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山东省流通效率和生产率增长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8 05:06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创造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对经济增长贡献越来越大、外溢效应越来越明显,流通产业的地位日渐重要,成为引领国民经济的先导性行业。但之前流通产业的高速发展主要依赖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效率低下已成为制约流通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既影响了流通产业本身的增长又抑制了其外溢作用的发挥。因此,对山东省流通效率和生产率增长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流通产业直接作用和外溢作用的发挥,实现流通产业向流通现代化方向转变。 本文以“流通效率和生产率增长”为中心,一方面分析了流通效率和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探讨了其对流通产业直接作用和外溢作用的影响,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格局。 对于“流通效率和生产率增长”,文章运用SBM模型和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了山东省十七地市2005-2011年流通产业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对流通产业无效率水平进行分解。实证结果表明:在东部各省份中,山东省流通效率处于中等水平,从山东省内部来看,东部地区的总效率水平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低;影响山东省流通产业无效率最大的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其次是综合能耗和人力投入,而这也是其粗放型增长方式的证明;2005-2011年,流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的是西部地区(8.49%),,其次是中部地区(3.58%),最少的是东部地区(-0.50%),东部TFP增长为负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的下降,中西部TFP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提高;2005年以来,山东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乏力,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动力不足。 对于影响流通产业效率和生产率增长的因素分析,文章从前人理论分析入手构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各因素对流通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流通产业比重和财政支持对流通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所有制变化、科技水平和教育程度对流通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向的促进作用,市场集中程度对流通效率有显著的负作用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关系不显著。 对流通产业直接作用和外溢作用,文章先从理论上阐述了流通产业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理,运用菲德模型对山东省十七地市进行实证分析,再探讨了流通效率和生产率增长因素对其对流通产业直接作用和外溢作用的影响。分析表明:流通产业的外溢作用大于其直接作用;纯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能够放大其直接作用和外溢作用的发挥,而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对其外溢作用的发挥具有抑制作用。
【图文】:

配置效率,技术效率


那么物流业(仓储运输业)是否属于流通产业呢?前面对流通的定义是产到消费的中间环节中的经济活动主体形成的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统一。话说,流通必须是发生在生产和消费之外的,一切发生在生产和消费过程的都不属于流通。在物流过程中,相关企业会对一些商品进行简单包装和加工些具体的物流活动是物流过程的一部分。因此,物流业也可以归为流通业的综上,本文认为流通产业包括批发业、零售业、物流业(仓储和运输业餐饮住宿业。二、效率英国经济学家 Farrel(1957)最早系统研究了经济效率。他认为,“一个或部门的效率包括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技术效率是在固定投入约束下生产产出的能力;配置效率是优化使用不同要素比例而获取最大利润的能力。经率是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之和。”其中的投入包括货币、劳动、时间等各种资投入,产出亦包含货币形成的产出和非货币形式的产出。Coelli(1996)用图示方法表示出 Farrel 的效率概念:

规模效率,效率,流通效率


图 2 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图 2 中,在 CRS 下,P 点面向投入的技术无效率是cpp ,但在 VRS 下,技无效率是vpp 。这两种技术效率测度的差异是c vp p ,原因在于规模无效率。用效率测度的比率表示: /crs cTE AP AP, /vrs vTE AP AP, /c SE AP 因此,crs vrsTE TE SE PTE SE。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一、对流通效率的理论研究回顾“流通效率”这个词出现的时间较晚,所以之前单独对流通效率研究的文较少,很多文献从流通产业组织状态、流通产业结构特点、流通渠道等方面进分析。(一)“流通效率”定义理解回顾以下是一些对“流通效率”有代表性的学者的见解,对我们当前的研究具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24;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桑昌禹,赵世英,姜明;论大型商业零售业的过度竞争问题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1年01期

2 石忆邵,朱卫锋;商贸流通业竞争力评价初探——以南通市为例[J];财经研究;2004年05期

3 晏维龙;流通革命与我国流通产业的结构变动[J];财贸经济;2002年10期

4 周殿昆;商业连锁公司快速成长机理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03期

5 赵凯;;对我国零售产业市场集中度的实证分析——从业态和组织形式的角度[J];财贸经济;2007年01期

6 赵凯;宋则;;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及作用机理研究[J];财贸经济;2009年01期

7 田刚;李南;;中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与地区差异——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09年11期

8 林坦;王玲;;基于SFA方法的我国区域物流效率分析[J];港口经济;2008年12期

9 李佛关;;流通产业对经济效率提升作用的实证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10 肖林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与分解——DEA-Malmquist方法适用性研究及应用[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本文编号:2643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2643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a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