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物料搬运机器人的设计与仿真
本文选题:搬运机器人 + 结构设计 ; 参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机器人在现代工业化进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无论是从生产加工效率、稳定性方面,还是从经济角度考虑,都是手工所无法企及的。因此,在如今经济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机器人已成了企业的首选,这将使企业在业内竞争中占据极大优势。然而,机器人在国内应用并没有我们想象中普遍,本文将以物流业为例,主要针对物流箱(或者钢锭等具有固定形状的块状零部件)搬运问题,设计一种新型自动化物料搬运机器人,其能够使物流箱等的搬运实现自动化,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首先,根据实际应用环境及厂家的要求确定其任务空间,运动形式,自由度等,得到机器人的基本结构简图;通过解析几何法对其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得到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及动态静力学方程,这为后续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有了基本的结构尺寸,接下来将完成搬运机器人本体机械设计,运用Solid Works软件绘制整机的三维模型,特别设计了其抓取器部分,并在西秦机械厂进行了实物加工,经过验证可以实现预定的动作,这些均为后续的分析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针对搬运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运用ANSYS Work Bench软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关键零部件的应力、应变云图,可以校核零部件强度,验证该零部件的实用性能;对机器人前臂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其振动模态图,能够让我们直观的分析其振动特性;特别对机器人抓取器的支撑梁做了有限元分析并进行了优化改进,再运用Work Bench对其做了疲劳寿命分析,更加细致的了解到支撑梁的机械性能。最后,根据搬运机器人的实际应用要求,设计一条机器人末端点运动轨迹,并结合末端点运动学方程,运用MATLAB编程来反求出轨迹上各关键点对应的驱动关节角,并将数据与时间对应,得到关节角的样条曲线;简化机器人三维模型,并导入ADAMS软件中;再运用CUBSPL函数(三次样条曲线拟合法)来控制机器人运动,最终得到一系列仿真曲线图,而分析结果同时也验证了前面理论推导的正确性,为机器人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Abstract]:Robot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industrialization. It is beyond the reach of handcraft in terms of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efficiency, stability and economy. Therefore, in the critical period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robots have become the first choice of enterprises, which will make enterprises in the industry to occupy a great advantage in competition.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robots in China is not as common as we think. In this paper, we will take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s an example, focusing on the handling of logistics boxes (or bulk parts with fixed shape, such as ingots). A new type of automatic material handling robot is designed, which can automate the handling of logistics boxes and save a lot of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Firstly,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anufacturer, the task space, motion form, degree of freedom and so on are determined, and the basic structure diagram of the robot is obtained, and the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of the robot are analyzed by the analytic geometry method. The kinematics equation and the dynamic static equation of the robot are obtained, which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design. Using Solid Works software to draw the 3D model of the whole machine, the grabber part is specially designed, and the physical processing is carried out in the Xiqin Machinery Factory. It is proved that the predetermined action can be realized. All of these have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analysis and research. Secondly,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key parts of the moving robot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ANSYS Work Bench software, and the stress and strain cloud diagrams of the key parts are obtained. The strength of the parts can be checked and the practical performance of the parts can be verified. The modal analysis of the robot forearm is carried out, and the vibration modal diagram is obtained, which enables us to analyze its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intuitively, especially,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supporting beam of the robot grab device is made and the optimization improvement is carried out. The fatigue life of the beam is analyzed by Work Bench,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pporting beam are understood in detail.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moving robot, a robot terminal point motion trajectory is designed. Combined with the terminal point kinematics equation, the corresponding driving joint angle of each key point on the trajectory is obtained by using MATLAB programming. The spline curve of joint angle is obtained by corresponding the data with time,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robot is simplified and imported into ADAMS software, and the motion of robot is controlled by CUBSPL function (cubic spline curve fitting method). Finally, a series of simulation curves are obtained, and the analysis results als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evious theoretical derivation, 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robot.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齐骏;机器人工作空间配置的可靠性规划[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4年02期
2 钟勇,朱建新;一种新的机器人工作空间求解方法[J];机床与液压;2004年04期
3 张培艳,吕恬生,宋立博;排球机器人动作规划方法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4年06期
4 曹毅,王树新,李群智;基于随机概率的机器人工作空间及其面积求解[J];制造业自动化;2005年02期
5 胡磊;刘文勇;王豫;栾胜;;骨科机器人空间设计方法研究[J];机器人;2006年04期
6 石磊;;松协调下双臂机器人的协作工作空间计算[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24期
7 许卫斌;平雪良;应再恩;杜永忠;李正洋;;6R型串联机器人工作空间快速求解方法[J];机械设计;2013年06期
8 王兴海,周迢;机器人工作空间的数值计算[J];机器人;1988年01期
9 郭明,周国斌;多关节机器人工作空间的分析与评价方法[J];机器人;1988年04期
10 陈国欣,李诚琚;计算机绘图在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中的应用[J];机器人;198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范守文;徐礼钜;;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的解析法[A];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殷子强;张广军;袁新;赵慧慧;吴林;;人机交互式机器人弧焊再制造系统设计[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范波涛;闫成新;;喷浆机器人灵巧度分析[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4 海丹;刘玉鹏;郑志强;;四轮全向机器人的设计与控制方法[A];2005中国机器人大赛论文集[C];2005年
5 高理富;宋宁;;Puma控制器改造中的控制算法探究[A];200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6 徐晓;翟敬梅;谢存禧;;机器人柔性装配单元的设计[A];第十届粤港机电工程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梁天培教授纪念会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峻;具有力感知的腹腔镜微创手术从动机器人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管小清;冗余度涂胶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腾飞;笼养蛋鸡健康行为监测机器人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4 李睿;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的在线测量与控制补偿技术[D];天津大学;2014年
5 赵燕鹏;长骨骨折精准手术机器人系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6 黄彪;枇杷剪枝机器人关键技术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7 陈健;面向动态性能的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杜亮;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定位误差参数辨识及补偿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9 韩金华;护士助手机器人总体方案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10 赵扬;机器人磨削叶片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为凑;轻工包装机器人专用运动控制系统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2 齐龙;基于视觉的6自由度机器人焊接控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彭真;典型工况下四自由度高速重载机器人起动特性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4 赵登步;基于机器视觉的SCARA机器人快速定位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江南大学;2015年
5 邱焕能;机器人操作臂控制驱动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王权;基于大臂并联的四自由度机器人结构设计与研究[D];郑州轻工业学院;2015年
7 翟美新;基于李群李代数的机器人运动特性分析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8 BUI HUU TOAN;智能服务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高君涛;工业码垛机器人的轨迹优化及结构拓扑优化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10 姜柏森;一种变几何桁架机器人运动学建模及轨迹规划算法[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882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1788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