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项目管理论文 >

上汽集团产融结合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1 01:05
  传统制造业转型的热潮将企业的发展焦点投向技术创新,“中国制造2025”规划强调以“创新驱动”推进制造业全面发展,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但由于企业创新周期长、风险高等原因,导致其在创新活动上容易遭受资金问题。实体企业要想突破资金瓶颈,走产融结合之路成为其布局金融板块的重要选择之一,也是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在此背景下选取上汽集团作为研究案例,分析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对其创新绩效的具体作用路径和影响结果。首先,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在交易费用理论、融资优序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产融结合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相关概念,并分析二者的内在联系;然后梳理产融结合的发展背景,从单纯为企业提供相关的融资服务和内部资金整合服务逐步拓展到公司金融、产业链金融、证券及股权投资等领域,并结合上汽集团产融结合的具体情况,介绍实施产融结合的不同方式,具体包括成立财务公司、投资公司以及持股重庆银行,从微观角度研究产融结合从创新投入方面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具体作用路径。其中,上汽集团通过设立金融平台扩大融资来源、降低融资成本,并持续增强自主研发和拓展外部并购,有效提升企...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上汽集团产融结合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图3-1各企业2018研发投入占比??

债券,总额,集团,企业


明确其工作盧??发行30和20亿元?点是在研发端突破新能源、智能网联等研发技术。??资料来源;根据上汽集团公告被露信息手工整理??上汽集团通过企业集团貪身优势,进行大规模债务融资,并多次在资金缴款??后将其全部托管存放于上汽财务公司,在集团内部进行资金整合,用于投放到集??团内部各子公司中,摘绕汽车主业加强其整体的创新发展。??600?53-J—??500??S?400?317??■?■?■??上汽集团?广汽集团?一汽集团??资料来源:根据各集团公II计算整理??图4-1?2007年至'2019年各企业发行债券、非公开发行总额??汽车行业近十年内有过大规模发债、非公开发行的企业较少,其融资规模也??低于上汽集团。如图4-1,广汽集团和一汽集团的发行债券、非公开发行等融资??总额分别为317亿元和107亿7^而上汽集团作为车企的龙头老大,自2007年??以来,不仅发债总额最多、,达到533亿元,且单次的融资规模也相对较大,2019??年拟发行金额达到200亿,该规模在行业中也是前所未有。由此可见,上汽集团??布局产融结合以来,不断提升集团的整体融资规模,且营业收入、净利润等财务??21??

财务,余额,集团,财务公司


S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汽巢团产廳结合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研宄??指标明显领先于行业其它企业,同时通过财务公司在集团内部对资金进行合理配??置,使其融资能力和资产配置效率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并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有??利于集团整体创新能力的发展。??②上汽财务公司贷款融资??如图4-2所示,上汽财务公司在1994年至2008年间,各年末存款余额基本??保持平稳趋势,金额普遍在200亿元以下,在此期间,上汽财务的主要作用是为??集团内部企业提供产品生产、销售等方面的资金支持,是最主要的终端融资供应??商。2011年,上汽财务的年报中首次出现“产融双赢”,_此,上汽财务作为辅??助上汽集团发展的财务公司,围绕集团整体发展形成三大业务板块,具体包括汽??车金融、公司金融及投融资业务,并加强对集团自主品牌及各研发项目的资金支??持。整体来看,上汽财务各年年末存款余额迅速增长,从2008年末的164亿元??上升到2018年末的1416亿元,实现了?8.63倍的涨幅,不仅有效扩大了上汽财??务的资金来源,实现了资本积累,还能够为上汽集团提供持续性融资支持。??1600??1400?广??IR?1200?/??nj?1〇〇〇??????800??钽?600??許?400??200?-????|?,,,武為气為沙,,命??资料来源:根据上汽财务年报整理??图4-2上汽财务各年末存款余额??剛寸,上汽集团汽车产业相关的创新活动研发周期较长,对于创新周转资金??的需求量较大&上汽财务公司为保证集团创新发展,利用其金融行业影响力,联??合多家银行组建银团贷款,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浦发银行等,以??有利的


本文编号:3293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3293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7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