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预赛动作的位移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2 05:23
我国蹦床项目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之中,由弱到强,由对外学习到世界领先,逐步树立了世界蹦床强国地位,创造了世界蹦床发展史的众多辉煌。2017年国际体操联合会蹦床技术委员会将位移分从技术评分中分离,作为一个独立的评分因素,位移分值的增加对蹦床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的身体控制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运动员在保证高度、难度、完成质量的基础上,还要确保位移尽量小,即做到动作“稳”和落点“准”的完美结合。为了应对国际体联蹦床评分规则的改革,继续保持我国蹦床的技术领先地位,使我国蹦床运动员实现位移扣分的最小化,提高动作稳定性,实现“高、难、美、稳、准”的协同发展,就有必要对运动员的位移特征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总结位移的成绩特征、位置特征、区域特征、动作特征、身体姿态特征和大小特征,进一步探讨在位移上的优势和不足,找出产生位移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对提高我国蹦床运动员的整体竞技实力具有实践意义。本文以预赛两套动作的位移特征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新规则将位移作为独立评分因素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动员的名次,男...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位移扣分区域图
文献综述7根据图2.2显示,关于“蹦床运动”的文献数量大致呈波浪形型变化,从1982年—1999年前,文献数量较少,当时蹦床在我国还没被正式设立为比赛项目,其相关文献与跳水、体操等项目的辅助训练器械相关。从1999年开始,关于“蹦床运动”的文献数量开始上升,这段期间逐渐广泛开展于全国范围内的蹦床运动其研究的文献也相应增多,文献数量呈波浪式上升与发展。2000年蹦床运动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这无疑是对蹦床运动的推动与发展。2007年文献数量达到峰值,这和标志性事件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有很大的关系。近几年文献数量虽然有所下降,但研究内容更加深入和多样。图2.2蹦床运动相关文献历年数量图2.2.2.2关于蹦床运动评分规则变化的研究周雪顺、阳小明①在研究中分析了以往修改蹦床评分规则的规律,根据我国蹦床运动的发展现状,提出应对规则变化应做出哪些调整,他认为高度分的提出使我国蹦床运动员遇到了更大的挑战,运动员必须要协调好难度、技术与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面对新规则的变化,只有完全理解规则,不断改变策略(例如动作编排的合理改变),提高运动员的竞技实力才能坐稳蹦床强国的地位。何茂贵也总结了评分规则的变化规律特征,当今世界蹦床评分规则改变的规律之一就是评分规则越来越向着蹦床项目的特征改变,即向着“高、难、稳、准、美的方向发展,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汪乃媛在硕士论文中反思了“一加三减”的特定规则,认为好的成绩不单是好的技术水平,更要利用好规则的杠杆作用,领悟蹦床未来发展的要点,促进训练的科①周雪顺,阳小明.论我国应对蹦床评分规则调整的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50-52+57.
结果与分析134结果与分析4.1位移分值对运动员比赛名次的影响国际蹦床委员会已经认识到位移的重要性,本研究将未加入位移独立评分因素的称为“旧规则”,而将加入位移独立评分因素的称为“新规则”。研究位移的特征、影响位移的因素和提升位移分值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的位移水平,提升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的比赛名次,同时实现“高、难、美、稳、准”的协同发展。4.1.1位移分值对男子运动员名次的影响由图4.1可知,位移对运动员的名次有着较大的影响。2018年全国蹦床锦标赛前24名男子运动员中,分别有15人的名次因为位移分的增加而发生改变,名次随位移分值增加其影响率达到62.5%,其中名次最大上升了3位和下降了4位,变化幅度较大;2019年全国蹦床锦标赛前24名男子运动员中,分别有10人的名次因为位移分的增加而发生改变,名次随位移分值增加其影响率达到41.7%,其中运动员的名次最大上升了2位和下降了2位,两年锦标赛都存在名次随位移分而变化的现象。图4.1新规则下男子运动员预赛名次的变化示意图4.1.2位移分值对女子运动员名次的影响由图4.2可以看出,2018年全国蹦床锦标赛前24名女子运动员中,分别有16人的名次因为位移分的增加而发生改变,名次随位移分值增加其影响率达到66.7%,其中名次最大上升3位和下降2位,变化幅度略大;2019年全国蹦床锦标赛前24名女子运动员中,分别有12人的名次因为位移分的增加而发生改变,名次随位移分值增加其影响率达到50.0%,其中名次最大上升2位和下降2位。对于女子运动员来说,动作位移的稳定性显得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参数与男子蹦床运动员选材探讨[J]. 章晓菁.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7(01)
[2]第31届世界蹦床锦标赛评析[J]. 王美楠,王文生.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06)
[3]蹦床运动新规则下制胜因素分析——以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蹦床比赛为例[J]. 汪乃媛. 体育科技. 2016(05)
[4]基于竞争优势理论的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问题探析[J]. 钟明宝,张春燕,史丹,王玉珠,侯学华.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09)
[5]网性对蹦床运动员技术能力的影响[J]. 王少峰. 安康学院学报. 2016(04)
[6]蹦床项目优秀后备人才选材育才现状——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J]. 高伟峰. 体育科研. 2015(03)
[7]2000~2013年中文期刊发表蹦床论文现状及趋向性特征[J]. 韩华,何茂贵,郜龙.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5(06)
[8]1997~2016年国际蹦床规则变化规律性导向特征研究[J]. 何茂贵,韩华,徐刚. 辽宁体育科技. 2015(01)
[9]新规则周期世界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及我国蹦床训练策略研究[J]. 刘爱梅,朱礼金.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4(04)
[10]中国蹦床运动发展现状综述[J]. 刘向东. 学园. 2013(36)
博士论文
[1]蹦床运动男子成套动作的技术特征研究[D]. 王忞焯.山西大学 2014
[2]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探索[D]. 冯本余.北京体育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2017-2020年奥运周期竞技蹦床发展趋势及我国备战策略研究[D]. 汪乃媛.南京体育学院 2017
[2]从竞技蹦床网上个人评分规则的演变探究其技术动作的发展动向[D]. 朱孟彬.西南大学 2014
[3]山西省竞技蹦床后备力量现状调查研究[D]. 王剑平.山西大学 2014
[4]我国蹦床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D]. 阳小明.西南大学 2012
[5]福建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琳.集美大学 2012
[6]我国蹦床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研究[D]. 鹿红宁.北京体育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79293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位移扣分区域图
文献综述7根据图2.2显示,关于“蹦床运动”的文献数量大致呈波浪形型变化,从1982年—1999年前,文献数量较少,当时蹦床在我国还没被正式设立为比赛项目,其相关文献与跳水、体操等项目的辅助训练器械相关。从1999年开始,关于“蹦床运动”的文献数量开始上升,这段期间逐渐广泛开展于全国范围内的蹦床运动其研究的文献也相应增多,文献数量呈波浪式上升与发展。2000年蹦床运动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这无疑是对蹦床运动的推动与发展。2007年文献数量达到峰值,这和标志性事件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有很大的关系。近几年文献数量虽然有所下降,但研究内容更加深入和多样。图2.2蹦床运动相关文献历年数量图2.2.2.2关于蹦床运动评分规则变化的研究周雪顺、阳小明①在研究中分析了以往修改蹦床评分规则的规律,根据我国蹦床运动的发展现状,提出应对规则变化应做出哪些调整,他认为高度分的提出使我国蹦床运动员遇到了更大的挑战,运动员必须要协调好难度、技术与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面对新规则的变化,只有完全理解规则,不断改变策略(例如动作编排的合理改变),提高运动员的竞技实力才能坐稳蹦床强国的地位。何茂贵也总结了评分规则的变化规律特征,当今世界蹦床评分规则改变的规律之一就是评分规则越来越向着蹦床项目的特征改变,即向着“高、难、稳、准、美的方向发展,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汪乃媛在硕士论文中反思了“一加三减”的特定规则,认为好的成绩不单是好的技术水平,更要利用好规则的杠杆作用,领悟蹦床未来发展的要点,促进训练的科①周雪顺,阳小明.论我国应对蹦床评分规则调整的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50-52+57.
结果与分析134结果与分析4.1位移分值对运动员比赛名次的影响国际蹦床委员会已经认识到位移的重要性,本研究将未加入位移独立评分因素的称为“旧规则”,而将加入位移独立评分因素的称为“新规则”。研究位移的特征、影响位移的因素和提升位移分值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的位移水平,提升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的比赛名次,同时实现“高、难、美、稳、准”的协同发展。4.1.1位移分值对男子运动员名次的影响由图4.1可知,位移对运动员的名次有着较大的影响。2018年全国蹦床锦标赛前24名男子运动员中,分别有15人的名次因为位移分的增加而发生改变,名次随位移分值增加其影响率达到62.5%,其中名次最大上升了3位和下降了4位,变化幅度较大;2019年全国蹦床锦标赛前24名男子运动员中,分别有10人的名次因为位移分的增加而发生改变,名次随位移分值增加其影响率达到41.7%,其中运动员的名次最大上升了2位和下降了2位,两年锦标赛都存在名次随位移分而变化的现象。图4.1新规则下男子运动员预赛名次的变化示意图4.1.2位移分值对女子运动员名次的影响由图4.2可以看出,2018年全国蹦床锦标赛前24名女子运动员中,分别有16人的名次因为位移分的增加而发生改变,名次随位移分值增加其影响率达到66.7%,其中名次最大上升3位和下降2位,变化幅度略大;2019年全国蹦床锦标赛前24名女子运动员中,分别有12人的名次因为位移分的增加而发生改变,名次随位移分值增加其影响率达到50.0%,其中名次最大上升2位和下降2位。对于女子运动员来说,动作位移的稳定性显得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参数与男子蹦床运动员选材探讨[J]. 章晓菁.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7(01)
[2]第31届世界蹦床锦标赛评析[J]. 王美楠,王文生.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06)
[3]蹦床运动新规则下制胜因素分析——以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蹦床比赛为例[J]. 汪乃媛. 体育科技. 2016(05)
[4]基于竞争优势理论的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问题探析[J]. 钟明宝,张春燕,史丹,王玉珠,侯学华.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09)
[5]网性对蹦床运动员技术能力的影响[J]. 王少峰. 安康学院学报. 2016(04)
[6]蹦床项目优秀后备人才选材育才现状——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J]. 高伟峰. 体育科研. 2015(03)
[7]2000~2013年中文期刊发表蹦床论文现状及趋向性特征[J]. 韩华,何茂贵,郜龙.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5(06)
[8]1997~2016年国际蹦床规则变化规律性导向特征研究[J]. 何茂贵,韩华,徐刚. 辽宁体育科技. 2015(01)
[9]新规则周期世界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及我国蹦床训练策略研究[J]. 刘爱梅,朱礼金.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4(04)
[10]中国蹦床运动发展现状综述[J]. 刘向东. 学园. 2013(36)
博士论文
[1]蹦床运动男子成套动作的技术特征研究[D]. 王忞焯.山西大学 2014
[2]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探索[D]. 冯本余.北京体育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2017-2020年奥运周期竞技蹦床发展趋势及我国备战策略研究[D]. 汪乃媛.南京体育学院 2017
[2]从竞技蹦床网上个人评分规则的演变探究其技术动作的发展动向[D]. 朱孟彬.西南大学 2014
[3]山西省竞技蹦床后备力量现状调查研究[D]. 王剑平.山西大学 2014
[4]我国蹦床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D]. 阳小明.西南大学 2012
[5]福建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琳.集美大学 2012
[6]我国蹦床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研究[D]. 鹿红宁.北京体育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79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3279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