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项目管理论文 >

宁东羊场湾煤矿排矸场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效果初步评价

发布时间:2021-05-05 19:00
  针对宁东煤炭基地排矸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体系不完善、工程效果及可推广性缺乏监测评价等问题。本文在对当地现有技术筛选、集成基础上,在宁东羊场湾排矸场集中设计建设了生态袋、生态棒、铁丝石笼、砾石沙障、活体沙障、麦草沙障等6种技术模式的14个生态修复集成示范小区,从6种技术模式的植被恢复效果、土壤改良效果、水土保持效果、建植成本4个方面确定13个监测指标,采用无人机、地面调查、定位监测相结合的监测手段,进行一个植被生长季观测与数据采集。进而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6种生态修复模式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提出适应宁东煤炭基地排矸场的生态修复技术模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一个植被生长季后,各小区内的表层土壤硬度均呈现增高趋势,但变化量因模式而异。其中砾石沙障、麦草沙障模式表层土壤硬度变化最明显,其次依次为活体沙障模式、生态袋模式、生态棒模式、铁丝石笼模式、对照。(2)6种技术模式试验小区植被覆盖度、丰富度、地上生物量观测分析结果表明:麦草沙障模式小区植被恢复效果最好,其覆盖度为45%、丰富度为1.23、地上生物量为0.600kg/m2,其次是砾石沙障模式、活体沙障模式、生态棒模式、生态袋模式、铁丝石笼模式...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
        1.2.2 国内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
        1.2.3 国内外各评价指标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1.2.4 不足与展望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象水文
    2.4 土壤植被
    2.5 人口、经济情况
3 试验布设与研究方法
    3.1 示范工程设计与实施建设
        3.1.1 示范工程设计方案
        3.1.2 示范工程坡面模式及养护设计
    3.2 示范工程效果监测与评价方法
        3.2.1 监测与评价指标
        3.2.2 评价指标的监测方法
    3.3 评价方法
4 结果分析与综合评价
    4.1 6种技术模式试验示范小区土壤改良效果
        4.1.1 土壤理化性质
        4.1.2 表层土壤硬度
        4.1.3 小结
    4.2 6种技术模式试验示范小区水土保持效果
        4.2.1 水力侵蚀
        4.2.2 小结
    4.3 6种技术模式试验示范小区植被恢复效果
        4.3.1 6种技术模式试验示范小区植被类型特征分析结果
        4.3.2 6种技术模式试验示范小区植被覆盖度、丰富度调查结果
        4.3.3 6种技术模式试验示范小区地上生物量分析结果
        4.3.4 小结
    4.4 6种技术模式试验示范小区建植成本估算结果
        4.4.1 建植成本计算
        4.4.2 小结
    4.5 6种技术模式试验示范小区综合评价结果
        4.5.1 原始数据分析
        4.5.2 主成分分析结果
        4.5.3 小结
5 结论
6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路绿地废弃物制作边坡绿化覆盖物的性能研究[J]. 张爱宾,李义强,胡兴波,赵斌,李一为,曹玉海,张璐,王建超.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0(01)
[2]鄂尔多斯市煤矸石综合利用浅析和建议[J]. 冯浩,焦玲.  化工管理. 2019(36)
[3]不同植物恢复措施对采石矿废弃地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效果及评价[J]. 闫烨琛,赵廷宁,张艳,王美琪,胡平,杨凝,陈童.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06)
[4]降雨因子对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毯措施径流小区产流产沙量的影响[J]. 郭宇,王树森,马迎梅,徐军,李国婧,黎光,王少华,孟凡旭,张平,张娜,程冀文.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9(02)
[5]紫金矿山生态影响与生态修复效果研究[J]. 叶鑫,石松林,顾羊羊,张琨,王浩,李思远.  环境生态学. 2019(01)
[6]森林生物量估算方法研究进展[J]. 王超,贾翔,赵莹,金慧,刘丽杰,尹航,王卓聪.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7]树种水平的大兴安岭地上生物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和干扰的关系[J]. 张庆龙,梁宇,贺红士,黄超,刘波,姜思慧.  生态学报. 2019(12)
[8]不同人工恢复措施下高寒矿区煤矸石山植被和土壤恢复效果研究[J]. 杨鑫光,李希来,金立群,孙华方.  草业学报. 2019(03)
[9]解决矿山环境问题的“九节鞭”[J]. 武强,刘宏磊,赵海卿,张萌,刘守强,曾一凡.  煤炭学报. 2019(01)
[10]基于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径流小区降雨与产流产沙关系研究[J]. 秦隆宇.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8(11)

博士论文
[1]复杂地形区次生林林龄与乔木层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研究[D]. 马士彬.贵州师范大学 2019
[2]九寨沟马脑壳金矿露天矿山生态恢复研究[D]. 李武斌.西南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五种造林模式对滕州市煤矿区废弃地土壤的修复效果[D]. 陈博杰.山东农业大学 2018
[2]大龙潭泥石流沟植物群落种间关系及其生态位研究[D]. 赵焕.西华师范大学 2018
[3]不同利用类型复垦煤矸山重构土壤养分及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D]. 任珊珊.山西师范大学 2017
[4]锡林郭勒盟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重建与恢复效果研究[D]. 齐雪.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
[5]典型矿山生态恢复效果与生态效益评价[D]. 赵阳.河南理工大学 2017
[6]基于作物生长模型和遥感数据同化的草地生物量估算方法及应用[D]. 张雪婷.电子科技大学 2017
[7]鲁中山地天然降雨对径流小区产流产沙的影响[D]. 李赛.山东农业大学 2016
[8]基于GIS的辽源市矿区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 周旋.武汉科技大学 2016
[9]秦岭中段山脊油松林群落及种群结构和动态研究[D]. 黄雅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10]煤矸石堆放对土壤、水体和植物的环境影响—案例研究[D]. 郝威铎.中国矿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70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3170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d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