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混流排序与同步物流方法研究及其系统实现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6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厥昌;;二进制选装编码与多品种混流生产的组织[J];二汽科技;1989年01期
2 王海涛;;基于复杂网络度值的混流生产线稳定性研究方法[J];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03期
3 李高阳;桑晓明;;基于组合评价法的混流生产系统运行绩效评价[J];科技创业月刊;2014年04期
4 何桢;车建国;崔庆安;;带有单件流的混流生产方式提前期的分析与优化[J];管理科学;2006年01期
5 徐勃娜;适应多品种混流生产的轿车装配工艺[J];汽车工艺与材料;1999年04期
6 兰月政;鲁建厦;孔令革;;基于遗传算法的混流生产线产品分组指派问题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刘万菊;汽车制动鼓混流生产新模式[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4年08期
8 周自兴 ,张红;变速器轴齿类零件混流生产中的检测与工装[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3年09期
9 王进;樊树海;;混流生产车间布局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年08期
10 张福德;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与混流生产[J];工业技术经济;1985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耀伟;;缸体三、四缸机智能混流生产模式的创新[A];第十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2 朱宗乾;;多品种混流生产线产品投产顺序编排问题的优化方法探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3 陈晨;金涛;张浩义;;混流生产计划排序模型研究[A];第十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4 赵艳霞;;汽车装配线混流生产的研究及应用[A];第十四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5 张现锋;苏薇;戚少晨;;二次物流KIT供给在汽车企业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6 谢小成;;物流仿真技术在多品种混流生产机组设计中的应用[A];“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7 张鸿传;谢怡蕊;;汽车混流装配线排产方法探讨[A];第十二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邱东山;东风发动机三个系列实现混流生产[N];中国工业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叶明;多级混流生产线动态调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2 田志鹏;面向汽车混流生产的冲压车间调度和装配线排序方法研究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3 郑家彬;汽车制造业生产车间物流系统优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再生;汽车混流排序与同步物流方法研究及其系统实现[D];浙江理工大学;2019年
2 易帆;PCBA车间基于混流生产线调度的计划方法研究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3 邢超;多品种小批量混流生产计划及其平衡控制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7年
4 黄锐翔;A汽车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方案及实施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5 郑力源;复杂混流生产线车间规划研究[D];五邑大学;2012年
6 赖明廷;基于遗传算法的混流生产线排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7 卢光富;混流生产线批量流及操作人员配置的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8 温兆康;汽车混流生产线零部件同步供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9 韩晓超;汽车总装车间混流生产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10 孙先富;基于Flexsim的混流生产线仿真与优化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38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2638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