口与基于教育均等化的转移支付模式研究[J]. 屠建州,马红旗. 财经研究. 2016(02)
[8]义务教育师资城乡均衡配置政策评估[J]. 薛二勇,李廷洲. 教育研究. 2015(08)
[9]我国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实证研究——基于双变量泰尔指数的分析[J]. 温娇秀,蒋洪. 财政研究. 2013(06)
[10]用什么指标表达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指标的选择与争议[J]. 秦玉友. 教育发展研究. 2012(03)
硕士论文
[1]多水平模型及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的比较研究[D]. 张旭.云南财经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41740
【文章来源】: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与框架
一、论文的基本结构
二、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三节 文章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研究综述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章 多水平模型理论
第一节 多水平模型形式
一、空模型
二、条件两水平模型
第二节 多水平模型的参数估计
第三节 多水平模型的假设检验
第四节 多水平模型的建模步骤
第四章 实证分析
第一节 数据说明与变量选择及定义
一、被解释变量
二、解释变量
第二节 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空模型
二、协方差分析模型
三、随机系数回归模型
四、以平均数为结果变量模型
五、完整模型
第三节 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空模型
二、协方差分析模型
三、随机系数回归模型
四、以平均数为结果变量模型
五、完整模型
第四节 城乡基础教育质量差异的实证分析
一、认知能力
二、非认知能力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公平的累积效应——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的实证分析[J]. 张文宏,蔡思斯.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04)
[2]“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用吗——基于CEPS2014调查数据的经验研究[J]. 方晨晨. 上海教育科研. 2018(02)
[3]教育财政投入能否有效降低教育结果不平等——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J]. 陈纯槿,郅庭瑾. 教育研究. 2017(07)
[4]家庭背景、文化资本对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J]. 李丽,赵文龙. 东岳论丛. 2017(04)
[5]义务教育均衡化能否有效降低家庭校外教育支出[J]. 贾男,刘国顺.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7(01)
[6]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及其影响因素[J]. 唐丽娜,王记文. 青年研究. 2016(03)
[7]中国教育财政缺口与基于教育均等化的转移支付模式研究[J]. 屠建州,马红旗. 财经研究. 2016(02)
[8]义务教育师资城乡均衡配置政策评估[J]. 薛二勇,李廷洲. 教育研究. 2015(08)
[9]我国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实证研究——基于双变量泰尔指数的分析[J]. 温娇秀,蒋洪. 财政研究. 2013(06)
[10]用什么指标表达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指标的选择与争议[J]. 秦玉友. 教育发展研究. 2012(03)
硕士论文
[1]多水平模型及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的比较研究[D]. 张旭.云南财经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41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3341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