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物流自动导引车轮系的设计
发布时间:2021-11-27 05:33
从三轮系、四轮系、六轮系等方面对用于仓储物流的自动导引车轮系进行了设计,并对轮系中的随动轮组和驱动轮组进行了分析。基于减速机、速度、容量、转动惯量等四个要素,对自动导引车轮系的伺服电机进行了选型。
【文章来源】:机械制造. 2020,58(07)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三轮系结构
四轮系结构如图2所示。四轮系自动导引车通常用于大底盘、宽通道、大承载场合,且配置为两驱两随形式。两组驱动轮组单元在一定正压力下提供足够的驱动力,随动轮组用于承载剩余载荷。对于六轮系结构而言,通常设置为两组驱动轮组加四组随动轮组的形式。设置四组万向随动轮用以承载,四组万向随动轮中三组确定一个稳定平面。两组驱动轮组保证在一定正压力下产生足够驱动力,因此驱动轮组需增加悬挂系统。假设地面为理想平面,带有悬挂系统的驱动轮组在初始状态时应为悬浮状态,并有一定初始正压力,即悬挂系统既能向上浮动,也能向下浮动,以保证驱动轮组与地面有效接触。六轮系结构如图3所示。
对于六轮系结构而言,通常设置为两组驱动轮组加四组随动轮组的形式。设置四组万向随动轮用以承载,四组万向随动轮中三组确定一个稳定平面。两组驱动轮组保证在一定正压力下产生足够驱动力,因此驱动轮组需增加悬挂系统。假设地面为理想平面,带有悬挂系统的驱动轮组在初始状态时应为悬浮状态,并有一定初始正压力,即悬挂系统既能向上浮动,也能向下浮动,以保证驱动轮组与地面有效接触。六轮系结构如图3所示。对于多轮系结构而言,四组随动轮组中由三组确定一个稳定平面以支撑车体,在三组随动轮组可以足够承载,且驱动轮组的驱动力又大于承载力的条件下,只需合理设计驱动轮组数量,以保证产生足够的驱动力。假设地面为理想平面,带有悬挂系统的驱动轮组在初始状态时均应为悬浮状态,并有一定初始正压力,即悬挂系统既能向上浮动,也能向下浮动,以保证驱动轮组与地面有效接触。多轮系结构常用于重载车,依靠多组驱动轮组产生足够的驱动力,随动轮组通常只有四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GV智能仓储机器人结构优化设计[J]. 郑海辉. 内燃机与配件. 2020(04)
[2]一种AGV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J]. 周伟,曾宇航.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20(02)
[3]论智能制造的发展与智能工厂的实践[J]. 龚东军,陈淑玲,王文江,熊艳华,肖明. 机械制造. 2019(02)
[4]智能机器人的现状与发展[J]. 董文清. 机械制造. 2019(01)
[5]伺服电机负载惯量比的合理取值[J]. 黄捷建,张静,李浩,陈顺利. 微电机. 2017(11)
[6]双边剪主电机同步控制的研究[J]. 孙金柱.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5(04)
[7]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齿轮齿条驱动系统设计[J]. 王龙庭,徐兴平,徐长航,刘广斗,张辛. 机械制造. 2015(03)
[8]全方位行走AGV轮系的研究[J]. 马全军,陈振华,邓寅喆. 机电工程. 2002(01)
硕士论文
[1]呼吸机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D]. 刘勇.长江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21650
【文章来源】:机械制造. 2020,58(07)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三轮系结构
四轮系结构如图2所示。四轮系自动导引车通常用于大底盘、宽通道、大承载场合,且配置为两驱两随形式。两组驱动轮组单元在一定正压力下提供足够的驱动力,随动轮组用于承载剩余载荷。对于六轮系结构而言,通常设置为两组驱动轮组加四组随动轮组的形式。设置四组万向随动轮用以承载,四组万向随动轮中三组确定一个稳定平面。两组驱动轮组保证在一定正压力下产生足够驱动力,因此驱动轮组需增加悬挂系统。假设地面为理想平面,带有悬挂系统的驱动轮组在初始状态时应为悬浮状态,并有一定初始正压力,即悬挂系统既能向上浮动,也能向下浮动,以保证驱动轮组与地面有效接触。六轮系结构如图3所示。
对于六轮系结构而言,通常设置为两组驱动轮组加四组随动轮组的形式。设置四组万向随动轮用以承载,四组万向随动轮中三组确定一个稳定平面。两组驱动轮组保证在一定正压力下产生足够驱动力,因此驱动轮组需增加悬挂系统。假设地面为理想平面,带有悬挂系统的驱动轮组在初始状态时应为悬浮状态,并有一定初始正压力,即悬挂系统既能向上浮动,也能向下浮动,以保证驱动轮组与地面有效接触。六轮系结构如图3所示。对于多轮系结构而言,四组随动轮组中由三组确定一个稳定平面以支撑车体,在三组随动轮组可以足够承载,且驱动轮组的驱动力又大于承载力的条件下,只需合理设计驱动轮组数量,以保证产生足够的驱动力。假设地面为理想平面,带有悬挂系统的驱动轮组在初始状态时均应为悬浮状态,并有一定初始正压力,即悬挂系统既能向上浮动,也能向下浮动,以保证驱动轮组与地面有效接触。多轮系结构常用于重载车,依靠多组驱动轮组产生足够的驱动力,随动轮组通常只有四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GV智能仓储机器人结构优化设计[J]. 郑海辉. 内燃机与配件. 2020(04)
[2]一种AGV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J]. 周伟,曾宇航.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20(02)
[3]论智能制造的发展与智能工厂的实践[J]. 龚东军,陈淑玲,王文江,熊艳华,肖明. 机械制造. 2019(02)
[4]智能机器人的现状与发展[J]. 董文清. 机械制造. 2019(01)
[5]伺服电机负载惯量比的合理取值[J]. 黄捷建,张静,李浩,陈顺利. 微电机. 2017(11)
[6]双边剪主电机同步控制的研究[J]. 孙金柱.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5(04)
[7]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齿轮齿条驱动系统设计[J]. 王龙庭,徐兴平,徐长航,刘广斗,张辛. 机械制造. 2015(03)
[8]全方位行走AGV轮系的研究[J]. 马全军,陈振华,邓寅喆. 机电工程. 2002(01)
硕士论文
[1]呼吸机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D]. 刘勇.长江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21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3521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